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对外产能合作对策分析
2019-07-08王佳敏
王佳敏
【摘 要】 从“十二五”以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党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随着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开展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的相关问题也凸显出来,充分了解该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寻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全面分析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现状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能优势、“一带一路”战略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了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国际环境、国内配套政策、企业自身发展、国家外交引导等角度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国际产能合作 区位选择 对策建议
1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的市场结构分析: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带动了西亚国家的汽车消费,伊朗是目前增势最快的国家,2017年累计出口152932辆;而智利是我们南美洲最大客户,2017年累计出口了25941辆;北美的墨西哥也不甘示弱,进口的中国汽车数量甚至超过美国,达到20220辆。货车主要出口到越南29370辆、缅甸10871辆、菲律宾9930辆。客车主要出口到玻利维亚、越南、秘鲁三个国家分别对应的销量为4743辆、4142辆、2758辆。
2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的产品结构:
我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有: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产业。其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组织分化问题,企业规模小且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优势,生产经验成本高,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缺乏优势。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品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在规模、质量、层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逐渐加大;国际化合作越来越深化;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牌经营意识逐步增强;整体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开始更加地注重节能环保。
3开展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面临的机遇:
(1)产业基础雄厚且对外开放取得了成效。经过多年工业发展,中国形成了链条完整且层次丰富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大国,近十多年来,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也在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在对外投资量方面位于全球第三,中国是世界上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在2018年1月至4月,中国累计实现对外投资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其中,流向制造业占比14.9%。
(2)财政政策与“一带一路”政策支持。据工贸部评估,为2017年中越出口成绩做出最大贡献的商品先后是:出口额最大的电话机及其零配件,约达390亿美元;其次是纺织品服装,预计达到250亿美元;电子产品、电脑及其零配件约达220亿美元。由此可见,装备制造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4开展装备制造业对外产能合作面临的挑战
(1)国内产能过剩与国外产能需求对接。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瓶颈在于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基础制造水平滞后,高端人才短缺,部分领域高低端存在产能过剩现象。
以中国船舶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例,2010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如今,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船舶制造业的痛点之一。整个船舶制造行业都面临着交船难、盈利难、融资难和转型难的问题。而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船舶的需求量极大,但是由于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等方面,国内外的合作一直存在着巨大的阻力。介于此,我国发明了500吨级纯电动驱动内河航运货船和2000吨级新能源电动自卸船等,不仅实现了船舶的绿色环保、零污染,还增加了船舶的安全性,提高了推进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使用成本。我国装备制造业要想解决国内产能过剩与国外产能需求对接问题,就应该瞄准国外需求,切实解决相应问题,因需制宜。
(2)结构性矛盾突出致产能合作难以进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装备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型装备制造供给能力不足和装备制造业产品质量不高。而且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高,据统计,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比不到0.5%,但“标龄”高出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我国装备制造业缺乏世界知名的品牌和跨国企业,我国进入世界品牌500强的装备制造企业屈指可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了我国在该产业方面的对外产能合作难以持续良好进行下去。
5我国开展装备制造业国际产能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1)海外市场选择解决产能问题。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加速对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市场的争夺,使得我国产能转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选择好合作伙伴国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海外市场,慎重选择合作国家。针对我国国内产能过剩与国外产能需求对接问题,我国应在充分借鉴国际先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合作国实际情况,考察当地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最适合作国,应其所需,同时要考虑合作国与我国存在着法律环境水平有差异等问题,结合各国不同情况和特点,因国施策,争取实现最佳优势产能对接。
(2)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地位。我们要摆正观点,国际产能合作不是对外援助,合作双方都要获取一定了利益,实现“合作共赢”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将产能合作伙伴国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对方国家多考虑一点,眼光放长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应该首当其冲,起到对外产能合作引领作用。
国家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和培养力度,打造“中国制造”、“中国工程”等的良好口碑,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让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得到外国友人的赞赏的目光。
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指导,并提供有针對性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对有意向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但有经济上困难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并实施与产能合作配套的产业、财税和金融支持。同时,对进行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进行外交引导,帮助其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地进行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