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力无限

2019-07-08李艳红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扩展数学教学生长

李艳红

【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不得不把整体的知识结构分割成一个个学段、一个个学期、一个个章节、一个个课时来实施教学。虽然是分散了教学,但是整个数学教学应呈现“生长”之态,教学内容前延后伸、习题设计左接右连、解题方法明喻暗引、数学思想上启下承。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长;融合;联结;贯通;扩展

數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不得不把整体的知识结构分割成一个个学段、一个个学期、一个个章节、一个个课时来实施教学。从表面看,教师是在一点一点地教,学生也是在一点一点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陆续习得许许多多的点状知识。然而这许许多多的点状知识,虽以点状习得,又应归于知识整体。为此,数学教学的过程要努力呈现知识的生长态,让学生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一滴水中的大海、一棵树后的森林。

一、内容层面追求前延后伸:“归一根,成一体”

教学用书上每一单元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总是以“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来显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每一单元是如此,每一新授也是如此。多数新课的展开,总是从复习开始。课前复习可以复习刚学过的知识,对知识加以巩固;更多的是复习与新知有关联的旧知,将内容上的前延后伸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教材先安排教学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熟练方法后再教学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引导学生体会的算法:几个十,加在十位上,先算几十加几十;几个一,加在个位上,先算几加几。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其算理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加减不同。这样一来,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其实就是对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算法的迁移,本是同根生、融合成一体。

教学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时,我这样引入——

出示:45+30,45+3,55+3,55+30。

(1)口算结果,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说一说如何用小棒摆一摆或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3)“+”变“-”成45-30,45-3,55-3,55-30。现在该怎么计算呢?

小结时,我组织学生比一比,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而将两者的计算方法进行融合,明确几个十,算在十位上;几个一,算在个位上,然后再将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

这样引入是计算方法的一种正迁移,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作用于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系统化。而小结时的比较则更有必要,将计算方法进行融合,使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自成一个整体、一个体系,帮助学生达成学习内容上的前延后伸,使之“归一根,成一体”。

二、习题层面追求左连右接:“串一链,成一组”

每一新授知识总会伴随一系列的练习,这些习题,侧重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巩固新知识服务的。相互之间虽以独立形态存在,却又不乏关联。将这种联系左右连接,将这些习题组成一个个知识块,以题链、题组的形式出现,让习题在顺延中生长。

例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想想做做中安排了5题有层次的练习活动,判断是不是四边形、按要求围出图形、分类整理多边形,以及一些操作性、开放性、综合性较强的练习(想想做做第4第5题如图1),让学生丰富对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基本特征的感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

尽管,按照课本的顺序一题接一题也可以完成本课时的练习。但是将有联系的内容“组成团”,将能用的题材“再利用”,练习更显流畅、更显生长性。实际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想想做做第4第5题的,结合练习三的第1题安排了“折一折”“分一分”“数一数”三项活动——

折一折:

(1)用长方形纸跟着老师折一折,并数一数折出的是几边形?

(2)自己动手折一折,在一张正方形纸上折掉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是几边形?

分一分:把按要求分一分

(1)分成两个三角形。

(2)分成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分成两个四边形。

数一数: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

剪掉一个三角形变成折掉一个三角形,这样变一种选择成三种尝试。既然安排了折一折环节,我索性就让孩子玩得尽兴,将长方形纸也折一折,所以就设计了“用长方形纸跟着老师折一折”和“自己动手在正方形纸上折一折”。我将第4题的第(1)题设计成分一分,加上“分成两个四边形”的要求则为了能够“生长”出第5题,也给学生思维一个渐进的坡度。这样一来,结合问题之间的关联,左接右连,让学生左右逢源,从一个问题到一组问题的设计,让习题“串一链,成一组”。

三、方法层面追求明喻暗引:“学一法,通一片”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课堂教学努力培养的学习能力,题无止境,但学之有道。从一个问题中提炼的解题方法,明喻暗引,再生长一番,促其贯通一类,即“学一法,通一片”。

例如学生完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想想做做7(如图2)后,教师追问:38-30=8(把)表示一共要搬38把椅子,已经搬了30把,还要搬8把。还可以表示什么实际问题?

又如原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2用线段图(如图3)解决了行程问题后,擦去线段图上的条件(如图4)。教师指着线段图追问:你还能想到那些实际问题?这时,学生思维打开,看着线段图编实际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开凿山洞的实际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打一份文件的实际问题”,有的学生想到了“购买商品的实际问题”……学生们跳出行程问题,走向工程问题,走向购物问题……不知不觉中就沟通了这一类题目的联系。

再如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拓展部分不妨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寻找差不多”——

师:要想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可以怎么算?要量几条边?为什么?

师:这些图形中,哪些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差不多?哪些和长方形的计算差不多?为什么?

这样的安排让学生不仅学会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还学会了用同样的方法求类似图形的周长。数学的解题方法是在对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通过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迁移,形成结构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深刻。平常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融会贯通,从而“学一法,通一片”。

四、思想层面追求上承下启:“发一点,长一树”

列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亦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策略。一年级的部分数学问题,也可以用列举的策略来解决。只是,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列举”,于是我们称这种方法叫“先写出来”。

例如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后,就会出现这样的练习:“用3颗珠可以拨出(  )个两位数,最小是(  ),最大是(  )。”这个题目,答案远远没有得出答案的过程来得重要,尽管可以概括出“最大,将3颗珠子都拨在十位上;最小,十位拨一颗,其余拨在个位上”的方法,但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有顺序地把可以拨出的两位数写出来,再去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是最合适的方法。

又如学生学习了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之后,教师补充练习“用1元、2元和5元的人民幣各一张,最多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钱币?”,也是需要用列举的方法,先写出来再数一数。尽管小学生只是刚跨进数学大门的孩子,可是,数学思想和数学如影随形,有数学的地方,便不会找不到数学思想。

不光是列举,还有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从萌芽开始发展起来的,总是从模糊慢慢走向清晰,从笼统慢慢走向精确,从一个“大概”发展到“完整”,“发一点,长一树”。

画图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见策略,示意图、线段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策略不是高年级的专属,它亦是从萌芽开始发展起来的。

例如一年级学生常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些小朋友排成一队,小明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决呢,当然是先画一画,○○○○○●○○○○,瞧,白色圆圈表示小朋友,黑色圆圈表示小明自己,数一数,加一加,问题就解决了。将数字变大一点:“一些小朋友排成一队,小明前面有15人,后面有14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数学思想方法一下子就“催生”出来了。怎样表示可以做到言简意赅?结果学生想出了如此图文并茂的“懒招”:15 ● 14,然后加一加,问题也解决了。

任何事物从无到有,都是从雏形开始发展起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也不例外。数学的生长性,亦是指扩展性,尤其是数学思想的上启下承,“发一点,长一树”。

生长,是数学教学的应然之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力无限。生长即融合,教学内容上的前后延伸,“归一根,成一体”;生长即联结,习题设计上的左接右连,“串一链,成一组”;生长即贯通,解题方法上的明喻暗引,“学一法,通一片”;生长即扩展,数学思想上的上启下承,“发一点,长一树”。教师努力站在系统化、整体化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努力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整体化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庄慧芬. 站起来的儿童数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陈芬芬. 关注图形特征  积累思维经验 [J] .教学月刊,2016(9).

猜你喜欢

扩展数学教学生长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多维传播语境下的播音主持功能与拓展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