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老上海人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研究

2019-07-08陈烨秋彭琳郑全全

神州·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

陈烨秋 彭琳 郑全全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的方法,对29名新上海人和47名老上海人进行了新老上海人群体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的测量,比较两个群体在热情与能力两个基本维度上的差异,以及探讨内群体偏好和补偿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到以下结果:新老上海人都倾向于认为新上海人的能力多于热情,老上海人热情多于能力,群体内比较均体现了补偿效应;新上海人认为新上海人的能力显著高于老上海人,而两个群体热情维度相当;老上海人则认为老上海人的热情显著高于新上海人,而两个群体能力相当,两个群体在群际比较方面均表现出了内群体偏好。此外,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群体威胁和内群体认同是群体内群体偏好程度的预测变量,而外群体接触程度和外群体威胁是群际补偿效应程度的预测变量。本研究是对新老上海人群体的群际认知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内群体偏好;补偿效应

1.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他人或者群体进行社会判断或印象知觉。对一个特定群体模式化的认知和信念通常称为刻板印象[1]。研究者Fiske,Cuddy,Glick 和Xu 在2002年提出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该模型认为刻板印象可以用热情和能力两个维度进行解释[2],群体也随之被划分为高能力高热情,高能力低热情,低能力高热情,低能力低热情四个区间。而研究发现热情与能力常倾向于以一种负向关系存在,称为补偿效应[3]。,因此多数群体会落在高能力低热情或低能力高热情的刻板印象区间。同时,当对两个目标群体进行评价时,其中一个群体会在热情维度上更占优势,另一个群体会在能力维度上更占优势,即群际补偿效应[3]。除了补偿效应,内群体偏好也是群际关系中一种常见的评价倾向。与补偿效应较为平衡的模式不同,內群体偏好使得个体成员倾向于对内群体成员呈现积极的态度和评价,而对外群体成员呈现出消极的态度和评价[4]。排斥外群体,偏向于内群体被认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认知方式,这往往是由于群体身份和群体利益的不同导致的。研究表明,当群际威胁较高时,内群体偏好更可能会代替补偿效应出现[5]。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元刻板印象也是影响群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有时在与外群体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比刻板印象更加重要。元刻板印象的概念由 Vorauer等人于1998年首次提出,指的是个体对于他人或外群体所持刻板印象的信念。研究表明,相比于刻板印象,元刻板印象可能更偏向于消极[6]。但至今对于同时研究比较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的研究较少,关注于新上海人和老上海人群体的研究更是鲜少。本研究试图结合时下热点,弥补这一缺口,关注于新上海人与老上海人对双方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同时测量外群际接触程度、群际威胁和内群体认同等变量,在了解双方群体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内群体偏好和补偿效应的机制。我们预期,在双方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中,新上海人可能会在能力维度上更占优势,老上海人在热情维度更有优势;若两个群体感知到了较高的群际威胁,内群体偏好程度可能会较高,而补偿效应程度较低。

2.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通过网络发放电子问卷,被试包含生活在上海的高中生以及成年人。老上海人的筛选标准为在上海出生,成长,并且会说上海方言的人群;新上海人的筛选标准是出生后移居上海,且不会说上海方言的人群。研究总共包含被试76名,其中男性被试32名,女性被试40名,4名未填写性别;年龄范围为16~55岁,平均年龄38岁。被试包含老上海人47名,男性被试19名,女性被试26名,2名未填写性别,平均年龄41岁;新上海人29名,其中男性被试13名,女性被试14名,2名未填写性别,平均年龄33岁。

2.2材料

研究中使用的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外群体接触程度、群际威胁、群际偏见和内群体认同。外群体接触的测量包含两道题目,被试需要对自己与外群体的接触程度进行1-7(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的打分,其中一道为反向计分题目(α=.71)。群际威胁选择了威胁量表中的现实威胁维度[7],包含两道题,被试需要进行1-7的打分(α=.77)。群际偏见用一道温度计题目进行测量,被试需要根据对外群体的总体感受进行0-100的打分(0代表完全不喜欢,100代表非常喜欢),经过反向计分得到偏见分数。内群体认同用两道题目测量,被试进行1-7的打分(α=.72)。

第二部分测量被试对于新老上海人两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题目根据前人问卷改编[8],共包含4道题,每道题有12个词语,其中6个词语是测量热情维度,如热情的、爱社交的、有道德感的;6个词语测量能力维度,如有抱负的、高效率的、自信的。这12个词语按照随机顺序排列,被试需要根据目标群体与每个词语的匹配程度在每个词上进行从1到7的打分(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最后分别计算平均得分即为被试对目标群体的热情和能力评分。2道刻板印象的指导语为“请你指出,以下特质在怎样的程度上符合新上海人/老上海人的特质”;2道元刻板印象题目指导语为“请你推测在对方群体心中,以下特质在怎样的程度上符合新上海人/老上海人的特质”。

最后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含被试的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在上海生活居住的时间。

3.结果

3.1新老上海人刻板印象与元刻板印象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

对新老上海人对两个群体的热情和能力维度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新上海人对自身群体的能力刻板印象高于热情,但t检验差异不显著,p>.05。新上海人对老上海人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中两个维度差异均不显著,ps>.05。而新上海人对自身群体的元刻板印象为能力维度(M=4.79,SD=1.00)显著高于热情维度(M=4.20,SD=0.98);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达到显著,t(56)=2.27,p<.05。与新上海人的元刻板印象相符的是,老上海人对新上海人的刻板印象确实为能力(M=4.53,SD=1.31)大于热情(M=4.00,SD=1.50),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边缘显著,t(92)=-1.82,p=.07。老上海人对自己群体的刻板印象和元刻板印象均为热情大于能力,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ps<.05。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老年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香港“幼童便溺”舆情事件的建构分析
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