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帐篷还是住房屋
2019-07-08枕星子
枕星子
成吉思汗一定没有想到,一手创立的蒙古帝国,在自己死后没多久就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往日驰骋疆场的荣光,在“帐篷”和“房屋”两派的对峙中渐渐消耗殆尽。
如何治理一个以农耕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大概是每个有野心的游牧民族统治者都要思考的重大问题。想入主中原意味着必须要适应更先进的文明,意味著要舍弃一些自己民族原有的东西。住帐篷还是房屋?这个分歧几乎从未达成一致。
忽必烈是选择“房屋”的,至少是部分“房屋”。在兄长蒙哥即位后,忽必烈负责管理汉地,不仅用汉法治理,手下的幕僚也大多是汉人,如刘秉忠,如姚枢。可蒙哥是坚定的“帐篷”派,对弟弟在汉地的表现,他是不放心的,总是怀疑其另有想法。
奉命远征大理国时,姚枢状似无意地讲述了宋太祖命曹彬攻打南唐,入城不杀一人的故事,忽必烈心领神会。即便大理国破罐破摔,把蒙古派去的使者杀了,令他十分恼怒,但冷静下来,还是将“屠城令”改为“止杀令”,以安抚为主,尽量避免杀戮。
大理国归顺,蒙哥满意是满意,但不免开始猜忌。一来忽必烈声势更旺,功高必震主;二来面对使者被杀之辱,忽必烈居然没有大肆报复,如此反常,难不成是有所图谋?
1257年,蒙哥突然指派亲信到忽必烈封地,设置专门机构“钩考局”,拿经济问题开刀,查封大批档案,又罢免了部分忽必烈任命的汉人官僚,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姚枢赶紧出主意,让忽必烈表表忠心。
忽必烈两次遣使觐见蒙哥,表达自己“归牧”漠北的意愿,希望能回到首都哈拉和林,留在大汗身边。归来那日,酒席上兄弟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把酒诉情,兄友弟恭的气氛极好,“钩考局”很快就被取消了。
蒙哥并不是真正地放了心,只是卸了忽必烈的实权,留了他一条性命。但忽必烈很快就迎来了机遇,蒙哥战死,他在与阿里不哥的争斗中胜出,登上了大汗之位。可忽必烈还是不能毫无顾忌地完全选择“房屋”,因为他明白全盘汉化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出现了一个现象,大元成为一个蒙汉混合的二元结构帝国。
忽必烈足够强大,能够掌控这样一个有些奇怪的帝国,可他去世以后呢?“房屋”派和“帐篷”派轮番上阵,斗得你死我活,国力也在这样的内斗中渐渐被消耗,庞大帝国只剩一个空壳,摇摇欲坠。
有人认为蒙古人不像鲜卑人那样对汉文化推崇备至,能够轻易地接受全面汉化,只因其国土横贯亚欧,放眼世界接触各种文化后,并不认为学习汉文化是唯一的出路。所以,直到帝国灭亡,选择住帐篷还是房屋依然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摘自《东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