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高考志愿填报的反思及现实展望

2019-07-08李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4期

李胜

摘   要 高考志愿填报是我国高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关系着考生对高校的选取,还会对考生人生及职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也几经改革,目前,我国高考志愿填报主要遵照“总分匹配”平行志愿原则,该模式虽然降低了考生的滑档风险,加强了对考生意愿的满足,但是,其在专业选择与建设、公平性、社会成本及中长期目标冲突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实施现状进行反思,以期探寻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完善路径。

关键词 高考志愿填报  总分匹配  平行志愿  专业导向

高考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考生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还对考生的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间接影响。高考分数和高考志愿填报作为高考的主要环节,是我国高校招生录取的两个重要依据。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传统的高考制度不能完全满足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几年,高考志愿填报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比如,与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的信息查询系统滞后于当下家长和考生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需求,家长和考生很难在大量招生信息中同时兼顾专业意向、城市意向和高录取率,从而做出有效筛选。我国学者为解决高考志愿填報困难问题,相继对高考志愿填报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分析,并设计出一些数据模型对高校录取进行概率计算或预测等。但是,每一种模型都有其局限性[1]。比如陆昌辉给出的录取概率计算方法的计算前提是,考生及家长先对学校和专业做出主观选择,然后再依据其给出的计算方法对已主观选择的学校或专业进行录取概率计算,这在计算之初就对学校和专业范围进行了限制,所以导致其结果并不完全准确、全面,依据该计算方法选择的学校或专业也不一定是令考生最满意的。此外,目前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存在另一个显著问题,即大部分考生及家长在对学校或专业选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考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考量,这是造成大学生产生专业情绪和职业困惑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本文将对我国当下的高考志愿填报现状进行分析和反思,以此来探寻高考志愿填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一、高考“平行志愿”模式的由来与反思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高等教育也逐渐实现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高考步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对众多考生来说,要想自主选择理想的大学或专业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好的高考成绩;二是高考志愿的填报。近年来,人们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关注度日益升高,所以,厘清我国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概念,并对相关现状进行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1.“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产生

湖南省在2003年开始推行“并列志愿”填报模式,该填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校志愿等级,这是我国“平行志愿”填报模式的雏形。在2005年,江苏省对高考招生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正式提出了“平行志愿模式”。之后,在国家教育部的推动下,“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成熟。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考生可以在同一志愿序号下填写多个同等志愿,所填写志愿之间的关系是平行或并列的,并不存在级差顺序。在“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下,投档录取的核心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先将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依据考生成绩排名依次将考生档案按其填报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在第一志愿未被录取时,将自动投档第二志愿,以此类推,这就大大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充分保障学生诉求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志愿填报的需求,在新需求产生前,该填报模式会一直存在[2]。但是,由于“平行志愿”填报模式还处于实践的初级阶段,其有很多潜在问题没有显现,如此,需要我们加强对该填报模式的实证研究,及时发现、解决该填报模式的弊端。

2.对高考“平行志愿”填报问题研究现状的反思

笔者在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过程中,发现相关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关于“平行志愿”的硕博士论文或专著资料;第二,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不足;第三,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满意度研究不足。高考志愿填报相关研究存在的这些不足,为我们之后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反思与启示。第一,要重视调查样本的多样性。我国庞大的考生数量给大数据调查造成阻碍,所以,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法。如此,为了加强样本的代表性,减小误差,要尽量考虑样本的多样性。第二,目前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研究中,学校选择与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大多是杂糅在一起的,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是完全一致的,两者具有分别分析的必要性。第三,要加强对高考志愿填报满意度的调查,同时,要加强满意度差异性的研究及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关联性的研究。

二、“总分匹配”平行志愿模式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就是以“总分匹配”为原则的。“总分匹配”模式的一个首要原则是分数优先,如此,就将我国高考分数的重要性进一步扩大,并向考生及家长传达了错误信号,使其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及高校声誉,反而忽视了对考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及对学科的选择。这不仅不利于考生今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还会对高校和中学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实现。

1.“总分匹配”往往使高校强调录取分数,而忽视专业建设

首先,在“总分匹配”模式下,高校对其综合排名愈加重视。在一项关于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的问卷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将省教育考试院编写的各高校历年录取排名统计作为最有参考价值的资料。由此,各高校为提升招生吸引力,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校的综合排名,比如缺乏科学性地对办学规模进行扩大或拓展学科门类等。其次,为了降低退档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各省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将高校的投档比例进行压缩,降低备选学生数量,在这种举措下,限制了高校对专业适切性学生的选拔。最后,在“总分匹配”模式中,投档的对象是学校,而非专业[3]。如此,在高校整体声誉的带动下,高校内部一些弱势专业也可以通过学生调剂等方式招满学生,长此以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领导对专业建设的重视,也不利于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2.“总分匹配”往往使学生重视高校排名,而轻视专业选择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家长、教师或中学领导更多关注的是考生考取高校的“品牌”,而忽视了考生选取专业与其自身个性的匹配度。比如,大部分中学在做高考总结时,主要调查数据是考生的上线率,而非考生对选取专业的满意度。在调查中,笔者就“学校是否开展过职业规划辅导”这一问题,对某一高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不足10%的学生表示自己接受过多次相关辅导,而其余近90%的学生则表示“只是简单介绍过”或“完全没说过”。在这种环境下,不利于学生对自身形成正确、清晰的认识,也不利于其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重学校、轻专业”的高校选取模式,不仅是对考生志愿和偏好的背离,过度参考考生自身偏好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志愿填报,也会使志愿填报行为复杂化,增加额外的社会成本。

3.公平性被扭曲

近几年,随着教育现代化建设,人们对高考志愿填报有了新的期待和需求,当下施行的志愿填报模式,其在公平性方面深受人们质疑。首先,当下“平行志愿”填报模式中的一个主要原则是“总分匹配”,即考取高分的学生可以依据自身意愿对高校或专业进行选择,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志愿填报或實际的高校或专业录取要考虑众多因素,并不是完全出自自身自由意志。如此,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总分匹配”模式是有违公平性的。其次,考生的真实志愿与其实际分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总分匹配”模式欠缺公平性。假设有甲、乙两名考生,考生甲的填报志愿为A、B、C,考生乙的填报志愿为C、B、A,且考生甲的考试成绩高于考生乙,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乙可能会被C录取,但是考生甲却可能不被C录取,甚至可能不被录取。这种由志愿填写顺序不同而造成的对分数的不公平,最终会影响考生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4.增加了不必要的社会成本

目前我国运行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有较高的社会成本。对我国考生而言,要想进入理想的高校、选取符合自身意愿的专业,只取得良好的高考成绩是不能完全实现的,高考志愿的填报同样会对其是否被志愿高校、专业录取产生决定性影响,由此,如何填写高考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要额外学习的技巧,为满足考生及家长的这一需求,社会要增加相应的社会成本。对政府教育系统而言,要为考生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比如对各高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和人数进行规定,这个过程就会占用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对各个中学而言,为提升考生的录取率,中学会投入相应的资源和精力分析或指导考生及家长的志愿填报过程,这无疑增加了社会成本的增加。对考生而言,我国当下施行的支援填写及高校录取模式,增加了考生的选择困难。该模式下出现的“高分低读”“高考录取大小年”现象,都会使高校的教育成本和社会成本有所增加。

5.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冲突

职业生涯规划,即个人对自身职业发展,乃至整个人生做出持续、系统规划的过程。按规划时间的长短可以将其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三种。在实际操作中,为实现执行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可能会将多个目标进行组合,比较常见的是并进和连续两种组合形式。首先,并进组合形式[4]。即同时展开两个工作规划,且两个规划工作之间不一定是相关的,这反映出一定的超前意识,不仅需要较强的时间调配能力,还需要顽强的学习毅力。其次,连续组合形式。即将规划目标进行有序排列,并按排列顺序依次实践。综合两种形式的目标实现方式,其最终都是服务于长期目标。对考生而言,其高考志愿填报及接受高等教育,都属于阶段性目标,即短中期目标,这都是在为其长期目标,即未来职业发展或人生规划做铺垫。但是,在现实中,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却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其选择意愿更多地被家长或老师左右,受到很多现实因素影响,反而忽视了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考量,这就导致考生阶段性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冲突。

三、完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的建议

高考志愿填报对于我国考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直接影响考生对高校的选取,还会间接对其职业生涯及人生发展产生影响。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界对高考志愿填报体制改革的关注度也日益升高。对高考志愿填报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

理想状态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有三个重要依据:第一,要依据考生的兴趣偏好来选择专业大类;第二,要依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对专业小类进行选择;第三,要依据自身高考成绩、各高校与其各专业的分数线及排名对高校经进行选择。由以上三个依据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及家长须获取多种信息,包括考生自身信息及高校及各专业信息,同时还包括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相关信息等。但是,在现实中,考生及家长很难全面获取这些信息,相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高校作为学生培养工作的代理者,其拥有较多的相关资源。高校与考生及家长之间信息资源的不对等,可能会导致代理者,即高校,违背委托者意愿,设置不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专业。所以,要充分发挥高考志愿填报对考生及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前提是要加强相关信息的披露,提升高考志愿填报的理性。

2.建立合理的高考志愿填报体系

对高考志愿填报体系的本质目的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不仅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需求,最终是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其中,高考志愿填报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即是其合理性的直接体现。我国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体系中,考生及家长获取的相关信息并不是完全真实、充分的。即使考生及家长获取完全真实、充分的相关信息,其决定也是具有非理性的,即高考志愿填报体系很难既满足个体需求,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以,要加强高考志愿填报体系的合理性,同时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一个有效途径是完善调剂机制。调剂机制要平衡个体与社会两方面的需求,因此,要构建包含双向沟通与选择的调剂机制。

3.健全配套的咨询体系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考生及家长在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存在一些弱势,比如,考生或家长并不是专业人员,对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及数据分析缺乏全面、正确、深入的认识。同时,受信息渠道限制,考生或家长缺乏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或方法。所以,要加强高考志愿填报对考生的切实助力作用,完善对考生及家长的咨询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要为考生的自我认知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考生对自身性格及兴趣偏好的明确认识。其次,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前景的相关咨询服务,如此有助于实现理性志愿填报,这有利于考生个体价值的实现。最后,要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专业排名的相关咨询服务,如此,可以有效避免考生及家长对“名牌”高校的盲目选择,以专业为导向择校,提升学生与专业的适切性。

4.加强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

高中阶段是学生构建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加强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高中学校而言,要构建专业的、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师队伍,以此引导高中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对高校而言,高校要提前介入高中学校的相关指导与教师工作中,以此做好学生高中到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过渡与衔接。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三个:第一,帮助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识及准确的职业定位;第二,辅助学生对各专业及其相关职业进行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评估;第三,帮助学生构建人生及职业的发展目标,并帮助其规划目标的实践路径。

5.高校应以学科大类招生改革为突破口,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发展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招生方式进行了改革,其中,“按学科大类招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发展意愿,还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按学科大类招生”这一模式中,高校招生计划的制定依据不再是专业或专业方向,而是以学科为主要制定依据,考生进入高校后并不会马上划分专业,而是要在接受一年或两年的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综合衡量学生个体意愿、教学资源及社会需求等因素来对专业进行选择。在加强学生专业认识的基础上让其进行专业选择,提升了学生专业选择的合理性,体现了“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人性化。此外,学生先接受一年或两年的基础教育,再接受专业教育,这大幅缩短了专业选择与就业的时间间隔,如此,学生选择专业会更贴合市场现实需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青年學生越来越多。近几年,人们对高考的关注点逐渐由高考成绩转向高考志愿填报,合理的填报高考志愿可以大幅度提升考生进入理想大学与专业的几率。为加强传统高考制度与新时代的衔接,我国教育者展开了对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研究。对高考制度改革相关研究总结,我们不难发现其高水平研究不足、实证性研究匮乏、满意度研究被严重忽视,这使得已有研究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基于“总分匹配”原则的传统高考制度下,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如不利于专业建设与专业选择、影响教育公平、增加了教育成本、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等,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加强信息公开、健全高考志愿填报体系、配套咨询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快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五个方面进行解决。对于高考制度改革问题,我们应兼顾内部优化与外部拓展两种方式,即内部对传统高考制度的不合理进行改善,外部探寻多元的考试招生模式。同时兼顾宏观思考与微观实践,即宏观层面对高考制度改革思想、方向等问题进行全面思考,微观层面应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实践工作。如此,才能推动高考制度改革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切实解决高考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陈永华.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提高生源质量的对策——基于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调查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6).

[2] 张文杰,卓翔芝.论教育目的与高考志愿填报机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8).

[3] 王存宽,吕慈仙,杨桂珍.从“总分匹配”到“专业导向”——高考志愿模式的转变对高校专业建设的驱动作用分析[J].教育研究,2016(06).

[4] 熊丙奇.沪浙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评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7(04).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