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的春天在哪里?

2019-07-08彭训文

晚晴 2019年3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监管

彭训文

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2017年,共享经济进入爆发年。以共享单车为代表,共享汽车、网约车、共享充电宝、共享KTV、共享雨伞甚至共享小马扎……各式各样的共享模式如雨后春笋。现在看来,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共享的了。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共享单车数量锐减、顺风车频出安全事件,一些共享平台甚至传出转让消息。当热情褪去的资本“一哄而散”,社会正在留下“一地鸡毛”。

“共享”潮起潮落,如何看护好人们的正当权益、社会的公共利益?“多方共治”又该如何深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辩证看待共享经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盘和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共享经济本身的过错,而是相关方对共享经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

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公共道路。而共享汽车、共享玩具等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更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的困局仍然待解。自共享经济出现以来,安全、私占、私藏、恶意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相关运营平台在起初执行的却是“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导致对共享经济运营模式的探索并未出现大的突破,这也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大问题。

共享理念需要树立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对记者表示,人们对共享经济的理解存在问题,真正的共享经济共享的是资本。

盘和林认为,发展共享经济的关键在于以“共享”理念重新构建新的秩序。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共享”不仅包括平台、公司、用户,更包括传统行业等全社会的“共享”利益最大化。他以共享单车举例说,在一开始时,相关方就应及时限制平台挪用消费者的钱来进行烧钱大战,对退出后的单车“遗孤”承担处置义务等等。唯有此,才不至于热闹散尽,留下“一地鸡毛”。

“只要是市场经济,一定的试错成本恐怕是必须付出的,这是创新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试错不是无效率、浪费的,这是社会要思考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經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说,这需要国家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试错的共享经济。”

构建综合治理机制

经过10多年发展,共享经济已经进入“下半场”。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18年6月发布了《关于做好引导和规范共享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有效应对近期共享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构建综合治理机制、推进实施分类治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等。那么,这个综合治理机制究竟如何构建呢?

企业应该承担好主体责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天的问题在于,共享经济作为一个产业要可持续发展,首先盈利模式要是可持续的。而一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在相关设计方面还比较欠缺。他认为,这需要企业切实履行创新责任,不能只致力于圈钱。

“政府应该具有协同治理的逻辑,弄清楚政府、市场、社会该做什么。”姜奇平说,问题的核心在于要有明确分层治理的思路:市场失灵后由社会治理,社会治理失灵后再由政府治理,政府不能直接赤膊上阵。

吕本富认为,共享经济对旧经济的挤压是问题所在,政府要有适合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思路。他以滴滴打车举例说,不能将其和出租车对立起来。政府应该思考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行业监管,从监管行业准入转向监管过程,在监管手段上也要有所创新。

在未来,共享经济将不只是共享一辆汽车、单车、住房,更多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思维,这需要社会信用体系、规则、秩序等“公共品”来支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一种新的“秩序”。

盘和林认为,政府的职能在于提供“公共品”即公共政策,确保公共利益。这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建立新的监管规则体系及法律保障体系。“只有符合经济和社会秩序,受到法律等制度保障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才是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政府部门优化公共管理水平是最关键的一环;也只有真正重构起新秩序,共享经济才能更美好、更和谐。”盘和林说。(来源:人民网)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监管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Rough Ride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单车三人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