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智能机器人在博物馆旅游中的应用 研究

2019-07-08彪春静张帅陶庆华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讲解员博物馆互联网+

彪春静 张帅 陶庆华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发展,互联网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基础。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储藏宝库,为民众提供了感受古今、品味千年的平台。但是由于博物馆讲解员人员配给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现有蓝牙讲解过于死板、信号干扰、续航时间短以及与游客互动性差等缺點,往往使得参观者无法尽兴。本文对“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智能机器人优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在博物馆中利用智能仿真机器人不仅能够代替讲解员的工作,而且能够在节约成本前提下,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方位、多层次与多样化的服务。

引言

随着互联网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与此同时,在浮躁社会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喜欢前往博物馆品味历史文化,感受历史积淀。可是博物馆讲解员人员配给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现有蓝牙讲解过于死板、信号干扰、续航时间短以及与游客互动性差等缺点,弱化了游客体验感,采用智能仿真机器人,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及多样化的服务不失为最佳选择。

目前“互联网+”被赋予了广阔意义,具有信息公开化、有效化、整体化特征。“互联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思维或者说是信息化思维,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思维模式的新型思维。互联网思维将原始固定资源经过消费者传播成为一种信息,更多的消费者经过信息认识到了此种商品,不仅拓宽了消费渠道,而且将原始资源拥有转变成了企业竞争力。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相较于传统实体经营,从以卖家为中心转变为以买家为中心,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因为消费者良好的体验就是商家的价值资源。

一、博物馆旅游的发展现状

博物馆是如今发展日趋繁茂的新型旅游行业。博物馆集教育、文物收集与保藏、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和社会科学研究为一体。现如今,许多人不再向往充满喧闹的繁华市场,不再喜欢布满霓虹灯的街区,取而代之的是宁静舒适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晨兴理荒秽,待月荷锄归”的自然;是“云鹤有奇翼,瑶花无尘根”的历史厚重感。渐渐的,人们喜欢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喜欢从网络和博物馆寻找历史遗迹。

2017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就开展“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与游客进行互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论到作出此方案的目的在于“我们不仅要让养心殿的文物走出门去参加展览,还能让外地的游客也能‘走进养心殿里面,而且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养心殿重新附有生机让养心殿‘活起来,让如今年轻人能够走进数字化养心殿,从而近距离接触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历史去慰藉被生活压力所折磨不堪的心灵,在博物馆中你可以用眼前所见到和感受前人智慧的结晶。

(一)博物馆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文化产业不断推进,博物馆旅游随之发展壮大。我国一共有2000多座博物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收藏了各式各样的文物,每一件文物都代表着当时某个时期的记忆,折射出不同的地区在不同时期所拥有的辉煌文化。可以说博物馆是一个融合当地风情的精致藏馆。随着博物馆免费成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旅游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活动。

1.博物馆旅游成为科普教育基地

博物馆旅游代表的是历史,代表的是炎黄子孙对历史的探寻与追究。是对古代社会文人志士以及武侯将领的深入了解。博物馆旅游出现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茶余饭后可以聊一聊我们去博物馆旅游所见所闻,然后将自己所见所闻传播开来,这样不仅丰富了自身知识,而且还传播了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今社会博物馆旅游已成为一个热点。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各类中小学将博物馆旅游作为教育示范基地,寓教于学,逐渐成为一个教育娱乐学习的公众场所,更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人们可以领略一方水土的文化底蕴,感受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新时代精神。

2.博物馆旅游资源吸引力不断增强

如今,“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成熟与运用,使文化传播不再是单方向的,而是一个具有双向且多维的新型系统。如今的博物馆在性能。功能以及效能等方面都呈现了巨大的包容性,不再是一个机械传统的单一传递知识的机构,它能够突破时空界限,让游客在观摩游览中与博物馆进行互动,从而获得休闲度假学习教育的完美体验。

因此,这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重大原因。进入博物馆内,没有令人眩晕的太阳光,没有地表强烈的高温,只有舒适的空调,映入眼帘的人文景观,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字和雕像,你定会褪去一日的疲惫仔细领略这一座城所带给你的精彩纷呈,满足你的好奇心。各类高校研究者将会慕名前来,博物馆内的藏品本身具有一定价值,再者加上博物馆工作人员整理更具有科学性,博物馆是众多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科研工作者良好的研究基地。

3.博物馆成为了解当地的标志性场所

在博物馆内游玩,首先就会被它的外在所吸引。例如中国青铜器博物院,是我国一座以青铜器为主题的博物馆,里面记载了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从外观上就会被它吸引,建筑外形以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层层递进,与中央40米的高形建筑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格局,巧妙地向我们展示了宝鸡这块厚土不断有青铜瑰宝破土而出的壮观场面。墙面由土色的锈石砌成,浮雕牛头羊首装饰其上,寓意吉祥,使博物馆显得气势恢宏,庄严厚重。博物院成为“青铜器之乡”宝鸡的标志性建筑,是弘扬周秦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宝鸡文博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和标志,在我国青铜器收藏与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当今博物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指示信息不明确

博物馆事业如日中天,但突出问题也日益显著。博物馆旅游环境可承载力较大,游客密度较高,一旦出现滞留拥堵后果不堪设想,但在博物馆中,由于建筑陈设没有及时更新,经常出现指示信息不明确现象。例如博物馆厕所标记信息不明确,休息室及休息区域显示不够清楚。这导致游客在游览中打断工作人员讲解询问厕所;应急通道及轮椅的存放位置不够清楚,造成诸多不便。博物馆是一个基础设施相对较完善的场所,但也会出现纰漏,饮水机停放位置没有明显指示,一些博物馆因为地理地势及环境影响,管内十分昏暗,灯光不够充足,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感差强人意。

2.讲解员服务能力有限

在博物馆内,讲解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博物馆中的藏品没有详细讲解,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不会更好地了解文物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虽然当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智慧旅游系统获得相关信息,但是讲解员却有着无可替代的体验性,如交互式问答和高质量服务只有人才能完成。但随着博物馆旅游人数增加,讲解员由于个人生理和知识储备因素,在讲解过程中往往不能达到最佳服务状态。

3.人员冗杂、博物馆支出大

博物馆拥有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结构,部门众多,人员十分冗杂,造成博物馆支出大,没有更多经费进行专业讲解员培训和设备更新。尤其是作为存放文物的特殊场所,承担着文物保护与修复等专业任务,同时也是体现当地历史地理文化综合跨时空展现的浓缩场所。但是由于经费有限,博物馆财政面临严峻挑战。

4.现有电子讲解器材死板、缺乏互动性

随着博物馆旅游兴起,游客大量增加,电子讲解器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但电子讲解器对于游客来说,缺少互动性,有时游客并不能十分适应电子讲解器的讲解,因为游客初到博物馆陌生感是存在的,这会导致游客与讲解器之间存在理解性偏差,往往不能带给游客良好的体验感。再者电子讲解器只能根据预先设计的芯片进行程序化讲解,如果游客在游览途中对于某一个器物不懂或者想重新再了解一遍,電子讲解器无法像人类一样为游客解决疑难问题,也无法为游客提供幽默风趣的讲解,这时电子讲解器弊端就暴露无遗。

二、“互联网+”博物馆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为了适应当前博物馆旅游市场需求,急需通过“互联网+”博物馆智能机器人来解决博物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一)博物馆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必备要素

1.感知要素

人类生命特征可以根据各种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来感应和表现,从而可以很好地察觉到自身内部变化和外部变化。一个智能机器人要想感应外部世界,必须得通过一些媒介来获取。这就需要智能机器人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和处理信息方法。相较与人类而言,智能机器人必须通过自身不同种功能传感器将信息转化过来。机器人可以在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定位系统以及多角度传感器共同运作下,检测出外界传递的信息。

2.行为要素

博物馆电子讲解器存在死板和无互动性缺点,智能机器人出现将会弥补这一缺点。智能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应与人们进行交流与接触。在遇到危险时刻或紧急慌乱时刻,机器人会做出保护游客行为。游客在聆听讲解途中离开机器人视线外,智能机器人则会根据定位系统找到走失游客,继续自己讲解。在讲解途中,游客在无聊不感兴趣之时,游客可以随时点歌或者随时随地要求智能机器人为游客们舞蹈,灵活的摆动自己身躯。

3.思考要素

机器人思考要素就如同人大脑神经中枢一样重要。在接受信息时,智能机器人会根据感觉要素,从而采取要做出的行为,思考将要做一些什么具体且符合要求的动作。在讲解途中,一旦游客对讲解内容提出质疑,智能机器人将会根据自己感知要素接受到相应信息,从自己知识信息库中解锁出问题,从而找到答案为游客提供解决疑难问题的行为。

(二)“互联网+”博物馆智能机器人的优势

1.综合性

博物馆是一个人员体系冗杂、财务支出大、地域局限性强且电子讲解器单一的不完全发展场所。“互联网+”博物馆智能机器人将会通过科研设计,集讲解具有趣味,着力解决问题,保护游客安全,减少财政支出,合理运用大数据,引领现代博物馆旅游新时尚。

2.大数据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是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先进科学,智能机器人通过感知要素、行为要素以及思考要素方面的设定,解决游客疑难问题,播放游客在枯燥无聊之际所点的音乐和舞蹈,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实现智能机器人如同人类大脑决策一样做出相应动作。用信息传感器对众多数据进行分析和收集,通过固定模式将数据进行整理,将信息系统化,结构化。在智能机器人中通过设定学习模块,利用深度运算和合理数据对智能系统进行完善,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讲解与分析。

3.设置简单,博物馆长期支出减少

智能机器人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一种新型智能,其制作需要相应技术和专业科研人进行长期实验。智能机器人设置需要数据优化、程序编写以及模块调配等过程,在具备这些条件下,智能机器人研制中期花费较大,但与博物馆长期无限制支出相比,智能机器人将会从长远利益为博物馆省去一大笔支出,减少一定安保人员、清洁人员与讲解人员。与此同时,智能机器人还会为博物馆带来相应利益,大批游客将会因智能机器人出现参观博物馆,提升博物馆形象与知名度。

智能机器人在与游客接触中,或许会比讲解员交流的更好。讲解员在讲解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相对于其他游客更为刁钻奇怪问题,与其让讲解员陷入尴尬境地,拥有海量大数据的智能机器人会为游客解决众多疑难奇葩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智能机器人会收集储存以往游客所提出的的问题,将各种问题进行模块整理,经过云计算合理给出问题的答案。

三、结语

互联网已经是一个信息时代最普遍的方式,当“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这将是人类进步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将“互联网+”和博物馆智能仿交互性真机器人结合,无疑是旅游行业中一次卓越且绝无前人的突破,这将会为博物馆旅游行业带来更加可观的收入,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讲解员博物馆互联网+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博物馆
我当小小讲解员
我是小小讲解员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