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机制研究

2019-07-08董志康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就业困难毕业生

董志康

[摘 要] 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关键,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创新帮扶方式,促进贫困家庭毕业生创新创业和顺利就业是国家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就业工作的“二八定律”,提出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精准帮扶的工作理念,早发现,早建档,结合学生个性需求,结合就业市场人才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能力提升、岗位推荐、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的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机制。

[关键词] 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6-0018-02

一 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的对象

就业困难毕业生指有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中,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但因经济有困难、学习成绩差、生理有缺陷、竞争能力弱等的客观原因造成就业困难,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其属于就业弱势群体,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一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包括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优抚对象家庭毕业生、低收入农户家庭毕业生;经济压力大,难于应付求职基本成本,自信心不足,就业渠道未能很好拓展;二是残疾毕业生:身体残疾,求职不便,职场适应力低;三是少数民族毕业生:民族就业观念、行为生活习惯等与用人单位需求有较大差异;四是就业能力较弱毕业生:有强烈就业意愿,但因个人素质能力明显低于职业基本要求,求职方法错误,家庭变故,身体有疾病或就业心理素质偏低等造成就业竞争力低下,多次应聘未成功;五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指毕业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落实工作单位,且毕业后难于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包括就业困难毕业生在离校前未就业的情况,分别有离校有就业意愿但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或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择业观念有偏差等原因导致不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离校前后未落实工作单位,和离校没有就业意愿毕业生:缺乏就业动力或因考试考证等原因导致的慢就业,在毕业当年前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就业意愿。

二 精准帮扶对象的摸底调查及建档

本着关爱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出发点,通过党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日常接触交流谈话,学生骨干、同学反映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就业困难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对有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进行摸底调查和统计造册,全面准确收集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真实信息,了解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家庭背景、学业与表现、就业意向与困难等情况,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信息库。登记造册的基本内容包括毕业生个人基本信息、就业状况、就业困难原因分类、就业服务需求、帮扶记录等。信息表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的依据,是工作开展的记录册,需要妥善保管。

三 精准帮扶的措施与方式

(一)“一生一策”精准帮扶

充分了解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实际需要,针对不同原因和个性特点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实行“一生一策”,制定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到分类指导、个性化指导、精准帮扶、动态管理和全程跟踪。

(二)“一对一、多对一”全面帮扶

制定与人员、工作、经费、就业考核等挂钩的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机制,调动本单位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专任教师在专业、行业的优势,建立教职员工与就业困难毕业生结对关系,实施资源倾斜,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确保每位就业困难毕业生都有得到就业帮扶的机会。通过生涯咨询、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经济援助等目的性强的、务实的、专业的“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帮助其认识自身与社会的需求,提高专业素质,缓解经济压力,掌握求职技术,提升就业能力,切实解决就业困难问题所在。

(三)开展职业生涯辅导

安排职业指导人员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职业指导人员从人性化关怀出发,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及早开展,提供全程化发展指导服务。由专人指导,采取面谈、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方式,帮助其分析就业困难的原因,促使其主动了解行业动态,了解就业市场,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定位,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心理素质,做好心理调适,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勇于参与社会竞争。对于就业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心理素质脆弱,敏感性较强的学生,要密切关注其思想动态。

(四)实施求职技能提升培训

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加强因求职技能缺乏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求职技巧培训,通过职场工作室、团体辅导、个体辅导、沙龙、素质拓展、形象礼仪指导等方式,引导其尽早开展职业探索和求职准备行动,提升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搜集及分析就业信息、简历撰写、面试技巧、心理调适、模拟面试等多个部分。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取长补短,做好就业形势分析、拓展就业渠道,完成制作良好的求职简历,熟练面试礼仪,提升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沟通能力,掌握提高面试成功率的方法,正确对待每次面试的结果。涉及职业技能方面,应安排对应的专任教师或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老师与其结对,亦可推荐其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此实现就业能力的提升。

(五)推荐就业工作岗位

在了解掌握就业困难毕业生的自身情况、求職意向和提出的岗位申请基础上,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渠道,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服务力度,鼓励其积极参加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充分利用校企各类资源,主动与招聘单位联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推荐形式,如企业入园招聘专场、招聘宣传会、实习就业基地招聘、与学校或教职员工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招聘,优先推荐、个别推荐、重点推荐,积极为其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应聘成功率。跟踪其求职面试的结果,帮助其总结经验并给予相应的帮助,对通过努力仍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推荐其参加实习见习岗位。

(六)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帮扶

及时了解国家及省市相关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以及政策申请所需要的条件、时间、方式、材料和流程,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相应的毕业生。第一,积极对其宣传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和有关帮扶政策,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积极面向基层和一线就业;第二,落实国家有关于少数民族、退役大学生士兵、身体残疾就业困难等毕业生招录规定,建立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武装部门、教育部门等的沟通联系,认真组织参加相应招聘专场,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推荐;第三,落实毕业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让学生清晰自主创业一次性补贴、场地补贴、培训补贴、创业孵化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办理途径和基本流程,确保政策咨询到位,优先推荐就业困难毕业生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创业园,视情况推荐入驻到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孵化器,提高创业成功率。

(七)实施就业经济援助

以学生自愿申请、诚实守信、学校公平公正审批、专款专用、资助育人、注重效益为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实施经济援助,补贴其求职过程中的简历材料费、服装费、交通费、餐费、住宿费等,减轻其经济压力,促成其顺利就业。补贴限期为落实工作单位前,且在毕业当年8月份前。没有积极主动求职行为、消费行为与经济困难明显不相符的不能享受就业经济援助。

四 就业帮扶的反馈机制

就业困难毕业生离校后,要继续跟踪和掌握毕业生就业状况,要持续进行支持和帮扶,争取实现就业困难毕业生在毕业当年100%就业。为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三个一”专项服务(即提供一次电话访问、一次就业指导、一次岗位推荐),力争每一位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在年底前实现就业。定期分析,做好记录,在体现典型工作案例、措施、成效和经验。

参考文献:

[1]赵建勇.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J].现代国企研究,2015(14).

[2]谭磊.高校精准就业工作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1).

[3]丁建安.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精准帮扶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04).

[4]刘芳丽,杨攀,马福.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帮扶机制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3).

猜你喜欢

就业困难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名新大中专毕业生入职昌飞
试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95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剖析
毕业生上演现实版“欢乐颂”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