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难题”及“后三点半时间”思考
2019-07-08裴娜张伯成
裴娜 张伯成
摘 要 “三点半难题”是伴随我国社会快速发展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求解该难题必须从学生、家长、学校三个维度思考其背后的因素,并从积极的层面确定学校、教师、家长如何更好地利用“后三点半时间”。文章建议通过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后三点半时间的权利使“三点半难题”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场域,成为家长和学校更加清晰认识教育成果、更好了解学生本真状态的窗口。
摘 要 三点半难题 后三点半时间 自主活动
“三点半难题”是教育领域内针对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家长不能及时接管而提出的[1]。该难题已经引起了媒体及学界的普遍关注。其上升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升、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教育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息息相关,说明了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活动的关心和诉求在不断提升。
一、“三点半难题”的相关思考
现实生活中“三点半难题”的主体包括学生、家长、学校三方。从这三方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是破解该难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突破口。
1.“三点半难题”的本原与追问
(1)本原
“三点半难题”的出现与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限制息息相关。我国在1990年6月4日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的形式发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条例中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2]。将小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为六小时是有科学依据的,也符合少年儿童一般成长规律,这一点无可厚非。同时,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能较好匹配也是社会发展现实中难以调和的普遍矛盾。
(2)追问
国家文件中提出的建议和各地执行过程中的措施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更好地协调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要因势利导,甚至将三点半难题转化为提升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突破口。要在解决这一难题的过程中发挥教育的导向功能,进而使之成为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成长的有益窗口,成为引导学校客观认识自身教育效果的有益窗口。從这一点出发,针对三点半难题的破解方法还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2.“三点半难题”的解构思考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快速提升、全球竞争发展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青少年学生的关注度大大提升,学校、家长对学生的期待也成倍提高。
(1)依据各自所处境遇的“被动式”思考
学生群体被包裹的现实境遇值得思考。学生们一方面得到了来自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浓烈关爱,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成为了社会现实生活话题讨论的一贯焦点。在另一方面,学生们也失去了选择的权利,甚至是丧失了自我成长的空间,并且由于受到过多的关注与管束导致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怎么玩儿了,失去了独自玩耍或是与同伴玩耍的能力。
家长群体不甘人后的现实境遇值得思考。当前小学生群体的家长大多为80后、90后,这部分人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又经历着各种改革与竞争的压力,他们对孩子一般抱有深切的期望,也甘于无止境地付出,具体表现为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期待孩子能在同伴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因此总是催促孩子奋力追赶。
学校只教不育的境遇值得思考。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时刻以“教”为己任,往往不放过任何教的机会和途径。显性的表现是设置名目繁多的课程,隐性的行为则是组织各种以教为目的的活动项目。尽管人们承认学校具有教知识与育人两项基本职能,但学校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一味地将“教”作为己任,自然会无法完美履行“育”的职责。有些时候,学校甚至在不知不觉中被困在各种“教”的行为之中,忽视了“育”的基本功能。
总之,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由于长期受制于惯性思维,面对放学后的三点半时间时仍习惯于常规做法。从学生的角度理解这段时间则局限于:在学校当然要学习知识,当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从家长的角度理解这段时间则固化为:只要孩子在学校就一定要努力学习,避免落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从学校的角度理解这段时间则会形成一种惯性的自律:只要学生们在学校就一定要组织起来,甚至是管起来,安排一些学习的内容。这样,三方的常识性境遇思维即把三点半时间统一为“要学习、要进步、要通过有组织的教而有所收获”等隐性观念。但是从“树人”“育人”的角度看,这不应该是放学后三点半时光的全部,并且《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六小时的学习时间也已经结束,因此从常理上讲,三点半之后家长来接学生之前的这段时光应该是孩子们最为开心的自由活动时间;更进一步说,将后三点半时间合理利用是体现各办学机构育人水平高低的判别标准之一。
(2)不同角度的“主动式”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在走入校园那一刻起,即是在按照学校安排和老师的思维在做事情,在按照程序和规约完成一天的学习生活。在校期间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十分有限,即便是课间活动也往往有一定的组织规约并且时间短暂。学生们在放学之后又进入了家长的管束范畴,首当其冲的便是完成学校规定的课后任务或是家庭作业,次之便是特长班、兴趣班或是其他类似安排,即便是游戏也大多是与电子产品间的黏着型游戏,严重缺乏同伴互动。这样的日常生活循环导致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由玩耍”的机会和能力,特别是与同龄伙伴间的群体互动交流能力。抑或说,由于这种循环往复,学校与家长紧密呵护的学习生活过程限制了学生个性成长的几率。而 “后三点半时间”则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课后活动机会,即:在熟悉的校园空间,与相似背景的同龄伙伴群体,暂时不必顾及学业压力,把“三点半难题”转化为开发学生积极互动、友好交往能力的窗口期。
从家长的角度思考。学生家长平日里见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孩子,甚至个别家长可能很少见过自己孩子的真实状态,或其在同龄群体中的现实表现。因为家长通常给孩子太多的期待,孩子要么是尽量迎合,要么是故意抵制家长的意志,加之家长不断内化的自我臆想,导致有些时候家长见到的孩子是自己想象中的形象或是孩子刻意表现给家长的状态。家长对孩子的理想追求以及家长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完全性致使有些家长可能很少见到过自己孩子本来的面目,孩子可能也不愿意在家长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至少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自己。而后三点半时间则为许多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进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特别是孩子与同龄伙伴间的互动表现,以及别人家孩子的真实状态,从而促进家长对学生群体的客观认识,提升自己作为家长的素质和基本水平。
从学校的角度思考。学校和老师往往忙于课程设计、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常常处于繁忙的“教”的过程之中,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学生们的现实表现,特别是当学生在没有老师组织时候的真实状态。而切实了解学生们的真实自我表现以及真实的群体生活中的个体行为,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层面思考,教师平日里了解的学生都是在严格课程要求、课堂管理、活动安排规约下的学生,他们脱离这些指导与规约状态后的真实表现很少被教师发现。抑或说,学校和教师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教育对象在真实生活状态中的表现如何,甚至是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现实效果如何。而后三点半时间则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放学后的净空时段,在这一时段里没有繁重的课程任务,教师可以相对自由地利用这段时间去观察和记录学生的真实表现,或是学生群体的真实行为。这样,“后三点半时间”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了观察自身教育效果、深度反思自身教育行为的场域。
二、“后三点半时间”的基本建议
1. 将自主活动作为破解措施之一
当前,人们将学生放学后的三点半时间更多地理解为“三点半难题”,各地教育部门也针对此采取了相对有效的具体措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后三点半时间”的公共平台一旦搭建即承载着极其积极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具体措施展现“后三点半时间”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综合审视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境遇,在整合利用各种积极方法的同时也不妨尝试运用简单的方法去破解复杂难题,即在“后三点半时间”里安排出特定的、纯粹的“自主活动”时间,给学生、家长、学校与教师共同成长进步的机会。
2. 对“自主活动”措施的基本设想
破解“三点半难题”一般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途径。当前各地的实际做法和学生家长预期普遍倾向于校内途径。依托校内破解该问题的优势明显,从场域到人力资源都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对学生而言的亲切感。可尝试在学校的后三点半活动中安排一天作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日,即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在这一时段内做什么。
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活动场域,由学生自主决定组织什么样的集体活动,或是独自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也可以由学校确定在后三点半时间内以班级或是年级为单位安排每周一次或是每月一次的专门由学生主导的“自主活动节”,学校可以提供建议性主题加以引导,但绝不强制要求严格遵循;教师则在活动中做一个单纯的观察者和记录员,只有在极其特别的情况下才会出面充当纪律维持者;家长可以自愿加入到教师行列,与教师一同观察学生的自主活动,适时作为配合教师维持秩序的助手。
3. 自主活动措施的内涵意义
利用“后三点半时间”开展学生自主活动,旨在给予学生利用校园这一安全场域充分表达真实自我并与同伴自由交流的机会,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安排空闲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内容的能力,以满足未来对个体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创造等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使学生练习好未来社会需要的选择能力,以便面对未来丰富的社會资源能够做出恰当、合理的选择。
利用“后三点半时间”开展学生自主活动能够给学校一个具体了解学生实际表现的窗口;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实现学校对自身教育效果的最直接检验,即让学生在学校场域以最自然的方式给学校和老师提供一堂生动的“社会行为表现课”,为学校和老师下一步组织教育教学提供相对真实的素材。
利用“后三点半时间”开展学生自主活动也能够给家长一个真实认识孩子的机会,可以让家长深度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生活中的表现,以及同龄孩子们的真实状态,为家长自身更好地成长提供学习进步的机会,使其更加现实地了解“别人家总是那么优秀的孩子”,未来能够更加理性地认识现实中自己的孩子,从而切实发挥“后三点半时间”的综合潜能,给予“三点半难题”新的理解视角和积极的破解方式。
总之,能够合理地破解三点半难题可以彰显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特色教育体系的先进性;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后三点半时间”,并给予学生在这段时光里一定自由成长的空间,也是我国教育自信、社会自信的一种现实表现。
参考文献
[1] 张伯成.为“三点半难题”献言[J].教学与管理,2015(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06-0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