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师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支持性策略研究

2019-07-08陈鸿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圆柱体小车积木

陈鸿

游戏是儿童的生活,而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建构游戏,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让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及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支持策略是否适宜将会影响与制约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本文就基于对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行为的观察,探讨教师适宜的支持性策略,让策略贴近孩子的水平,最大化实现建构游戏带给幼儿的多元发展。

1 未雨绸缪,多元化建构材料的的支持与投放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建构材料是游戏的基本要素,建构材料不仅能够引发幼儿的建构愿望,更有助于提升幼儿建构的质量,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发展幼儿的能力。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在建构中出现路面、桥面等场景后,孩子们对这一类型的建构游戏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在建构区投放了小车材料。

随后,在一次的在区域游戏中,鈂鈂拿了一辆白色的小车,蹲在作品旁,从平滑的路上缓缓开向A处,车子从A开到B时,车子停了一下,向他的身边倾斜,还未到C时,掉了下来。鈂鈂拿起掉落的车,将AB段的双倍地板砖型积木取出,将其中的单元积木拿出,放了块正方形的积木后,将双倍地板砖型积木放下时,一直往下掉,没有无缝连接,尝试几次后,鈂鈂取来1/4单元积木放在正方形积木上,再将双倍地板砖型积木放好,但高了一点一直滑落,然后将正方形积木和1/4单元积木往C处移了点,在AD处放了一块单元积木,根据单元积木的宽度调整D处的积木位置,而后将1/4单元积木取下,直接将双倍地板砖型积木放在A处,不稳。又将1/4单元积木放在正方形积木旁。随后抬头张望了下,取了一块正方形积木和1/4单元积木,放好呈阶梯状,随后将双倍地板砖型积木放在上面,刚好滑落在正方形积木上,单元积木放在旁边,太高,重新换了块双倍地板砖型积木,放在上面的时候将高出的1/4单元积木撤去,然后将两块双倍地板砖型积木连接起来,然后鈂鈂再次拿小车进行尝试,小车在E处滑落,于是又将地垫上的积木拿走,再次放好双倍地板砖型积木后,再次尝试,车再次再E处掉落,反复两次,还是掉落。鈂鈂继续调整着。

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鈂鈂最初建构好自己的小路作品后,借助多元化的游戏材料小车的辅助后,能够很快地发现作品中尚且存在的问题,由于积木与积木之间有缺口,导致小车不能流畅行驶,总是掉落。于是借助小车一次一次地对作品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小路下坡处的斜面也变得越来越平稳。

所以,在建构游戏中,提供适宜而又多元的材料不仅能够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而且可以萌发幼儿建构的积极性。

2 顺水推舟,追随幼儿兴趣与动态调整相结合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都知道要及时抓住“教育契机”,那么,抓住教育契机的关键是要敏锐地感知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再者而言,幼儿本身就是动态的,他在环境中就是一个最大的动态因子,所以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时,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当面对幼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我们首先要顺应、尊重幼儿的情感和需求,因为它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和媒介;其次,我们还应在孩子的后面巧妙地推一把,让快乐得以深化、扩散。

例如有一次孩子们在建构区游戏时,彤彤将垫子上的圆柱体积木都竖了起来,随后拿来了双倍单元积木,每一次放在圆柱体积木上时,都会将两块圆柱体积木之间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一块双倍单元积木可以放在两块圆柱体积木上,当再放第二块双倍单元积木时,一端总是会掉落,于是彤彤便在结点处又放了一块圆柱体积木,就这样继续搭着,当手头上的材料用掉以后,彤彤便对一旁的瑄瑄说:“你帮我拿一块这个积木。”一边说一边指着眼下的双倍单元积木,随后,瑄瑄便从身后的柜子里取出来相对应的积木递给彤彤,彤彤将积木放在相应的位置。当围成了一个方形后,彤彤在其中的一条长边处,在双倍单元积木上放了块小的半圆形积木,又在上面放了块拱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放好后,彤彤又在这个方形边上开始放起了四倍地板砖型积木。

从彤彤的游戏可以看出来,彤彤一开始用圆柱体积木和双倍单元积木进行架空建构时,因为没有办法衡量好圆柱体积木左边和右边双倍单元积木,所以导致总是会掉落,但是彤彤在建构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不断的尝试,看得出彤彤对于建构桥、路类型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但是,彤彤也遇到了困难,在架空的时候如何更好地利用积木来稳稳地建构,所以在游戏过后,我们及时地开展了分享交流,顺应孩子的兴趣与需要,通过幼幼之间的讨论,在无形中提升了所有孩子的建构技能与丰富了生活经验,更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次的分享之后,彤彤又在建构区内玩起来啦。这次彤彤用积木建构桥面,他用圆柱体积木当作桥墩,然后双倍单元积木当作桥面,当需要支点时彤彤会立刻取来圆柱体积木放在地上,这样,一座长长的桥就可以平稳地让车子行驶了呢。

在游戏的过程中,彤彤由于与同伴相互讨论后对建构路面、桥面等作品的造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再加上自身对这一类型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便有了一次次的探索,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过程,孩子的建构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3 进退有度,实时观察幼儿与适时退后

在游戲中我们作为老师,要学会在幼儿的身后观察,学会从幼儿的视角来审视幼儿的建构行为,适时进退,及时调整,适度提升,让幼儿的主体性更为凸显。

例如,在一次的建构游戏中,萌萌和悦悦正在建构区内搭着城堡,悦悦以右侧为主,萌萌以左侧为主,此时,萌萌走到悦悦身边查看悦悦的楼房,一边看一边用手指数着“1、2、3、4”,然后说道:“你这个有4层楼呢。”悦悦听了后,说道:“对呀,我这个有4层楼,而且我的旁边还有城墙呢。”萌萌听了后走到自己搭的城堡处,仔细端详了一番,随后,拿起单元积木和4倍单元积木也建起了城墙,四周的城墙建好后,萌萌又拿来了各种各样的积木堆在了四倍单元积木上,放好后又走到放有单元积木的柜子前,却发现里边已经空空如也,随即转头看了看悦悦处,说道:“你用了好多单元积木啊,我都不够了,你能不能分我一点?”悦悦听了后,说道:“我这里也不够呢。”说完继续自己的城堡建构。这时,萌萌又一次看着悦悦的城堡,突然,萌萌走回了自己的城堡,看了看自己的城墙,将原本结点位置放了两块单元积木的地方拿走一块,然后将两边的四倍单元积木重新放在这块留下的单元积木上,刚放好,两边的就又都倒了,于是,萌萌又跑到悦悦的城墙处查看,而后又回来再次调整自己中间这块的单元积木的位置,两只手分别调整着两边的单元积木,左边的四倍单元积木站稳了后,又用同样的方法将右边的四倍单元积木也调整好了。这样,三块单元积木就撑起了两块四倍单元积木了。这下,萌萌看着自己的城堡点了点头。

孩子是游戏的主人。我们尝试着给予孩子自由穿梭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权利,给予孩子如“章鱼”般自然伸展的权利,给予孩子自主探索和体验、表达的权利。

其实,建构游戏的开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索的过程。我们作为教师,要关注、尊重、欣赏、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自由、自主的与游戏环境积极有效的互动。同时,教师也要追随孩子的兴趣与需要,将孩子们的建构交还给更多的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更要以观察者、合作者、支持者、鼓励者的身份适时适当有效的指导孩子们的游戏,从而提高幼儿建构技能和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圆柱体小车积木
追车
堆积木
人工“向日葵”材料问世
积木小车
去修理厂
坡角多大,圆柱体在水平面滚得最远
找出圆柱体
有趣的积木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