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地方舟

2019-07-08卢一萍

辽河 2019年6期
关键词:绝壁山顶

卢一萍,70后作家。四川南江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0年入伍,2000年成为新疆军区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2012年调成都军区文艺创作室,任副主任。2016年退役。已出版长篇小说《白山》《激情王国》《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帕米尔情歌》《天堂湾》《父亲的荒原》《银绳般的雪》,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等二十余部,作品曾获第九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三届中国报告文学大奖、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天山文艺奖”、第九届四川文学奖,第九届上海文学奖等。长篇小说《白山》先后入选“名人堂—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南方周末2017文化创意榜年度图书”,被评为“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现为《青年作家》副主编。

我以为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穷尽这个世界的美景。即使一小块河山也有你忽略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恰好隐藏着世界上最好的风景。当我的视野掠过成都平原,透过无边烟岚,终于看到模糊的山影时,它水墨似地呈现仍有些突兀。

对我来说,金口河的确是一片陌生的山水,一块特殊的飞地。它位于小凉山腹地,是乐山市的一个区,只有五万余人口,却拥有“中国最美大峡谷”——大渡河金口大峡谷、全国唯一的铁道兵博物馆,还有诺亚方舟般的大瓦山。

我最为神往的是大瓦山。

大瓦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永胜乡,距成都258公里,四个半小时可达。从金口河区出发,可以沿省道306线横穿大渡河峡谷,也可以沿乐西公路环绕大瓦山行进。永胜乡建设村的香花岗是正面观赏大瓦山的绝佳地方。

第一次前往时值仲春,朝拜它的旅途繁花似锦,野蔷薇开得最为恣肆,有些像瀑布一样飞泻而下,和真正的飞瀑一起,跌落春水高涨的大渡河。但这次大瓦山被浓雾笼罩,乘车半日,到了蓑衣岭,连它的影子都没看到,很有访隐者不遇的遗憾。

但我从它周边的风景感觉到了它非同一般的气象和雄伟的格局。所以回到成都不久,便很是迫切地跟一个喜欢自驾、登山的朋友,再次前往。

已是季春,但依然是春风浩荡,沿途万物葳蕤,群山高峻,车绕山路盘旋,峰岭以不同的姿态迎面而来又悄然隐去,如徐徐展开的一幅幅山水卷轴,不时被惊起的飞鸟成了最好的点缀。

大瓦山脚下,有5个天然的高山冰川湖泊,由南到北分别是大天池、干池、小天池、高粱池、鱼池,其呈带状分布,彼此连通,面積2160公顷,现已建成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这个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地地带的公园内既有天然湖泊,又有泥炭沼泽发育,湿地景观丰富,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美学价值,在四川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别是该区域泥炭资源保存完整,在同纬度同海拔地区较为罕见。

大天池宁静的水面倒映着大瓦山独特的桌状身姿,天上的云彩、湛蓝的天空、山水以及不远处的民居和农田交融一体,动静相宜,尤为壮观。收回目光,可见从大天池岸边延伸出去的野花漫山遍野,装点着新绿的山野。细密的草丛下可闻潺潺水声,那正是幽静的湿地之源。离湖越近溪流越多,水珠跳动,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从大天池来到小天池,才发现小天池比大天池宽阔,周围没有人家,植被浓稠,成片的野草在微风中起伏,粉背灯台报春(当地人俗称“转转花”)开得恣肆,满山一片火红。一叶木船安静地停靠在池边,群峰相拥,风景如画,恍若桃源。似乎所有的小路两边都是一片片顶着白色花絮的川牛膝,一种伞状的冷杉支撑在路边,沿着铺满花朵的小路,可以一直走到湖边。

五个冰川湖泊中,鱼池海拔最高,约1850米,面积近千亩。池中水色清秀,波光潋滟,常年不满不溢。池边山形奇特,像两条犀牛和一只乌鱼把池水包围,形成一片花草繁茂、充满野性的草甸。顺着小道走入草甸,发现人会不停晃动,如船行波浪之上,原来这些草甸是浮生在水面的植物集结而成的。这使每个人都兴奋起来,伸张身躯,跳跃欢腾,争相嬉戏,每个人都变成了孩童,忘了生活的纷扰。

群山四合,头顶白云簇拥,和风柔软、缠绵,带着各种花香,无声流动,靠近大瓦山的半边世界常常白雾茫茫,而另一半天空却分外晴朗,云彩之上苍穹湛蓝,倒映湖中,水天一色,宁静空明,使你恍然置身梦境。

次日天气晴朗。我在清晨便看到了大瓦山的雄姿。整个洁净的蓝天似乎全是由它方形的山顶支撑的。春末的朝晖抹在深沉的山体上,使它显得更为高拔。

大瓦山顶西北方向约32公里是瓦屋山,东北方向约35公里是峨眉山,三山鼎立,构成一个神奇三角,用各自的至美风景支撑了西南神州这片风云变幻的辽阔天空。登顶之后三山可互相眺望,大瓦山由二叠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在地质结构上与峨眉、瓦屋相同,因而被称为“蜀中三绝”。但三山之中,惟大瓦少为外人所知。我总在想,这是否与他的雄性姿态有关。因为它既难接近,更难攀登。

大瓦山顶高出东面的顺水河谷1860米,高出南面的大渡河水面2646米,其相对高度仅次于世界第一桌状山——南美圭亚拉高原2743米的罗奈马山。在大瓦山下仰望其雄姿,3200多米高的瓦山顶犹如某位神灵的巨型书桌。阳光映照着陡立的绝壁、树木、繁花、飞瀑、飞翔的鸟群,光影变幻,格外生动。

大瓦山绝壁环绕,在它东北面和西面绝壁的相交处,有一个坡度稍缓的山脊,成为上山的唯一通道,在这个山脊的石灰岩和火山岩层间还形成了一个宽约700米的平台,名为瓦山坪,是登山的一个天然中途站。但登顶之路非常危险,原有木梯连接,是当地花茨村、五池村的村民砍伐山顶树木修造的。退耕还林以后,极少有村民上山,加之树木已不能随便砍伐,现木梯已有朽坏,但未重修,人只能如猿猴般从侧面攀爬,其险峻陡峭与华山相类。大瓦山形状奇特,顶部平展,从很多角度看都是一座立体感很强的桌型山,但它其实呈三角形状,其平面上近似一个底边朝西、顶角朝东的等腰三角形,有研究者测量,朝向东北、东南和正西的三条边分别长约1750米、2000米和3000米,三面绝壁。在五池村一带,看到的是它东北面的绝壁,高差约1400米;从大渡河金口峡左岸的支沟白熊沟、丁木沟而上,可分别到达大瓦山西面和东南面的绝壁下,绝壁高度都在1600米左右。因为特殊的山势和所处的角度不同,我们在很多地方只能看到两个面,视觉上以为是长方体,正因如此,造就了大瓦山的神奇。正因其险其奇,才使人一见震惊,终生难忘。

1878年美国探险家贝伯尔登上大瓦山后,称其为“世界上最具魔力的天然公园”。他在游记中写到“从位于山麓洼地的大天池的村庄看去,瓦山顶呈异乎寻常的方形,山项与四周的绝壁几近垂直相交”,“一个绝壁之上又是另一个绝壁,每一个绝壁都不小于200英尺高,每一个绝壁与它之下的绝壁比较,其后退都是很微小的。每一个绝壁都是很有规律的连续地围绕在山的四周。或者它可以被看作是13级阶梯,每一级有180英尺高30英尺宽。再或者它可以被描述为十三块方形的或近长方形的石灰岩岩板,每一岩板有180英尺厚,边长1英里,它被整齐地准确地平放堆叠在一个8000英尺高的基础上。或者,它可以比喻成被粘合起来的一串立方晶体的宝石。”

紧随其后,英国著名探险家、植物学家威尔逊曾在1899年至1918年的19年时间里,先后5次来到中国。1903年夏,他从成都出发,游经乐山,7月1日登上峨眉山,当他在金顶第一次看到了这座四周被悬崖环绕的孤山,惊叹不已:“从峨眉山顶望去,大瓦山像一只巨大的诺亚方舟,船舷高耸在云海中。”其后,他逆大渡河而上,来到金口河,经过四天的艰难跋涉,登上了大瓦山。在1913年所写《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1929年重版时更名为《中国——园林之母》)这本书的第19章,他以《瓦山与瓦山的植物》为题,生动地记述了他在大瓦山的奇遇和所见所闻。

我们决心攀登这座山。原生态的森林很美,但我们一路得斩荆披棘,行走在丛林之中,看不到远方,很多地方连天空都看不到,感觉现代文明的脚步仿佛突然停滞。一路上开着许多高山杜鹃,杜鹃在花开的过程中,颜色是变化的,花蕾期是红色、花开期是红里带白、花盛期是白里带红。由瓦山坪上行攀上莲花崖后,是一长段狭窄的山脊,名唤滚龙岗。这里离大瓦山顶约有300米的高差,是登山途中最令人心惊胆战的路段。滚龙岗宽不过数米,最窄处仅一米左右,两侧是不见底的深渊。滚龙岗之上的路段,完全靠架在石缝里的木梯攀爬,其中一段因石缝太窄,只能拽着绑在那里的铁丝攀爬。当通过最高的也是最长的一段木梯后,剩下的路才不那么惊险了。

也许正是道路的险峻,大瓦山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样子,我们攀登的情形和威尔逊当年一样:“穿过瓦山坪,沿着滚龙岗一条狭窄的、石质的、弯曲的小径向上攀登,穿过茂密的混生的灌木丛,当到达海拔10000英尺的狭窄悬崖处时,灌木丛就逐渐为杜鹃所代替……这里,杜鹃花的灿烂美丽是无法形容的。那里的杜鹃花数不胜数,杜鹃灌丛大小各异,许多杜鹃高达30英尺,直径粗大。大量的杜鹃花铺天盖地,几乎要把树叶都覆盖了。”

大瓦山顶仅约1.6平方公里,平坦,略有起伏,长满杜鹃和冷杉。源于山顶的两条小溪从东南面的悬崖上飞泻而下,形成落差达1000多米的瀑布,超过罗赖马山979米落差的安赫尔瀑布,是真正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站在山顶举目四望,青山千重,长河蜿蜒,日色烟岚,云海雾涛,峨眉、贡嘎、瓦屋诸蜀山尽收眼底,一眼美景,足慰平生。

我们在山顶原先供奉普贤菩萨的寺庙旁住了一晚,那晚没有月色,夜风从海拔三千多米的高空掠过,却并不凌厉,世界大寂大静,恍若天地初开时。当我在帳篷里躺下,恍然觉得这山在晃动,真如航行在洪荒之上的方舟。

猜你喜欢

绝壁山顶
写给爬山虎
山顶站不了几个人
窗外,黑夜里的倾听
想去山顶看雪
大峡谷中
在古石绝壁前
在山顶
飞檐走壁
此人是否到过山顶
韦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