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

2019-07-08曹悦

神州·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器乐小提琴教学法

摘要: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秀的传授者。这就不得不使我们从个人主观的训练技术层面,转向趋于理论化的方法论了。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教学法下对于小提琴演奏的影响,目的对未来小提琴教学法的研究能够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并且期望优秀的教学法能够得到大力的推广,普及音乐教育。

关键词:小提琴;器乐;教学法

一、何为教学法

从字面意思来看,教学法即传授教业的方法。我们不难理解这是一门学问。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受着不同地域、环境及人文的影响,在思考方式上存在偏差是必然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并非机械的一概而论,所以正如孔子最初提出的核心教学原则因材施教那样,教学法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不禁要惊叹古人的智慧。

要知道,儿童进入学校决不是如过去所设想的那样简单,只要在学、记、联想和实习方面取得进步就行了的事情。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揭示,学生智力的增长必然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歲)、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具体的说是由简单的感官运动的协调开始;进而发展到随著语言和游戏能力的增长开始符号性的动作;然后进而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逻辑思维;最后到青少年时期就具有综合考察问题、掌握问题实质和进行解释的能力。即儿童情感的发展则是由不受制约的、直接的、立刻的反应,进步到经过周密考虑的比较复杂的间接响应。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家庭会让自己的孩子更早的接触乐器,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也得充分考虑上述特点。

二、国内外对教学法的认知

在此之前,我了解到早在17世纪后半叶的巴洛克时期,小提琴的教学理论已经初见雏形。当时的小提琴脱离了文艺复兴时期为教堂音乐伴奏的宿命,跻身成为了极具表现力的独奏乐器。随后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到为小提琴谱写乐曲的行列,而演奏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到了18世纪中期,首次出现了专门指导小提琴演奏技法的理论,例如左手的强化、右手运弓及力量上的变化、弓段的分配等等,使得演奏者有了系统化的理解与学习。随着古典主义时期的到来,音乐发展空前的强大,然而它的理论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相比以往都有了更大的突破,从而造就了当时的各个学派:维也纳古典乐派、柏林乐派、曼海姆乐派。

然而在日本流传甚广的铃木教学法,其理念也值得推崇。有意思的是,他创新以幼儿为对象,通过直觉与听觉的反复训练而达到自发的小提琴演奏能力。他提倡,学习要越早越好。有研究表明,假设18岁人脑开发的10%潜能设为100%的话,幼儿自出身到5岁脑神经细胞发育已经达到50%;到8岁便达到80%,也就是说儿童出身的前7年已经获得了成年的80%智力;而余下10年只获得20%。根据铃木的早期教育理论,有人估计,超前教育的儿童脑神经细胞能开发至25%,而一般的儿童只能达到10%。总结铃木音乐教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1、才能教育应该及早开始;2、让反复聆听音乐代替电视声,自然的熟悉“音乐的语言”;3、父母一同学习,在家可以给孩子树立榜样;4、应当每天练习;5、训练耳朵不需要会识谱;6、游戏的方式学习。

国内较为有名的有黄辅棠教授《黄钟小提琴教学法》、上海音乐学院丁芷诺教授编著的《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都系统的阐述了从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得包括从站姿、夹琴姿势、左手持琴到右手运弓应该呈现的状态。以及推荐了一系列从初级至中高级别的演奏者辅助练习教材(之后我会详细阐述),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

三、基础教学法

系统的教学法应该分为四大板块:认识、启蒙、基础和教学。

(1)认识

要想真正了解怎样教好一门乐器,不仅自身要有技术,还得了解它的构造,更要从它的整体历史发展脉络着手,顺延到它的教学法演变历程。

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它的前身是维奥尔琴。随着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提琴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小提琴得到更多人的认识。随后法国F.图尔特对琴弓长度、重量,琴颈的宽度等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目的是适应更大的张力,把羊肠弦换成了现在的尼龙弦。前人用了很多方法研究教学法,像是美国强调动作放松的罗兰德《动作教学法》、日本训练幼儿听力的集体教学“铃木教学法”、从心理和身理训练角度提出的新观点研究吉普赛人演奏的“科托·哈瓦斯教学法”等等。他们从心理学及方法论角度探讨小提琴演奏教学法,这在莫扎特时代是很难想象的。

(2)启蒙篇

从孩子的深浅认知得知,启蒙时从最基本乐理知识开始普及,包括识谱、节拍、速度等。为了防止枯燥的接受式教学,通过游戏导入,将日常抬指练习、换把练习、揉弦练习等融汇于其中。再者就是一堂课知识点不必塞满,儿童心理不易消化,把知识点精炼,再站在儿童易理解的角度表达出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基础篇

毕竟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合作的有益于学生理解的经验和活动,那么充分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心理,因材施教才是前提。可以设定一个教学大纲,以一个学期为学习阶段,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逐一克服,而不是为了考级一年只学三首曲目。针对左手,例如揉弦过紧、颤音不快、换把不到位等;针对右手,例如接触点跑位、跳弓运用、弓段分配、弓压训练等,这些都可以辅助阶段搭配教材:初阶的霍曼《小提琴教程》;中阶的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克莱采尔练习曲等,巩固基本功且熟练连续换把、弓速变化、对右手的控制及力度处理;高阶教材维尼亚夫斯基《随想曲与现代练习》、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维厄当《音乐会练习曲》等等,在稳固的基本功外含有大量的炫技技巧,突出个人成就。

(4)教学篇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家长是最坚实的后盾,三者关系相互扶持相互联系,各司其责,合作共赢。因此要充分站在人为师道的立场,树立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丁芷诺.小提琴演奏基础教学法.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黄辅棠.黄钟小提琴教学法

[3]铃木镇一.铃木教学法

作者简介:曹悦(1994-)女,汉族,上海人,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器乐演奏。

猜你喜欢

器乐小提琴教学法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民族器乐的传统与当代演释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