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类高校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规划的思考

2019-07-08许睿李建陈洪波梁英殷世民

大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

许睿 李建 陈洪波 梁英 殷世民

[摘 要]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滞后于特色专业发展,已成为制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优化教学实践体系,紧跟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趋势,完善教学实践基地的配置和环境建设,是培养特色专业人才的必要步骤。课题组根据学科发展目标,针对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实践基地现状、问题总结、改进措施和效果分析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将有效保障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所必备的教学活动规划及其环境优化,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明确提出需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實践教学方法改革。高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明确了实践教学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在此过程中,作为实践教学实施场所的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培训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在具备电子背景的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环境和电子信息学科的发展迅速,基于交叉学科的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规划建设已严重滞后于学科本身和行业的发展。如何科学地规划建设符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和专业规划的新型教学实践基地,是保障专业发展和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任务。

一、教学实践基地现状

近年来,高校各专业均积极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自身和校外资源,形成了多种模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位置,可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按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可分为高校自建和高校与其他单位共建,其主要形式包括,校企共建、校府(政府)共建、校协(行业协会)共建和校介(社会中介)共建。校企共建的教学实践基地数量较多,形式也更多样,主要有教学工厂模式、校办科技企业模式、校企共建科技研发中心模式、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中心模式、现代园区示范型模式、产业公司合资型模式和科研推广应用型模式等多种形式。

教育改革研究者们,通过探索这些模式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也发现了需要改进的方向。其中,朱方来重点论述了校企共建基地的合作机制,探寻了企业在共建培养人才方面缺乏积极性的原因;沈春华、成协设和张书义等,明确指出了现有基地运行存在的机制问题和开展改革的方向;薛素铎和李勃则论述了高校本身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案方面的不足,重点分析了教师参与热情不高的原因。

与此同时,教育改革研究者们还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提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效率和如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在硬件建设方面,曾宝成等提出了校企合作建设的多项具体建议;在软件建设方面,李阳等在体制和教学体系建设上,提出了需要改革的方向;在实践教学师资和教师参与问题方面,李仁玉和张书义等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案;在校企共建的理念改革方面,有众多的学者都提到了培育校企“共赢”的合作基础,这将是共建基地的改革重点。

综上所述,国内高校在教学实践改革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如何创造校企共赢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如何有效调动本校教师和企业积极性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教学实践基地软硬件、师资队伍建设和机制改革等方面,研究如何顺应电子类高校背景,构建特色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可以由点及面地形成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革模式极为重要。

二、教学实践基地问题分析

通过文献报道分析,结合实际专业建设情况,发现实践基地主要问题的主体来源于高校、企业、基地和教师等四个方面。

(一)高校方面

高校单纯地把建设实践基地作为合作的全部内容,忽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质,导致企业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过于关注国有企事业单位作为基地建设的对象,对优秀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关注不足。这两点导致实践和建设过程的体制化与形式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收效不大。特别是在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选择符合专业发展背景和培养目标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企业方面

合作主体企业参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不能从参与实践基地建设中获得实际利益,把学生实习培训视为额外的负担。企业更愿意从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让等直接经济利益方面开展合作,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技术输出有机结合,是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基地方面

教学实践基地可持续运行问题突出。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经费不足且难以完全到位,缺乏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机制。实践活动安排缺乏明确的计划和针对性,实践培训流于形式,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和目标明确的基地体系。

(四)教师方面

教师参与教学实践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未能建立起与企业实际有效的衔接机制,教师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额外的工作,很难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实践基地规划与实施案例

针对以上问题,在目前环境产业大发展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形势下,我校通过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创办的具有电子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特色环境工程教学实践体系改革,合理科学地规划教学实践基地,探讨有效的合作模式,突出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培养特色环境专业人才,可以为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所借鉴。具体改革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方案改革

首先,通过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具体技能要求,规划专业本身与辅助专业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点。其次,组织教师与共建单位交流,根据所需实践能力培养点,将对应课程内容知识点整理总结,设计具体的知识点实践能力训练方案。然后,将实践能力培养环节的设计有机融合入培养方案中,邀请相关专家论证把关,根据反馈意见,多次修订,最终形成符合学校电子信息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模型如图1所示。

本实践教学模型,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背景,通过以下四类实践能力培养过程,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第一,認知实习。

这是主要针对新生进行的环境工程认知教育。通过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协作,建立新生对专业工程的初步了解,逐步引导新生对专业方向进行认知,为后续基础课、专业课程学习和重点学习方向的选择奠定基础。重点分析专业技能知识点与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对应关系,让具体知识点的负责教师,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新生“学什么,用在哪里”。

第二,工程见习。

主要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以了解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参观环境工程实际项目现场,聘请企业专家具体讲解工程组成和技术过程,让学生将所学与实物对应。在见习过程中,重点分析标准能力要求与见习项目的知识点,让学生对工程技术应用有直观的认识。

第三,生产实习。

主要针对三年级学生,完成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实际动手能力培训。在具备所需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通过实践基地,实际动手参与环境工程技术应用过程,在严格的CMA(中国计量认证)实验室中,按照标准化流程,掌握环境仪器仪表的使用,与所学电子类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巩固所学电子背景知识。

第四,就业实习。

针对毕业班学生,培养满足企业工作要求,符合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职业资格培训。鼓励学生在实践基地,进入工作实战训练,按照企业工作和管理模式,开展职业技术资格训练,在学生达到从业标准要求的情况下,鼓励并协助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生通过参与教师校企合作项目,研发和改进环境设备和自动化环境系统,并以此完成毕业设计。

(二)教师参与机制研究

第一,提高教师主观能动性。

探索教师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有效方案,以教师个人擅长的领域为基础,建立符合教师个体发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组建学生团队参与校企合作的课题研究工作。

第二,把握行业需求,改革教师实践教学参与模式。

企业处于行业竞争的前沿,对产业和管理政策形势变化把握强于教师,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提出的人才培养方向,将更具参考价值。与实践基地建设合作单位共同研讨,制订相关的合作方向,设置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及技术输出方案,将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产业前沿研究和应用的积极性,同时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三)校企合作模式分析

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和师资队伍特点,选择技术领域高度相关的企业,开展实践基地建设。调研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和指导方向,通过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完成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为求职提供“敲门砖”,为就业铺平道路。

鼓励教师与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各级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项目申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由双方共享,推广和成果转换工作则交由企业负责,在提高成果转换效率的同时,建立校企双赢机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将作为重要的技术力量,其综合实践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本校环境工程专业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形成了以电子为背景的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与桂林多个污水处理厂、区内外环保公司、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环境监测单位共建了多个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基地。

根据规划,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了联合实验室为基础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近年来,联合实验室建设发展迅速,在学生见习、实习和就业方面,接收了大量的本科生参与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以由教师与联合实验室联合申报和共同参与的科研和工程课题为契机,充分调动了教师带本科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研究方向和团队,在实践教学和共赢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一套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实践基地运行模式,提升了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

四、结束语

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需根据本身专业和辅助专业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参与机制和共建模式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特色环境工程专业为例,针对主要污染物处理为目标建设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较大地滞后于环境与电子信息相结合发展的趋势需求。近年来,经过对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在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参与机制和校企合作模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形成了一套符合特色专业发展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改革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希望能为同类特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薛素铎,张红光,安琳,等.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培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中国大学教学,2007(6):28-30.

[2] 杨昌鹏.产学研紧密结合建设多种模式教学实践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46-48.

[3] 沈春华.建立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校外教学基地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43-44.

[4] 成协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3):74-77.

[5] 朱正伟,袁侨英,刘东燕.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8):66-67.

[6] 曾宝成,向文江,杨建华,等.机械动力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11):42-44.

[7] 姜生元,高新,孙丽霞,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高等教育,2007(18):44-46.

[8] 唐桂兰.理工院校汉语能力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7):105-107.

[9] 杜国栋,马怀宇,吕德国,等.农业院校果树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9):68-70.

[10] 李勃.试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构建[J].中国青年研究,2007(9):16-18.

[11] 李晔.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全日制工程硕士职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83-87.

[12] 华学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与建设研究[J].江苏高教,2014(3):135-136.

[13] 唐桂兰.理工院校汉语能力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7):105-107.

[14] 李阳.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4(9):27-28.

[15] 李仁玉,闫冀生.校外法学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5):79-81.

[16] 张书义.论成人学校实践基地的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8-230.

[17] 刘正炼,李军红,吕一军.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6):65-66.

[18] 蔡河山,黎晓霞,徐颂,等.环境工程类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0):33-34.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
大学英语教学在高职院校特色办学中的发展思路
基于特色专业建设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科学利用实践基地 搭建体验平台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