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沿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9-07-08袁奇林

知识文库 2019年11期
关键词:调研高铁居民

袁奇林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与运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加强对高铁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化高铁沿线地区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引导沿线居民认识高铁建设。因此,本次高铁沿线生态文明调研,以湖南省境内武广高铁途径地区为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作用。

1 基本情况

1.1 背景及目的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几大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高铁时代”。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大规模规划与建设,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第一,以武广高铁沿线途经地区(湖南境内)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走访、问卷、现场考察、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获取数据与信息,并将其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希望通过对湖南省的试点调查,得出我国高铁发展对沿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影响的结论,从而提出对解决高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建议和构想,为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第二,通过调研,加强对高铁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化高铁沿线地区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引导沿线居民认识高铁建设的积极意义。

1.2 调研方式及过程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调查当地居民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共同探讨,作出对高铁沿线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对湖南省境内武广高铁途经地区的实地调研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8年2月2日至3日,调研衡阳市酃湖乡茅坪村、耒阳市余庆乡三顺村至郴州市北湖区增湖村高铁沿线;第二阶段: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调研衡阳市酃湖乡茅坪村、衡山县开云镇新坪村至株洲市群丰镇响塘村高铁沿线。

1.3 调研实施

本次调研共计下发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 份,其中有效问卷286份;共收集访谈材料32份,包括录音、视频、图片等。问卷调查及访谈覆盖人群众多,年龄阶段覆盖10-80岁,职业涉及十余种,包括高铁站服务人员、民警、保安、公务员、摩的司机、商店老板、建筑工人、农民、老人和小孩等。

2 调查结果

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高铁沿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总体是良好的,高铁建设和运行,秉承了“和谐、绿色、高效、便捷”的理念,但也给沿线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大方面。

2.1 自然生态现状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武广高铁(湖南段)的自然生态环境整体恢复得比较好,但局部地区问题依然严重。

2.1.1 沿线植被的恢复情况

武广高铁运行近九年来,沿途植被恢复较好,从北至南,一路绿意浓浓,高铁就在林中穿行。但部分沿线居民在对高铁线路修建处现有的植被状况与高铁线路干修建时相比时,却有32.18%的人认为没有改变,24.57%认为有些恶化,7.96%认为明显恶化,只有11.42%认为有些好转,23.88%认为明显好转。

2.1.2 对水流的影響

由于高铁沿线给排水系统做得比较好,人工防护林生长茂盛,所以水土流失现象较少,但存在影响沿线居民饮水及农田灌溉的现象。如郴州市北湖区增湖村,由于高铁建设,对当地的地下水流造成影响,多处居民反映高铁建成后,原有饮水源变得浑浊不堪,无法再继续饮用,严重影响日常饮水。衡山开云镇新坪村,由于高铁建设,新修的蓄水闸板太低,农田灌溉不到位;有个别高铁桥墩就建在水渠中央,严重影响了原有灌溉农田的水流,从而影响当地的粮食产量。

2.1.3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通过访谈及问卷,周边居民普遍反应,在高铁修建后,沿线周边野生动物增多了,有可能是高铁影响了野生动物生活环境,使动物迁徙;也可能环境保护较好,为动物繁殖创造了条件。

2.1.4 高铁运行的噪音污染

通过调查,高铁噪音对沿线生态环境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噪音污染是生态污染中的一项重要危害。高铁作为一个高速行驶的设备,其对沿途的噪音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据数据显示,有73%的沿线居民表示高铁对生态沿途有不同程度的噪音污染,尤其是在高铁高速运行的情况下,尽管有些地方设置了隔音墙,但效果不明显,高铁的噪音污染影响依然比较大。

2.2 人文生态现状

高铁的建设和运行不仅影响自然生态,且对人文生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2.2.1 对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及安全意识的影响

通过数据显示,整个高铁沿线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都比较强,对环境充满敬意,都希望能生活在清澈的蓝天下。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有着鲜明的态度,武广线居民23.89%会积极制止,49.15%则选择举报这说明沿线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强烈,决心坚定,注重实效。但在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上,沿线居民普遍会更依赖政府和有关部门来处理,期待政府主导,提供政策,完善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层次。

对高铁的开通及高铁运行的安全性问题,居民普遍持肯定态度。高铁安全保护措施齐备,安全性高。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人或家畜横穿高铁栅栏的痕迹,访谈中,也发现有个别此类现象。这对高铁运行是很危险的,我们应该加强高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居民高铁安全意识;加强高铁安全防护设施的监督与检查,确保高铁运行万无一失。

2.2.2 对沿线地区经济的影响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高铁的兴建与运行也给沿线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首先,居民收入提高,有57.45%的居民感觉收入提高了;其次,高铁发展对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学校、医院、道路、文体设施设备等都有一定的改善,75.51%的居民认为改善比较明显。

2.2.3 对文化教育的影响

高铁开通后,方便了居民出行,带动居民思维的变革,对当地居民外出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有46.46%的居民觉得对村镇小孩上学出行有促进作用。同样,高铁对所在村镇的特色文化(如习俗、特色物品、古建筑等)的影响在保持原有基础上,也普遍具有积极促进和扩大宣传的作用,但在个别地方也有部分古建筑受高铁建设影响而遭到破环的情况。

2.2.4 对通讯信号的影响

高铁的开通势必会带动沿线通讯信号建设的发展,但由于信号有效传播范围有限,大约在1~1.5km,沿线居民大多觉得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高铁在山区通行,居民聚居地相对较远,感受不是很明显。

3 改善高铁沿线地区生态文明现状的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铁可以让每一名旅客意识到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从身边小事情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呵护环境质量,让我们共建美好家园。

3.2 完善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是法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需要落实到法律层面,从立法、执法、司法、提高生态法律意識和加强社会监督等几个方面发挥法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高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近几年的高铁快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民众与建设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上,例如房屋、耕地征收,对当地基础设施的破坏与重建等。法律如果保障不好沿线居民的民生问题,就无从谈起对沿线的生态文明保护与建设,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法律体系,用法律法规来平衡生态文明建设与高铁建设的矛盾,势在必行。

3.3 打造高铁经济生态圈

此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是为放大高铁效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而重点建设的全新平台,把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打造成为依托高铁,连接京沪、汇聚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的一流载体,具有显著交通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的创业福地。这种模式可以借鉴。高铁时代,环境是“气候”。必须把优先发展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形成“洼地效应”,让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要素乘着高铁聚拢起来,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高铁时代既是一个谋求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一场谋求发展的新战役,需要人们认真梳理、锻造新优势,在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合作体系中实现互利共赢。

(作者单位: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调研高铁居民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山上有座高铁站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第一次坐高铁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