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9-07-08陈云霞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科技社团学生社团人才培养

陈云霞

摘   要:高職院校科技类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旨在分析科技类社团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支持科技类社团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学生社团;科技社团;人才培养

1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的定义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为了实现社团成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由各高职院校团委管理。科技类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开展专业特色活动、传播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信息、结合有关课题、社会现实问题进行研讨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型大学生组织。科技类社团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具有氛围轻松、自由度高的特点。(1)成员结构复杂,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构成,其有不同的知识结构,甚至可能包括不同国籍的学生,融合成了一个宽学科基础、多方位的学生团体,在进行学术探究、讨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思维维度。(2)管理和运作非常自由,社团管理骨干对成员没有强制约束力,成员们畅所欲言,营造出平等融洽的氛围。(3)活动方式非常灵活,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自拟时间与统一时间相结合,校内与校际相结合,迎合了大学生的生活规律,具有很大吸引力[1]。

2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的作用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其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目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组建主要以参加各类科技类竞赛为目的。科技类竞赛对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社团成员往往先要投入大量课余时间自学一些竞赛类课程,并在对理论掌握的基础上,把团队的想法和理论结合起来,制作参赛作品。成功的作品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调试的基础上的,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高职院校更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企业对毕业生理论基础牢靠、动手能力强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需求。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恰好给大学生提供了解决这个供求矛盾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大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第二课堂主要载体的学生社团组织,尤其是科技创新以及创业类社团组织担负着向学生传递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责任和使命担当[2]。

3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活动质量不高

当前,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活动主要以定期开展科技类讲座为主。一些社团也会组织社团成员制作简单的科技类作品,但仍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阶段,缺乏社团特色活动,对学生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社团具体管理者角度:主要负责社团事务的是在校大学生,其理论功底浅、动手实践能力薄弱、管理经验不足,导致社团开展的活动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不能对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行有效引导,与学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参与积极性。(2)社团成员角度:大多加入社团的都是大一新生,凭一时新鲜感加入,对于科技类社团活动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学习主动性差,当真正进行科学研究遇到困难时,并不是想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离开社团。社团成员流动性大,一些活动或工作任务很难持续进行,严重制约了科技社团的发展。

3.2  管理方式与运行模式制约发展

社团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严重制约创新。传统社团管理沿用学生会式的金字塔形管理模式,由不同年级的学生担任不同的管理层,负责活动的开展和运行。而在科技类社团中,这种模式无法为学生搭建紧密而和谐的交流环境,抑制了竞争和创造,团队协作仅存在于作为管理者的少数学生中,极大限制了自由创造的氛围。

社团中缺乏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科技类社团是一类以学习为原动力的社团,对于知识和能力的追求应该成为社团的核心,而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培养方案的指导是盲目的。大多科技类社团的学习模式,多是不同指导教师依据个人认识开展的片段性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讲如何合理地开展学习、有方向性地扩展知识,应当是科技类社团首先教会给成员的,否则无目的地学习会带来厌倦。

3.3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资源投入短缺

资源投入短缺集中表现为社团活动缺少专属活动场地,各高职院校公共教学资源、活动场地相对紧张。此外,科技类社团由于其特殊的学科要求,对社团活动的其他硬件设备要求较高,需要使用实验实训场地中的设备时,往往需要多方协调。就软件条件而言,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指导老师数量不足,很多是非官方的群众性组织,因此,在聘请指导老师的过程中需要社团成员自己去寻找、联系老师。而担任社团指导老师的课酬等待遇处于较低水平。缺乏高水平的指导老师,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层次无法提升的一个重要症结[3]。

4    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管理的对策

4.1  体系化提升高职院校科技类社团活动质量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及社会实践活动体系。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细化活动形式,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活动体系。(1)开展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积极性为目的活动,如各类学生科技成果展、专业知识普及讲座、知识竞赛、简单的科技作品制作等,参与对象为低年级学生。(2)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及科技立项等方式,挖掘、鼓励、扶持骨干学生出高水平成果。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科技服务,参与对象为高年级学生。(3)通过科技类讲座、“大学生科技之星”评选、“大学生创业成果展”等活动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创新精神和科研动力。

4.2  创新科技类社团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理清思路,在遵守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各项规定的前提下,健全科技类社团的内部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社团组织文化。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专业性、学术性和规模小的组织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内无论何种学生科技类社团,在获批成立后,必须开展社团的组织建设,以使本社团获得可持续发展。学生科技类社团要按照精干、高效、协作、卓越的要求做好社团骨干的选拔,构建社团的运作机构。初步建立基本的结构后,社团的组织领袖,需要结合校院两级的政策和自身专业学科的特色,围绕本社团成立的初衷和预期的目标,思考本社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社团的工作特色如何体现和发挥,社团发展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又有哪些制约条件。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社团需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章程,如会议、活动、培训、考核、奖惩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规范成员的行為。向社团成员介绍本社团的宗旨,使他们了解本组织的文化,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4.3  整合资源支持科技类社团发展

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良好运转,需要一定的资源做支撑。在高职院校内,大学生科技类社团的发展和壮大更需要资源的投入。大学生科技类社团开展主要以学科专业为特色的科技类创新活动,需要校院在活动场地和实验室方面给予支持。大学生科技社团以学生为主体,学术水平和能力都有限,需要院系领导、专业教师等支持,以加强对社团的学术指导。

建立一支工作认真负责、热爱学生工作、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导师队伍是学术科技型学生社团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活动资金上,除了官办的大学生科技类社团有固定的经费拨款外,其他类型的科技社团通过收取成员的会费或者依靠一些社会赞助外,都普遍面临着经费紧缺的问题,对此,非官办的大学生科技类社团也需争取院系的投入,获得开展活动所必须的经费。在政策方面,非官办的大学生科技社团也会组织本社团的成员参加相应的学科竞赛或课外科技创新,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也需要校院在奖助学测评、免试推荐研究生和竞赛奖励方面给予政策的支持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慧明.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社团建设与发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2-13.

[2]徐晓.以科技型社团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6(18):48-49.

[3]姜宗庆.高职院校专业技能型学生社团现状调查[J].高校建设,2016(7):171-172.

猜你喜欢

科技社团学生社团人才培养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科技社团智库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