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让农民过上现代城镇生活

2019-07-08简娟袁贝贝刘吉双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化

简娟 袁贝贝 刘吉双

摘 要:农民集中居住,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集中过程,而是一个人口集中与住房条件、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协调融合的过程,最终目标应当达到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

关键词:生态宜居;现代化;农民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5-0027-02

江苏省委省政府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四化同步”发展出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尊重群众意愿,推进苏北地区农民群众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显著提升群众的住房条件、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真正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一、农民现代城镇生活规律变迁: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视角

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民不向城市转移,在农村地区就近就地实现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农村地区通过经营农业生产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降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看,农民进入大中城市的转移成本很高,政府要為进城的农民修建许多的住宅、学校、医院和养老院,提供众多的工作岗位,还要做好新老市民矛盾的社会调解工作,政府要为此投入巨额财政资金和增加更多的社会服务品供给。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的研究测算,如果剔除目前农民工已享受的医疗、就业等福利,要实现1.6亿农民工进城的城镇化,政府需要新增支出1.8万亿元。与此相反,农民就近就地进入乡镇、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个人和政府的城镇化的成本都很低,这不仅减轻了农民城镇化个人资金的负担,而且防范和化解了日益沉重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二、盐城市恒北村农民推进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的主要成效

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恒北村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1 330户农户,总人口3 529人,150名党员。地处大丰城区南侧,距离城区4.5公里。总耕地面积9 180亩,其中林果面积7 260多亩,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66元。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来看,2017年恒北村农民收入是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江苏省农民人均收入的182倍,高出2017年江苏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平均收入近万元,与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江阴市、昆山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持平,位居全省前列。恒北村经济社会发展走在苏北苏中甚至江苏省前列。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国家与省市级殊荣称号。主要做法有:

1.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动力机制:提供优质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的主干道全部实施了道路提档升级,三条主干道可直接通往大丰城区,城市公交绕村而过。二是区域集中供水通村达户,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全村农户自来水管道全部与大丰城区主管道连接,恒北居民用水与城区自来水同源同质同网。三是实施河道整治行动,投资1 100万元将3 800米长的恒北中心河打造成美丽生态的河道景观带。四是强化老旧房屋改造提升,全面清除露天粪坑、彻底清除乱堆乱放,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首先,提档升级村卫生室,全面提升医疗条件水平;其次,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一体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大丰首个农村社会保障金融服务点在恒北营业,开通养老、医疗、惠农补贴、低保、水电费、电话费、有线电视费,存取汇款等一系列便民一卡通服务;最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加强,设立党群服务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建立信息网络,为村民提供文化娱乐、人口计生、体育健身、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等综合服务。

2.生态宜居集中型居住产业支撑:“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恒北村有着近五十年早酥梨生产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早酥梨生产基地之一,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6个镇9个村实现果树万亩连片种植效应。做精产业链条,增加绿色产业附加值。通过贴牌生产、品牌合作,异地加工等形式,开发了恒北酥梨酒、恒北梨木梳等系列衍生加工产品。全村依托阿里巴巴诚信通、淘宝网、微信等各类平台,积极发展果品网络销售业务。2017年,电商带动220户农户苗木、果品、旅游销售收入达3 000万元。拓展绿色产业功能,增强绿色文化底蕴。着力挖掘梨园风光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恒北恒美、梨缘天下”旅游品牌。打造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梨园风光主题公园、中华农耕文化园、果品苑等景点。以梨园风光为特色,开发运动水壶,手机壳、梨木梳子等一系列创意产品火爆网络;在“乡村体验游”上做文章,鼓励村民学习先进的旅游服务理念和技巧,经营民宿、农家乐,打造梨园小镇度假村,进一步满足大城市人群享受慢生活的需求。2017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 200万元,人均增收达1 500多元。

3.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的关键保障:政府主导与社会各方参与。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结合的重要标志是科学制定集中居住规划。打造生态宜居、实现集中居住,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定位和引领。早在2008年前,恒北村就着手精心编制符合区域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生态发展规划,充分考虑了农村水体资源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农村生态旅游及农村地域文化等因素,因村制宜、科学发展,制定出《恒北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恒北村总体发展规划》《恒北老村庄整治规划》《恒北新村建设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一是优布局。围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立足“梨园风光、生态宜居、乡村旅游”定位,全力打造“一心、两轴、三片区”(恒北新村一核心,恒北大道、中心路两主轴,东部生态果林区、中部人居生活区、西部休闲旅游区三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二是创特色。不搞千篇一律,坚持个性化塑造,保持老村庄原有风貌同时,新建集中居住点——恒北新村,是苏北一流的“绿地成片、绿带环绕、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新社区。三是接地气。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原则,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做群众看得懂、听得懂,乐于接受的农村规划。

三、农民按城镇化规律集中居住的几点建议

从国际上看,农民城市化道路有两个路径。一是农民进城,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实现农民身份变市民身份,这是农民城镇化的主要道路。二是农民不进城,在当地,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也享受到城市市民的待遇,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收入等与城市基本相同,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结合盐城恒北村农民集中居住成功经验,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需要以下政策扶持。

1.规划体系的“多规合一”。做好各类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与基础设施、村庄建设、生态涵养、农田保护、产业發展等空间布局紧密结合,做到“多规合一”。集中居住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从空间布局、建筑风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服务配套等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使规划更具备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努力建设一批能体现江苏田园人文特色的“美丽村庄”重点村。

2.项目建设的“推进整合”。持续开展交通重点工程,确保重点率先完成农村公路桥梁的新建和提档升级任务。加快完善集中区农村供水、垃圾及污水收运处理设施,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之间均衡发展,重点加大河道沟塘治理、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确保集中居住区环境常美常新。集中居住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民生为本,集中居住区率先在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集中居住区生态宜居村庄名片。

3.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进一步放大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整合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凝聚起推进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的强大合力。加强督查,落实责任,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建设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留得住“乡愁”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倾斜资源要素,集聚政策优势,确保生态宜居型集中居住区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  刘吉双.日本农村耕地保护制度与职业农民就地就近市民化[J].学术交流,2017,(8).

[2]  耿文静.如何更好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娄勤俭提五点要求[N].新华日报,2018-08-04.

[3]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镇人民政府.创新社区治理,打造生态特色,建设田园风光新农村[Z].恒北村创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情况汇报材料,2017-09-11.

[4]  董宏达.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EB/OL].齐鲁网,2014-07-28.

[5]  李晓霞,顾鸿昊.关于恒北村聚焦“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的调研与思考[EB/OL].共产党员网,2017-11-02.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现代化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定前行
敢立潮头唱大风
中国现代化历程三种道路模式的探索及考点梳理
中西方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
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
现代化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