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现场超负荷自动保护制动装置的应用与效果

2019-07-08吝佳琦王立龙白瑞义刘兴山

大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绳通井拉力

吝佳琦 王立龙 白瑞义 刘兴山

众所周知,目前作业过程中,司钻操作通井机上提管柱时,随时观察拉力表负荷变化,一但负荷过大,司钻立即采取措施刹车来降低大绳负荷。从看到大绳超负荷到成功制动这一过程中,司钻反应时间按0.2-0.25s,制动时间按1.5s计算,通井机挂3档时大绳速度约为2m/s,这样,即便成功制动,大绳又已经上升3.4-3.5m,负荷仍持续增加,人工制动反应时间较长,安全性差。多年来,大绳超负荷作业造成了许多危害事故的发生,轻则井下管柱断裂落井,管柱墩弯变形,导致油管报废,同时需要多次打捞,增加施工成本及处理难度;重则大绳过载引起断裂或大直径工具撞击、损坏井口,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给人身和设备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为此,我们主要针对超负荷自动保护制动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进行了探索。

一、做好现状调研与原因分析工作

通过现场调研,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

1.套管问题。套管破裂、弯曲变形时,检修井下大直径工具容易遇卡,导致大绳负荷徒增。2.拉力表问题。修井起下作业过程中产生拉应力和冲击应力,使得拉力表频繁地承受加载和卸载,导致拉力表指针来回移动,时间长了容易迟钝难以复位。拉力表发生故障指示不明确,误导司钻操作,导致大绳负荷过高。3.接头问题。如果管柱带有特殊大直径接头,上提到井口前需要倒自封,如果交接班时没有交代明白,或是大直径工具标注不全 ,容易上提管柱造成大直径接头刮碰井口,大绳负荷猛增。

综上所述,司钻在操作通井机时由于人为因素、井况因素、环境因素等种种不可预测条件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使大绳负荷指标超出,再加上井下工具受损破坏、疲惫老化、受力不均、砂卡、落物卡等种种因素,极其容易发生工具断裂、脱落事故,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二、做好现场设计与现场实验工作

众所周知,一项成功的工具革新与改进需要无数次的设计和现场实验。为了把工具革新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选择什么样式、安装位置、连接方式、控制方式的超负荷自动保护制动装置进行了讨论研究,并将超负荷自动保护制动装置分成传感器部分和控制器部分,做好了现场设计与现场实验工作。

1、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首先,从适用性方面考虑,我们分析得知,如果超负荷自动保护制动装置在大绳上卡不死,即便是造成轻微的移动,也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设计固定牢靠。

其次,从性能方面考虑,电子装备加工精密度要求高,各部件设计加工要符合相关标准,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因此,各部件质量及性能一定要达标。

最后,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装置各组件不宜过大,电缆线路不宜过长,且方便拆装及调试,研制要求小巧、灵活、好用,体积重量以满足现场需要为准。

2、找到合适的材质与参数

一是做好传感器的材质选择与参数设计工作。在材质选择上,我们主要利用了显示器的外形尺寸。在参数选择上,对于额定载荷,我们按井架工作载荷500KN计算,每根大绳所承受力为83KN,设计传感器量程为6~8t。对于额定电压,我们设计传感器电源电压为24V直流电压。对于工作温度,由于作业环境有时比较恶劣,结合地区气候特点,传感器工作温度满足-20~50℃即可。

二是做好控制器的外形选择与参数设计工作。在外形尺寸上,我们把控制器安装在通井机驾驶室内,大小以不影响司钻操作为准,同是便于观察和调试。在安装位置上,将控制器设计固定在通井机驾驶室仪表盘外侧。在校零功能设置上,以减小由于传感器、导线等引起的零点误差,提高系统监测精度。在正常值校准上,主要通过拉力表拉力值校正,正常情况下显示大绳死绳端载荷值,显示器绿灯亮。在断气保护值设置上,设置断气保护载荷,当大绳载荷达到该值时,警示红灯亮。在   信号输入输出端上,主要是连接导线,输入输出电信号。

三是做好电磁阀的参数设计工作。电磁阀设计主要有二位三通、二位四通和二位五通三种。二位的含义为:对于电磁阀来说是带电或失电,对于所控制的阀来说就是打开或关闭。与三通相比,四通多一个排气口,五通多两个排气口,且成本增加。结合作业现场实际,二位三通能满足要求,所有,我们主要采用二位三通电磁阀。而在进气口端和出气口端上,主要做到了连接管线设计要与通井机气管线一致,以达到方便快速连接目的。

3、做好有效的现场实验工作。按照预期设计,我们主要对傳感器、控制器和电磁阀进行现场安装,发现尺寸大小合适,拆装方便,且功能较为齐全,满足设计需求。为此,我们先后选取不同机型的15口抽油机进行了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主要效果

目前,通过现场使用,并经多次统计,单井作业大绳负荷超载次数下降到0.1次,提高了人身和设备安全系数。

猜你喜欢

大绳通井拉力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勇敢去做,才有突破
实际井眼中的通井底部钻具组合评价与应用
水井测试之通井系列工具设计及应用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高精度对接连通井技术——钻孔地下的“导航”
西南井下创通井作业井深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