APP下载

重识语法翻译法

2019-07-08王丹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母语语法

王丹

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方法中形成已久,早前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及拉丁语的教学方法,在我国解放时期语法翻译法传入我国,广泛应用于俄语教学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外语教学方法,人们对于语法翻译法的评价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本文将从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优点,缺点,在中国盛行多年的原因以及如何恰当地将语法翻译法运用到第二外语教学中进行叙述。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最早形成于18世纪晚期欧洲人的拉丁语教学中,是以母语为主要媒介进行第二外语教学的方法。该法最早由德国学者麦丁格和费克提出,以语法为纲,以翻译和讲解为主。该法在我国早期的第二外语教学中获得教育界前辈的广泛认可。后来到了19世纪中期,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人们对于口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口语的训练,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口語情境法(The Oral Approach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静默法(The Silent Way)等,语法翻译法的地位因此而受到挑战。

1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特点

语法翻译法运用的最基本手段是翻译和机械练习,翻译和练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学习语法而服务。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双语读物或原著来加深对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及应用的理解。语法翻译法所处的时代盛行机械主义哲学,它主张两种语言的机械对比,逐词逐句翻译。语法翻译法的主要模式是阅读-分析-翻译-讲解-背诵,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提升其智力发展,不重视目标语的口语和听力练习。强调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三位一体教学法,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目标语的前提即老师要用母语提前将目标语相应的词义及语法规则告知学生,过度强调对教师的依赖。其次,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常采用演绎法来进行教学,即教师在教学开始之际即将目标语语法规则呈现给学生,学生对这些规则进行机械记忆,并进行大量练习以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这与最近产生的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等采用的归纳法都有所不同。

2 语法翻译法优点

2.1 首先语法翻译法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比较目标语和母语之间的语言结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目标语。其优点就在于它的直观性和有效性。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的例句来直接对比母语与目标语之间语序与语态的差别。例如我们知道在翻译英语的定语从句时,总是会把定语部分放在前面来翻译,而在英语中我们则把其放在句子后面部分去。学生通过反复地直观练习从而掌握目标语的语言结构特征及运用规则,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目标语。

2.2 其次语法翻译法也是教师检测学生掌握学习情况的一种有效方法及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某个语法规则进行讲解后,即可对学生进行当堂测试,例如让学生进行目标语与母语之间的翻译练习及造句等。教师通过学生的翻译及写作即可大致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欠缺之处,从而能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2.3 语法翻译法在课堂教学中更倾向于强调教师使用母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此一来,该法即凸显了其独特的优点,即学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目标语的使用规则。同时对教师的英语水平及英语口语流畅度等要求都相对较低。

3 语法翻译法缺点

3.1 语法翻译法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目标语语法规则的机械记忆与操练。教师将某个语法规则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反复记忆及操练从而来熟练记忆及掌握该规则,如此一来,该法即暴露了其一大弊端,忽视了学生上课的兴趣,一味地将新知识“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学生或许并不真正了解该规则的含义,但为了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只能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

3.2 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有一定的偏差。语法翻译法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中心作用,运用母语给学生讲解目标语的语法规则,如此一来,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3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常常脱离实际教学情境,为了让学生能够牢牢掌握新学目标语规则,教师往往举出很多脱离实际教学情境的例子,这些例子大多都是远离学生生活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很陌生的例子,因而在教学中,学生上课经常感到无聊,有些学生甚至会出现上课走神和睡觉的情景。

3.4 语法翻译法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鼓励学生多去阅读外语名著从而扩展自身词汇,为写作而做铺垫。但它却忽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能力,这与当前我们的外语教学目标内容相比有一定的不足。该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擅长阅读写作,但在交际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掌握很多的词汇,但却不敢和外国人交流,也听不懂外国人到底在跟自己说什么,如此一来,我们培养了很多的“聋哑人”。

4 盛行原因

4.1 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肯定了语法翻译法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考试一直是以“应试考试”为主,在大部分地区,学生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交际,相反而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的检查及期末考试。目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学校,包括大学的四六级考试等都是没有强行将口语测试纳入其中的,我国学生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不够,为了节约时间,语法翻译法则成了理想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只需多读多写多背就能得到高分。

4.2 我国目前的班级学生状况决定了语法翻译法是最佳的教学方法之一。我国人口众多,班上学生一般都比较多,且基础水平差异也比较大。如果采用听说法等教学方法,不仅耗费时间,且效率低下、学生收获不多,教师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那么多的学生。

4.3 我国的教育环境给语法翻译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使用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教育质量也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一小部分的发展,对于大多数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其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质量明显较落后。中西部地区的学生跟东部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亟需一个理想的双语环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目前只能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并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去用英语交流。这也就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4 语法翻译法强调学生接受系统的语法教学,广泛阅读外语名著以扩充词汇量。这为学生学习外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让学生更准确的用英语表达。其次语法翻译法强调用母语来解释目标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目标语的一些语法规则,同时该法也降低了对教师口语水平的要求,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

5 结语

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盛行多年必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教学法的出现而过度否定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某种教学法或者将几种教学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正如教育界所倡导的那样。外语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情况不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所谓一劳永逸的万能教学法是根本不存在的。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母语语法
跟踪导练(二)4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参考答案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