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9-07-08伏军明

文理导航 2019年23期
关键词:物理过程思维

伏军明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质疑”是必不可少的认知过程,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开始。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物理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质疑,提出疑问,分析疑问和解决疑问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促使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积极思考,这样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能力。就物理学而言,“质疑”既是物理学发展的开始,更是物理学发展的强劲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质疑是经过较充分的分析后提出的疑问。没有质疑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释疑是思维的批判性重要表现。质疑不仅是思维的开始,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良好开端,当个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问题需求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发,否则,思维就难以展开和深入。因此,具有强烈质疑意识的思维,才能体现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质疑意识,又可作为思维发展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说来,显而易见的问题无须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就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思维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关键。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

质疑,是析疑、释疑的先决条件,所以,明代王守仁说:“盖学不能以无疑,则有思,思即学也。又不能无疑,则有辩,辩即学也,即行也。”(《传习录》)这段精辟的见解,很好地揭示了学、问、思、辩、行与质疑之间的关系,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质疑”这个前提。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目的是让学生“敢问、会问、乐问”,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真实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纵观物理学史,每一个阶段的进展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对此提出质疑,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指出运动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后经牛顿进一步研究,总结大量经验事实,经推理而抽象概括出了牛顿运动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从而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当爱因斯坦看到洛仑兹等人依据牛顿的时空观研究电动力学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后,对牛顿的时空观大胆质疑,并提出了相对论时空观,从而建立了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和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间相互质疑,引发了当时世界上大批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参与的科学史上有名的“大论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数学甚至哲学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质疑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质疑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现行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大胆地怀疑大胆地批判,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在质疑过程中培养优秀品质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创设质疑的条件,让他们敢于质疑。

学生有无强烈的质疑愿望,能不能、敢不敢提出疑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影响质疑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气氛围,鼓励他们自主探究、畅所欲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而不是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要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和教师平等相处,相互合作,在这样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敢于自由质疑和问难。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好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给予其信任和赞许;积极的肯定,而后给予启发,引导质疑,树立质疑的自信心,让学生的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进而形成质疑的良好习惯。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教师要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等因素,优化课堂设计,要少讲、精讲,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生疑问难的愿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前提。

第二,创设情境教学,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

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在物理教学中,质疑主要来源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的理论基础、对理论的逻辑推理及对物理规律的应用等环节。教师要在這些环节中创设情境教学,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善于质疑,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在学生能勇于质疑、主动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应侧重学生善于质疑能力的培养,这是质疑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要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有时,一个很平常的现象包涵了深奥的物理规律。例如,牛顿是在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后,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他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就是因为他对身边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观察后,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思考这个现象,提出问题,进而是解决问题的。

前人陈献章说过:“前辈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追求“大进”的目标,而要“大进”,就要有“大疑”,要有“大疑”,则离不开“善疑”。这里的“大疑”就是指那些内涵深刻、价值很高的学问。只有发现了“大疑”,提出了“大疑”,学生才算登堂入室,进入了“善疑”之境界。学生“善疑”能力的培养尤为复杂,须经历一个由无疑到有疑,由小疑到大疑的认识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质疑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即“因果关系质疑法”“图像质疑法”“类比和联想质疑法”“逆向思维质疑法”“控制变量质疑法”“实验观察质疑法”“理论联系实际质疑法”“变换条件质疑法”“结论推广质疑法”“学科渗透质疑法”等,通过这些质疑方法,以知识点为中心,通过设疑问难的方式,与物理学科的其他知识点或其他学科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解决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如果是学生独到的“发前人之未发”的创造性思考,教师更应帮助判断、鉴别、归类,必要时,要在教学中充分组织讨论和研究。要积极处理学生发现的具有共性的质疑,寻找其质疑的共通点,评价其意义、质疑的方法、思维品质的良芬,使学生以后在教学中遇及同类问题,灵感的火花随时可以激发,从而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要认识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善于提出与教材重点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能更加主动地、积极地、愉快地、高效地学习。

猜你喜欢

物理过程思维
留言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