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程式化探索成就报道的创新路径

2019-07-08赵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4期
关键词:议程设置

赵婧

【摘要】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对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总结,推出成就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保留曲目”。本文以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系列三等奖获奖作品——《砥砺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为例,浅析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议程设置,通过守正创新,破除模式化、程式化的窠臼,让成就报道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打造有影响力的新闻精品。

【关键词】成就报道;议程设置;视听传播

成就报道,是媒体围绕重大主题组织的大规模、多体裁、连续性报道,是新闻宣传配合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引导、凝聚力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在注意力经济为主导以及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收视习惯发生改变,倒逼电视媒体在把握正确方向的基础上,打破程式化语态,创新传播样态。

2018年11月2日,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广西电视台采制的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获得电视系列三等奖。这组聚焦主题主线,反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报道,通过匠心独运的选题策划、独具特色的报道视角、推陈出新的报道方式,“上通天线下接地气”,找准了与新时代的对接点、与百姓的共鸣点,摸索出一条突破成就报道瓶颈的路径和方法。

一、增强议程设置能力 选题策划站位高立意深

聚焦当下,反映现实,成为时代航船的观察者、记录者、瞭望者,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所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这组成就报道的出炉,正是主流媒体坚持正确导向,配合中心,践行职责使命,弘扬时代精神的生动实践。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于2017年9月25日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很多广西人都想知道在这个备受关注的展览上,哪些图片、实物和模型代表广西参展,从这个国家级大型展览上发掘出广西元素,正是讲好广西故事的绝佳素材。捕捉到了新闻点,如何“开讲”?做好议程设置是关键。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媒介议题的显著性程度对公众议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将社会的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对主流媒体而言,做好成就报道议程设置,首先要考虑主题宣传的需要,突出报道主题性。

在采制《砥砺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这组成就报道时,广西电视台新闻中心采编团队从报道题材的选择到报道方式的确定,都充分围绕主题主线,聚焦发展成就。报道以“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具有广西元素的16幅图片、1个实物,以及1个大型工程模型为切入点,采制了《杜丽群:与总书记合影 见证民族团结之花绽放》《都安大兴镇:路通让发展更有奔头》《河池铜坑矿的绿色发展转型之路》《贵港石卡镇:党建工作站夯实基层党建基地》《东西携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拍蝇”不手软 让“腐”无处可藏》一系列报道,分别从促进民族团结、深化开放、决战脱贫攻坚、建设生态文明、关怀社会民生等方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报道主线鲜明、突出、集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广西的生动实践。报道所涉及的选题都是对广西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政策和实践。比如开篇《杜丽群:与总书记合影 见证民族团结之花绽放》,由习近平总书记跟少数民族代表亲切会见的照片切入,倾听广西十九大代表杜丽群讲述2015年9月30日在北京受到习总书记亲切接见的背后故事。习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铿锵有力的话语,以及和杜丽群这样从事艾滋病护理的医务工作者握手,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报道在策划思路上彰显了“四个意识”尤其是核心意识,站位高立意深。

二、让人民群众唱主角 找准角度体现温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映照在成就报道上,就是要关注生活,更多瞄准基层,让人民群众唱主角。成就报道只有把平凡人的故事讲好,才能真正贴近实际,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观众产生共鸣。

《砥礪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通过记者亲身回访图片和模型实地,讲述成就展上的广西元素背后的故事,将广西改革发展的成就与老百姓的真情实感深度勾连,通过对群众生活的深入观察呈现,展示壮乡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广西:“拍蝇”不手软 让“腐”无处藏》这篇报道,反映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广西取得的成效,如何让反映重大主题的成就报道接地气,有温度,实现政治传播的“软着陆”?在报道角度上,记者舍弃了长篇史诗叙事模式,选取展现时代精神的普通人物,通过老百姓的视角,让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典型在镜头前现身说法。这条报道的新闻线索,是大型成就展上的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是2015年9月23日来宾市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举行的涉农违纪款清退现场会,26户危房改造农户领到了4.57万元违纪退款。根据照片,记者找到了当时领回3500元清退款的村民欧交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欧交乐领到清退款那一年,加上自己养蚕赚的钱,在当初的房子上增建了第二层。欧交乐说:“电到家了,路硬化到家了,水全部是到家了,对我们这里来说三大难题已经解决了,确确实实感受到党为我们谋福利,是不求回报的。”

而《东西携手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篇报道,讲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故事。记者以深圳市接力帮扶河池凤山县的挂职干部郭汉辉、凤山县群众廖凤月两人的工作生活经历为新闻点,展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扶贫模式在广西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通过普通人的工作生活这个小切口,展现脱贫攻坚大主题,报道用现实的呈现,展现出历史的纵深,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令人信服的变化,折射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变得可感可知可亲,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具活力、更有魅力。

“在新闻里放一张脸”——这是《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一书中点评新闻写作方式的一句话。在这两条报道中,既有以小见大的“角度”,更有见人见物的“温度”,让观众能看到一张张生動的面孔。这样的报道方式,打破以往灌输式的讲述,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式写法,从日常生活切入,在接地气,贴民心上下功夫,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讲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体现了新闻价值中的接近性,切实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了主流媒体的品味和魅力,体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和深度。

三、守正创新 报道“走心”才能“圈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视听传播是声、光、电支撑下的艺术形态,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在新媒体时代,严肃宏大的成就报道要拉近与受众间的距离,除了做到内容精品化,还要注重内容的包装,丰富报道的艺术手段,如此,主旋律作品才能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砥砺奋进的五年·图片里的故事》这组成就报道,调动充分发挥视听优势,创新报道形式,使主题主线宣传更富人情味、更加暖人心,让新闻更具可看性:记者出镜方式精心设计,在成就展上的出镜记者,从具有“广西元素”的图片实物和模型切入报道,经过后期编辑的特技包装,将画面转场到图片中反映的广西某地某人的实地采访,镜头过渡从北京到广西,由图片到实景,通过新旧对比,时空转换,体现时光流转的历史况味,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八桂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用实干精神改变壮乡面貌的历史进程。此外,报道引入正在北京参会的十九大代表的采访,丰富了新闻的信息量,增强了权威性。节目播出后,这组成就报道还在广西卫视广西新闻的微博、微信平台上推送,形成传播矩阵,让报道形成规模效应,在社会上引发热烈反响。尤其是与展出图片或实物有关联的地区的群众,知道自己的家乡登上了国家重要展览,纷纷通过网络表达自豪感。这组成就报道也得到了新华网、央视网、腾讯网等多家国内知名网站转载,形成规模、造出声势,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四、结语

记录新时代,成就报道当有新作为。主流媒体要做好报道内容与报道形式的有机结合,在唱响主旋律,擘画新蓝图的同时,注重更新宣传理念、创新传播手段,丰富表达样态,让成就报道真正入耳入心,谈成就更加“理直气壮”,更好地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服务国家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①:《新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如何创新》 崔士鑫  http://zj.people.com.cn/n2/2018/0917/c186327-32065791.html

②:《传播学概论》 孙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119175

③:《坚定不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网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326/c40531-29888078.html

猜你喜欢

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视角下的青春电影营销
议程设置下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再现
传播学视角下应用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议程设置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如何讲好南海人文故事
议程设置视角下中亚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