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国际马拉松的特色发展道路分析
2019-07-08杨学东杜莉莉
杨学东 杜莉莉
丽江国际马拉松相关部门将当地少数民族的图腾、建筑、音乐、舞蹈、服饰以及美食等不同载体与马拉松赛事进行创新性整合,既可以有效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增强了大型体育赛事艺术表现效果和品牌影响力。民族文化元素与丽江国际马拉松的良性互动,较好地诠释了“文化+体育+旅游+N”的产业融合理念,并成功塑造了丽江国际马拉松特色发展道路。
一、丽江国际马拉松概述
2015年6月27日,丽江首届城市半程马拉松挑战赛成功举办,其中包含城市迷你马拉松5公里。丽江马拉松赛尽管举办时间不长,但却是丽江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丽江“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手段,更是促进体育消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打造丽江城市新名片、全面展示丽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成果的重要活动。
2017年11月26日,丽江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万名马拉松爱好者从世界各地云集玉龙雪山脚下。2018年丽江国际马拉松正式升级为中国田协共办A类赛事,于6月24日举办,共有12823名选手沉醉在丽江美丽的风景中。具体参赛人数如表1所示。
表1 2017—2018年丽江国际马拉松参赛人数
二、丽江国际马拉松强大吸引力分析
(一)作为大型体育赛事,马拉松具有强大吸引力
作为国际知名大型体育赛事,马拉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马拉松(Marathon)長跑是国际上非常普及的一种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后为42.195km。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于洪臣在会上发布《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底,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共计1581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339场、非认证赛事1242场,累计参赛人次583万。丽江国际马拉松作为典型高原赛事,对参赛选手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成为参赛选手实现自我体育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作为知名旅游目的地,丽江旅游竞争力强劲
2018年,丽江收获众多荣誉。3月15日,丽江荣获“2018年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的称号;4月21日,丽江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和“最美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4月22日,荣获“2018中国避暑名城”称号;5月9日,入围“2017最具体育活力城市排行榜”;5月26日,荣登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
据云南省丽江市1月30日召开的2019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春节假日旅游接待工作会议消息显示,2018年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643.3万人次,同比增长14.1%;旅游业总收入99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8%。
(三)丽江民族风情迥异多彩,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魅力
丽江市境内共居住着2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话、普米族、傣族、苗族、藏族、壮族以及回族共11个民族。丽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民众风情,异彩纷呈,各有千秋。最具代表性的有丽江纳西民俗风情、宁蒗泸沽湖摩梭风情、小凉山彝族风情、普米风情、永胜他留人风情、华坪及老君山黎明景区傈僳风情以及苗族风情等。
三、丽江国际马拉松的特色发展道路
(一)赛道设计,尽显丽江之美
天蓝蓝、风淡淡、云轻轻。玉龙雪山下,倾听守护神阿布三朵的的美丽传说;丽江古城里,感受令人神往的柔软时光。2015年丽江首届城市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从丽江古城大水车出发,途径民主路—福慧路—香格里大道—金茂雪山语—玉泉路,到达丽江乐园附近转向白沙古镇,经由束白路—东阳路,最终到达金茂雪山语,贯穿丽江三大古镇,从历史跑向文明,一路向北与玉龙雪山遥相呼应,沿途丽江美景尽收眼底,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最美马拉松观光带。
丽江国际马拉松,充分结合丽江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丰富,打破以往马拉松赛模式,塑造以“慢”为基调的马拉松赛事,充分感受丽江之美。2017年丽江国际马拉松全程赛道将世界遗产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白沙古镇)、丽江“观光大道”香格里大道、5A景区玉龙雪山以及七彩花海等景点完美融合,堪称最美的跑道。具体线路如下:丽江市体育场(起点)→香格里大道→象山路→教育路→民主路→玉河广场→大研古镇→祥和路→庆云路→青龙南路→玉泽西路→清溪路→雪山路→束河路→香江路→玉泉路→折返点(白沙古镇)→玉泉路→香江路→香格里大道→清溪路→丽江市体育场(终点),全程42.195km。
2018丽江国际马拉松以“跑过柔软时光”为主题,赛道设计独具特色,路线通过了丽江大研古镇和束河古镇,然后沿玉泉路一路向上,途经白沙古镇门口,遥望玉龙雪山,最后折返一路下坡跑进万人瞩目的丽江市体育发展中心。整个赛道串联丽江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和地标建筑,使丽江风土人情和美丽景色展现无疑。
(二)文化元素,彰显地方特色
丽江承载文化,文化成就丽江。丽江国际马拉松在实践中不断激活创意灵感,迸发浪漫情怀。丽江国际马拉松相关组织将少数民族图腾、建筑、音乐、舞蹈、服饰以及美食等不同载体与马拉松赛事进行创新性整合,既可以有效地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增强了大型体育赛事的艺术表现效果和品牌影响力。
2017年丽江国际马拉松赛事,既结合了丽江原创音乐人、民族表演艺人和当地乐队等丽江人的文化内涵,完美构建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马拉松赛运动结合的赛道,又在全马赛道上布满了丽江粑粑、纳西烤肉、米灌肠、鸡豆凉粉、酥油茶以及腊排骨等丽江特色美食加油站。2018年丽江国际马拉松创造性地运用纳西族青蛙巴格图造型艺术,起跑仪式融合纳西族音乐、服饰与舞蹈,志愿者更是展示了不同少数民族服饰,多元化地体现了丽江少数民族特色。
(三)产业融合,塑造城市新名片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丽江国际马拉松成功地将文化、体育以及旅游产业融合落到实处。
2017年,丽江国际马拉松配备了斐讯智能手环,全面记录跑者时速、配速、卡路里、累计爬升、总步数及步频等多项运动数据,并做到现场大屏同步显示,并与跑步大咖进行数据对比,让马拉松赛更加数字化、科技化与透明化。另外,通过i-丽江平台集成吃、住、行、游、购、娱和酒7大旅游场景,实现参赛选手定制场景接入。商学院马拉松赛联赛的第三站,届时会有超过300位来自50所商学院EMBA代表各自院校参与比赛。同时,赛事方还会安排丽江商务投资考察,将马拉松赛与丽江城市发展紧密集合。
斐讯作为冠名赞助商,在首届丽马成功举办后,斐讯陆续成立国内首家职业马拉松俱乐部、体育科学研究中心与跑团之家,逐渐形成“体育产业+大健康产业”布局,构建斐讯崭新品牌生态。
通过丽江国际马拉松打造的“一赛多面”的新丽江,将丽江独有城市特色植入赛事IP,呈现丽江崭新的城市形象,促进体育消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打造丽江城市新名片。
(作者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