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2019-07-08周丽丽

现代畜牧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防治

周丽丽

摘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羊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素性炎症,以急性和慢性经过为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现分析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治,以期为减少该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特点;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052-02

近年来,我国养羊产业发展迅速,羊养殖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疫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咳嗽、母羊流产等为主要临床症状,该病发病迅速,流行范围广,对养羊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一旦发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重视,做好疫病监控,及时进行诊断,制定综合的防治措施。

1 病原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菌体非常细小,形状多形性,革兰氏染色阴性,其他染色方法,如姬姆萨氏法、美蓝染色法等都有很好的着色性。对培养基的要求相当高,琼脂培养基浓度低于0.7%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呈煎蛋样,培养基的浓度较高时,不会形成煎蛋样菌落。

该病原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在干燥、高温、光照等条件不稳定,常用消毒剂都可将其杀死,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尤其在潮湿的粪尿、垫料、腐败组织等可长期存活。临床上该病原体仅对少数抗菌素敏感,对传统沿用的青霉素、四环素类、土霉素等呈中敏或低敏,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络合制剂较为敏感,比如“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复方长效磺胺”,所以治疗时需先通过小批量药敏试验来确定最佳用药方案[1]。

2 流行特点

该病的流行无季节性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早春以及夏季阴雨等季节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随气温上升,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年龄的羊均易感染发病,但以2周岁以内的羊易感性最强,该病的传染性极强,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患病羊和隐性带菌羊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可引起羊群反复感染发病,产生其他继发或并发感染。饲养环境不良,天气阴冷潮湿,气候突變,饲养密度较大,羊群拥挤,饲料营养价值较差,身体瘦弱均可以导致或加重该种疾病发生[2]。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较长,最长的可达21~28天。根据病程长短及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3.1 最急性型

该型病羊病程一般为3天左右,最快可在1天内死亡。临床表现为食欲废绝,体温迅速升高,呼吸急促,精神萎靡,伴有咳嗽,鼻有浆液性液体流出,且带有血丝,随着病情发展,病羊倒地不起,可视黏膜充血、出血,呼吸出现困难,最后因窒息死亡。

3.2 急性型

该型病例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伴有短暂性、间歇性咳嗽,有浆液性的鼻液流出,病羊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部胀满,眼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可见溃疡灶,伴有腹泻症状,妊娠母羊会出现意外流产现象,病程1~2周,最长可以达到1个月以上。

3.3 慢性型

该型病例多为急性病例发展而来,病羊临床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体温已经下降,伴有间断性咳嗽,部分病例还伴有腹泻。病羊体况较差,发育受阻,病程可达到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4 病理变化

死后剖检可见,胸膜变厚、粗糙,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膜与肺脏、肋膜、肋肌发生黏连。胸腔内蓄积大量淡黄色纤维素性汁液,肺脏病变明显,肺小叶可见大面积出血及坏死,肺泡隔充血严重,肺间质发生充血、水肿,且血管壁出现坏死,同时形成血栓,肝脏肿大变性,质地较脆,外观颜色为淡黄色,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明显肿大,肾间质血管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心肌纤维变性,质地松软。

5 诊断

该病通过病原学、流行特点、临床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还需结合实验室检测得出。

实验室检测可通过无菌肺组织、胸腔积液等病变组织,制成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阴性小球杆菌。将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经37℃恒温培养5天,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并没有出现致病菌生长。平板上生长出了细小半透明、微黄色的致病菌菌落,将致病菌菌落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菌落中心呈现煎蛋状突起,涂片镜检可以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呈现多种状态的细小菌体。由此可以确诊为丝状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6 预防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向外引种和购进商品羊,必须引种或购羊时,坚决不能在疫病流行区引种或购羊,严把新购进羊检疫关,经隔离饲养15~20天后,经检疫确定为健康稳定的羊,进行1次加强免疫后方可混群饲养。

做好抗体监测,全群抗体水平维持在75%以上,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规模化羊场做好该病的防控尤为重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进场的人员、车辆、物资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后方可进场,定期对羊舍、器具、场地进行消毒,发病羊场应采取带羊消毒措施,消毒剂应选择安全、高效的澄清石灰液、2%烧碱溶液、高锰酸钾液等,每天及时清理舍内粪便、废弃物。做好保温,加强通风,控制好舍内湿度,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3]

7 治疗方法

根据诊断及发病情况对患病羊进行分群,对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羊应进行扑杀,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治疗药物的选择应结合药敏试验,选择对病原敏感性较高的药物,避免疾病耐药性升高,增加治疗难度。可用30%的氟苯尼考注射液,按照每千克体重0.2 mL的剂量使用,每天注射1次,3天为1个疗程。对高热不退的病羊,可用肌肉30%安钠咖注射液,每头羊按照10 mL的剂量肌肉注射,同时用10%的维生素C注射液10 mL、维生素B1注射液2 mL、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200 mL,混合后静脉注射,补充营养,每天注射1次,3天为1个疗程。

参考文献:

[1] 李振安.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特点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8(12):88.

[2] 岳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技术推广[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21.

[3] 朱效祖.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治[J].新农村(黑龙江),2018(32):145.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防治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