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9-07-08李静华
李静华
黑龙江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林业大省,其林业资源之发达,在全国范围是名列前茅。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黑龙江省自然而然的在我国北方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安全、国土安全乃至于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林业产业在经历了20世纪的辉煌之后,如今正呈现出一种没落的态势,主要原因是生态资源开采过度,导致林业发展缺乏可持续的后继之力。随着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即将生态旅游与林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可持续性发展,既充分发挥我省林业资源发达的优势,又为林业产业自身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引言
黑龙江省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在20世纪为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我省森林资源的开发,现阶段林业产业明显存在着后继不足的困境。毕竟林业资源与煤炭、石油等资源一样,属于相对不可再生资源。对于林业资源的开发更应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现阶段对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而言,与生态旅游相结合无疑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最可选的方向和途径。
林业资源丰富在先天条件方面决定了黑龙江省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能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复苏的重要支点,同时也能为林业产业再次实现辉煌提供腾飞的起点。
随着我国“建设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林区发展方向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共识,也成为未来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性选择。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分析我省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的机遇以及问题,并结合于现状提出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林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条件
(一)历史民族文化
黑龙江省虽然并不像中原腹地几个大省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但是作为我国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演进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女真文化等。黑龙江林区即拥有着广袤无垠的原始生态风貌,同时也拥有着如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北方重要少数民族的遗址和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林区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软硬件条件。
(二)政策机遇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体制为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保障,也是我省林业产业转型的重要机遇。除此以外,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决定等也为我省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景
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支柱,作为拥有广阔生态旅游资源的黑龙江省,首先在基础条件方面已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决条件。另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崭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其更具备可持续发展性,结合于我省拥有的丰富的林业资源,其更能让我省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起来。旅游产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产业具备综合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投入低,回报高,这些都会成为林业产业再次腾飞的重要支点。
二、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资源过度开采的背景之下,转型意识明显存在不足,甚至许多人还停留在林业管理和发展的内容是种树和管火,这相对于黑龙江省所拥有的巨大林业资源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浪费。而且此种认识只能将林业发展作为一种经济的负担,而不是辅助。缺乏产业化概念的发展方式,让林业产业的发展慢慢步入瓶颈。
(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的时间相对较晚,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发达省份较低,再加上存在认识落后以及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使得生态旅游产业至今还没有与林业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由于产业水平低,使得林区生态旅游品牌效应不明显,缺乏鲜明的林区生态旅游品牌形象。而且同样由于产业发展水平低,使得整套发展体系缺乏相应政策的保障,相关产业配套不足,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发展仍旧相对脱节。
(三)缺乏统一的规划
同样是由于认识不足和产业发展水平低的缘故,黑龙江省在发展林区生态旅游产业方面仍旧没有形成全面的规划,各地由于经济水平不同,林业产业的建设重视程度也相对不同。也由于重视程度不同,使得在林区生态旅游方面基础设施完备程度参差不齐,难以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战略。
三、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确立产业的战略定位
在确立产业战略定位之前,首先要明确生态旅游对于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推进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将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定性为林业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崛起以及富民兴林的核心。围绕着核心内容,挖掘丰富林业产业资源对于生态旅游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发展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更进一步的战略定位不仅要充分依托林业资源,同时也要挖掘林业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等,全力推进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以项目建设为基本点,带动整片林区形成品牌化和市场化,并在推广、宣传等方面做足配套工作,打造林区生态旅游品牌。
(二)总体布局,科学规划
黑龙江省林业资源丰富,但是也相对分散,再加上各地区经济水平不同,林业产业的现状也不尽相同。但是黑龙江省林业生态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其在生态旅游方面应当作为一個统一的产业进行发展,要明确优先开发观赏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林区,确定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回报来带动整个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让生态旅游产业自给自足,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循环。
(三)突出林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更加强调生态风貌,同时也强调文化内涵。黑龙江省林区拥有独特的北疆地域文化,其拥有着独特的湿地、雪原等特色旅游资源。而且黑龙江林区与女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拥有许多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应着重突出北方多民族、多文化生活的体验,以此来提高黑龙江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影响力。
(四)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体系的建设
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相关公共体系的建设,如林区景点的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在此方面黑龙江省应根据总体规划有步骤的建设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为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助力。
(五)建立多元化经营体制,加大宣传力度
在林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多元化经营体制和方式,让更多投资主体参与进来,实现非国有的经济参与,多渠道的利用社会资源来发展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同时也要做好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推广工作,打造林区生态旅游品牌,如通过举办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等方式,加强与旅行社、旅游公司的业务往来。录制林区旅游的宣传片,组织国内外旅游交流会等,让林区生态旅游走出去,面向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四、结语
林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是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起点,是实现林业产业再次腾飞,再次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的最佳选择。在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自然环境的依托、历史文化的开发、地域文化的突出等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体系的建设,提高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品牌竞争力,通过多方渠道的战略合作以及品牌宣传等活动,提高林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品牌内涵和知名度,更好地促进林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以此来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