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省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7-08曹小杰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旺季月度海南省

曹小杰

海南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也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游客的到来。同样,也因为其独特的气候环境,海南省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十分突出,旅游旺季供不应求,淡季供过于求。基于此,本文对海南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应策略。

前言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近年海南旅游收入连年增长,相比于刚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2008年。旺季月度收入已从2008年12月的26.29亿元增长到2018年12月月度收入的102.86亿,增幅显著。在海南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海南旅游淡旺季差异十分明显,对比数据,2018年6月月度收入为54.57亿,仅占同年12月月度收入的1/2。海南旅游旺季供不应求,淡季供过于求特征十分显著。

一、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8年海南省全省接待游客总数达到7 59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8%。从图1不难发现,季节性的变化是海南旅游淡旺季的重要影响因素。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是海南旅游旺季,淡季是3月份到10月份。2018年3月到9月共计7个月时间内,海南接待游客总数为3 664.69万人次。而其他5个月时间,接待量就达到了3 929.33万人次。尤其以10月和2月为重。对比旅游淡旺季接待游客总数量,2018年6月月度接待量不到10月月度接待量的一半。

图1 2016-2018年海南省月接待游客总数

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的优势产业,对海南省全省经济的推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8年海南省旅游总收入为938.49亿元,同比增长14.5%。图2直观说明了旅游淡旺季对旅游收入带来的影响。2018年3-9月共计7个月时间内,海南旅游总收入为439.48亿元。而其他5个月时间,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99.01亿元,其中,2、10、12月三个月月度旅游收入都超百亿元,创造海南旅游月度收入新高。对比旅游淡旺季收入,2018年6月月度收入不到10月月度收入的一半。

图2 2016—2018年海南省月旅游总收入

由此可知,海南旅游供求在時间上的矛盾十分突出,旅游旺季供不应求,旺季大量旅游人员和车辆的涌入,为海南的旅游相关产业接待带来了巨大挑战。淡季供过于求,海南旅游产业为保障旅游旺季的供应需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一年中长达7个月的相对淡季,为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引起海南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的政策法规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旅游者是否有时间是决定其是否进行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目前,根据国家政策调整,“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为小长假,而“十一”“春节”一般会有至少7天的黄金周出现。而这两次长假所在月度为海南带来的旅游者和旅游收入占比十分高。加剧了旅游淡旺季的差异。

(二)季节性变化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7℃,空气质量位居全国首位。在客源地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开始变冷,空气质量下降,大量旅游者会来海南避寒,而当客源地进入春秋季节,天气开始回暖,大量旅游者会离开海南避暑,从而促进形成了海南旅游淡旺季,引起了海南旅游供求时间上的矛盾。

(三)季节性形象定位

海南一直因热带季风气候和空气质量好闻名遐迩。长期以来,形成的感官是冬天是一个特别适宜居住的地方,夏天因更加炎热不能踏足。因海南的旅游形象定位出现了季节性定位,促使海南旅游季节性变化特征逐渐显著。

(四)客源市场的构成

因旅游的目的和意义可将旅游者分为消遣、差务、家庭及个人事务等类型。消遣型旅游者因财务和时间有很大的自由程度,其外出的目的是享受生活,因此,在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上,不受经济困扰,只考虑舒适程度即可。而差务型旅游者因受工作需要,在时间和旅游目的地上并没有自主选择权,主要听从安排。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受到休闲时间或经济压力等多种因素限制,出行安排上要经过多方衡量优化,选择最恰当的时机出行。而对海南来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面向的旅游者类型主要是消遣型旅游者,而这类旅游者选择海南的原因主要是受季节性变化影响,从而促使海南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矛盾突出。

三、海南省在解决旅游供求在时间矛盾的具体措施及对策

(一)完善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交通便利性

1.海南铺前跨海大桥

海南一直在完善省内交通基础设施,在海南省的十三五规划中,铺前大桥是“一桥四路”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之一,全长5.6公里,总投资30.1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项目通车后,将使海口至文昌铺前的行车时间,由原来1.5小时缩短到20分钟左右。大大节省了在出行道路上所用的时间。

2.海南将打造“丰”字型高速公路网

“丰”字型的竖线为中线高速公路,第一横为国道G360文昌至临高高速公路,第二横为正在建设的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第三横主要贯穿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等市县。高速公路网的优化和完善,会将省内交通不畅的短板补齐,促进全省旅游经济圈的无缝对接。

3.三亚至五指山将建轻轨

三亚到五指山市旅游轻轨高速铁路项目投资约90亿元,长度约80公里,建成后,三亚至五指山仅需30分钟,将真正形成海南大南部旅游圈。五指山市位于海南岛中南部腹地,冬暖夏凉,不受寒潮侵袭,是有名的“翡翠山城”。旅游发展一直受到交通不便的制约。中线高速的建立完善,对中部地区的旅游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部地区旅游兴起,将在缓解海南旅游旺季旅游供不应求的压力基础上,为海南旅游淡季推出一份强有力的亮眼名片,调节海南旅游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

(二)开发旅游新产品,优化现有旅游产业结构

1.推进旅游年票制

推进助力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旅游区域产业合作模式,优化旅游线路,促进多景区合作,推出旅游年票制度。一次性消费,多景区一年凭票不限制次数游览,增加游客“回头率”。

2.在高铁站、港口码头增设免税店

海南作为继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马祖、金门之后,第四个实施离岛免税政策的地区,从2011年试点执行开始,政策上先后经历四次调整完善。先后经历了优化离岛免税店布局、扩大免税商品品种、提升免税购物限额后。最新一次调整,改变了出岛方式限制,选择在客流量大的高铁站、港口码头增设免税店。并在考虑将通过轮渡和邮轮进出岛的游客纳入离岛免税政策适用范围。

3.发展文昌航天城观光游

以航天科技旅游为重点,加强推动工旅融合,加快航天科技旅游。继续发展文昌航天城观光游,增加夜游观光项目。

4.国省道“驿站化”成为风景

随着海南对国省干道进行“驿站化”改造,生态公路已成为游客眼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海南在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上已建设了超过500多个公路景观,不是景区胜似景区,游人不绝。

(三)科学调整价格差异

海南大部分旅游景区根据淡旺季对应都有两套门票价格标准。同样,很多航空公司也会对应调整进出岛的机票价格。科学并合理的调整淡旺季价格差异,提高旺季旅游产品价格,控制旅游需求;利用大幅度优惠刺激淡季旅游需求,改善供过于求现状。

(四)文旅融合推出多彩节庆活动,缓解淡旺季差异

大型活动对举办地的经济、地位、环境及形象等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效应和影响。由于活动不受季节性的影响,可通过举办大型节庆活动来解决旅游季节性带来的时间矛盾。每年有很多国际赛事会在海南举行,在承办此类赛事的同时,积极开发新的项目,例如大型综艺文艺晚会,以“三月三”等为主的文化主题节庆活动等,不仅可丰富海南旅游产业,还对提升海南旅游知名度起到一定的助力。

四、结论

近几年来,海南着力提升旅游国际化水平,旅游市场开发取得积极成效,狠抓旅游市场现代治理,规范旅游秩序取得新突破,全省旅游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各种政策优惠正在积极解决旅游供求矛盾和助力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學院旅游学院MTA中心)

猜你喜欢

旺季月度海南省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鱼粉:秘鲁A季鱼粉持续集中到港,国内旺季需求出货持续良好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海南省计划10年内对万名农民实行中专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