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2019-07-08王晓凤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王晓凤

摘要:皮肤是动物身体最大的感觉器官,正常情况下其使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构成完整的生理以及解剖障碍,能够保护机体不受到一系列有害的物理、化学以及微生物因素侵害。另外,皮肤还与机体体温调节、免疫调节以及合成维生素相关。当猪发生皮肤病,会导致生长发育速度减缓,且饲料利用率降低,从而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如果病猪需要屠宰销售,清理皮肤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从而使养猪成本有所提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

关键词:猪;渗出性皮炎;坏死杆菌病;皮肤霉菌病;感光过敏反应;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104-02

1 渗出性皮炎

1.1 发生原因

渗出性皮炎是由于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通常是1~4周龄的仔猪容易发生,其中1周龄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主要是仔猪间争抢形成咬伤、地面磨擦损伤或者感染疥螨使皮肤受到损伤等,经由伤口感染病菌引起,发病率为10%~90%不等,病死率为5%~90%不等。

1.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无被毛处(如耳廓、眼睛周围、腹部、肛门等)皮肤上出现红斑,并逐渐变成微黄色、直径为3~4 mm的水泡,快速发生破裂,有清亮的黏液或者浆液渗出,并与皮脂、皮屑以及污垢混合,导致皮肤呈油脂状,变得湿黏,干燥后会形成硬层,出现龟裂,或者形成鳞片状的带棕色结痂,明显发痒。在痂皮脱落后,可见鲜红色的创面。一般经过1~2天即可扩散至全身皮肤。

另外,病猪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机体快速消瘦。症状严重时,发病4~6天后出现死亡。

此外,育成猪或者母猪也可感染发病,但出现较轻的病变,且没有全身症状。1.3 防治措施

1.3.1 预防措施

初生仔猪要及早修整牙齿,确保围栏表面光滑,猪床要求干燥、柔软等,可有效减少发病。另外,母猪转入产房前要经过清洗、消毒,圈舍使用前也要进行清洁、消毒或者熏蒸。如果发现母猪和仔猪出现局部损伤,要立即进行处理,可有效预防发病。

1.3.2 治疗方法

患病仔猪要进行严格隔离,同时猪舍进行全面消毒。每头病猪可肌肉注射5万IU青霉素,每天2次,连续使用3~5天。也可使其躯体浸泡于浓度为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要求持续1~2 min,对于头部病灶可使用药棉蘸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接着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完全晾干后涂抹适量的龙胆紫。对于刚发病的仔猪,皮肤存在较少病灶,可在患处直接涂擦龙胆紫。

2 坏死杆菌病

2.1 发生原因

猪根据感染组织部位不同,可分成坏死性皮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口炎以及坏死性肠炎,都是由于皮肤损伤而继发感染坏死梭状杆菌,且往往与葡萄球菌和化脓放线菌等协同致病。

2.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症状是体表皮肤和皮下出现溃疡和发生坏死,通常是体侧、头部以及四肢出现病变,尽管病灶较小,但皮下已经出现大面积的囊状坏死灶,灶内组织也发生腐烂,存在很多灰棕色的液体,并散发恶臭味,最终皮肤发生溃烂。部分病猪的耳朵和尾巴发生干性坏死,最终脱落。当病猪内脏出现转移性坏死灶或者继发感染其他病菌时,病猪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采食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往往由于严重衰竭而死。

2.3 防治措施

2.3.1 预防措施

新生仔猪要在24 h内,将高出牙床部分的犬齿和侧切齿剪掉,注意断牙器械要经过彻底消毒。大窝仔猪采取分散饲养,防止吮乳时彼此争夺乳头。另外,确保产房干净卫生,加强防治母猪产后疾病。

2.3.2 治疗方法

病猪体表的坏死组织要先用苛性钠清除干净,接着用苛性钠对周围组织进行刺激,通常用药即可。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配合注射抗生素,如按体重肌内注射0.01 mL /kg 20%呼泰,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

3 皮肤霉菌病

3.1 发生原因

皮肤霉菌病也称为皮肤真菌病、表面真菌病等,是一种人、畜、禽共患的传染病。可由感染多种皮肤霉菌导致,常见的病原有小孢子菌、疣状毛癣菌,另外也可由于感染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出现发病。一般来说,猪群饲养密度大,容易感染小孢子菌以及疣状毛癣菌。

3.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症状是被毛、皮肤以及蹄等角质化组织出现损害,变成癣斑,导致炎性渗出、脱毛、脱屑、痂块以及产生痒感等,一般称为钱癣、秃毛癣、脱毛癣等。

3.3 治疗措施

病猪要及时采取治疗,先剪去患处被毛,接着用温肥皂水将痂皮洗去,或者直接涂抹药物。常选用下述几种药方:5%~10%硫酸铜溶液或者10%水杨酸油膏,每天或者隔天在病猪患处涂敷,直至康复;取12 g苯甲酸、6 g水杨酸、5 g敌百虫、100 g凡士林,混合均匀后涂于患处;取25 mL碘酊、15 g石炭酸、10 mL水合氯醛,充分混合后涂于患处,每天1次,经过3天用清水洗净,再涂擦氧化锌软膏;患处擦涂5%碘甘油,每天1次,直至康复。

4 感光过敏反应

4.1 发生原因

感光過敏病主要是由于猪食入大量光敏性饲料,然后照射阳光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一般是白色的猪易发。这是由于猪的外周循环中含有某种光能剂,当皮肤无色素处经过感光后,而出现一种急性皮炎反应。该病通常于春末时初次较强日晒后发生。

4.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患处皮肤发生肿胀、充血,耳、颈以及背部通常出现红斑,经过2~3天变成黄色脓疱,严重瘙痒,不断摩擦栏圈。背腹侧皮肤被阳光照射后,都出现大面积的红斑、疹块,伴有明显疼痛,痒感进一步加重,摩擦破溃后有黄色液体流出,并可见鲜红色的肉芽面。部分仔猪还会表现出兴奋,痉挛,战栗,后躯麻痹,运动失调,陷入昏睡。

4.3 防治措施

首先检查饲喂的饲料是否存在感光物质,并及时更换饲料。另外,病猪要立即赶至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确保栏圈干燥、卫生。

病猪可使用轻泻剂,如患病母猪可投服50~100 mL植物油、30~50 g人工盐,并配合每头肌肉注射10~20 mg扑尔敏,间隔12 h 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如果病猪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适量的葡萄糖酸钙;为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可配合肌肉注射抗生素、维生素C。同时,患处皮肤可涂擦紫药水或者碘酊,每天2次,连续使用2~3天。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