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学教学模式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运用
2019-07-08王贺张秀梅
王贺 张秀梅
摘 要:紧紧围绕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针对数据结构课程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对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采用案例导学的讨论模式进行教学。案例在精而不在多,適当的案例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使他们积极思考。通过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有趣案例导学的方式也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数据结构 案例导学 教学模式 案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4(a)-0104-03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高效的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互动,导学既有教师的指导也有学生的自学,其实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张楚庭先生曾谈到:“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案例导学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成生动活泼、气氛融洽的课堂。“案例导学”是以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依据的教学策略——知识建构的过程实质是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做出正确的问题导向,形成问题意识,并养成自主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此的建构才是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有助学生发展的高效教学[1-4]。同时,“案例导学”能较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1 数据结构教学现状与分析
目前,大多数学生刚从繁重的高中课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到相对轻松的大学来学习,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放松一下,有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问题,针对多信息的课堂教学内容很难掌控,对于抽象性强的数据结构这门课的学习更是有一定难度。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写写代码应付过去,可是对于稍复杂一些的问题经常无从下手,没有任何思路。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缺乏活力:部分学生上课缺少主动性,教师作为主角,一直在不停地讲授内容,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致使教师缺乏课堂教学激情,课堂教学过程中气氛沉闷,师生之间没有互动的交流。
(2)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一般没有目标,授课内容面面俱到,缺少一定的层次,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地去讲解。
(3)缺乏真正的教学反馈环节:学生的学习只为了通过考试,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数据结构的同学非常少,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的教学意义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2 案例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为了适应学校对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努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平台,在数据结构的课堂教学中以具体的案例分析作为线索,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数据结构学习的认知。
2.1 选择案例的原则
案例是课堂导学的核心,选定合适的案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案例的选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案例的选编遵循如下原则。
(1)案例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是对授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2)案例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逐步深入进行研究和实现。(3)案例要难易适当、简繁相宜,做到将先验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
2.2 案例导学的实施
实际教学中将案例设计为3种:
第一种:课堂引用案例设计,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知识联系、分析过程及分析结论的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第二种:课堂讨论案例设计,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重在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
第三种:课外实践案例设计,以学生自我研究为主,重在应用,提高综合能力。
下面给出基于上述案例导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2.2.1 课堂引导案例
线性表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课后的习题主要是在自身类的基础上加上若干成员函数,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表的连接,表中元素的逆置,表中元素的划分,或者用来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另外还有实现一元多项式的加法操作,通过从第一项的指数比较,如果相等则系数相加,指数不变,如果第一个多项式的第一项的指数小于第二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则让第一个多项式向后移动,并进行存放,同理对其他项进行相同的操作。
鉴于此,提出如下问题。
假设现有砝码3枚,质量分别为1g、2g和3g,问只用这些砝码最多各一次你能称出哪几种质量的物体?而对各种质量确定的物体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称量方案?(一个熟悉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分析可能得到的称重情况如表1所示。
其次,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如下。
(1)如果有1枚质量为K1的砝码,称量的实际质量可以为m={m1=0或m2=K1},每种质量的称重方案数分别为P={P1=1,P2=1},观察m和P之间的关系?
(2)如有两枚质量分别为K1和K2的砝码,并且K1≠K2,参照(1)可以称重的质量4种:
①0+0=0
②K1+0=K1
③0+K2=K2
④K1+K2
(3)归纳总结。
对于(1)分析可表示为:1+xK1
对于(2)分析可表示為:(1+xK1)(1+xK2)= 1+xK1+xK2+xK1+K2
假设是n个这样的砝码可表示为:(1+xK1)(1+xK2)…(1+xKn)
最后,如何将现实讨论的问题用计算机实现,利用目前的线性结构中单链表来存储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形式f(x)=a0+a1x+a2x2+…anxn。
2.2.2 课堂讨论案例
课堂讨论案例主要体现前后知识点的融合和贯通,一般是多个案例。
首先,介绍栈的相关操作时,给出案例“把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如何来进行转换(口诀“除基取余倒排”),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介绍队列的相关操作时,给出案例“排序问题”,给定若干两位的整形数据存储在一维数组中,利用队列来实现数据的排序。提示:(1)创建一个队列数组,按照数据的个位数字放在相应的队列中;(2)利用队列的特性,将队列中的数据出队列重新放回一维数组中;(3)按照数据的十位数字存放在相应的队列中;(4)将队列中的元素出队列得到有序序列。
最后,考虑栈、队列结构与前面学过的线性表的区别,如何实现栈、队列的存储?继而引出停车场管理的实际案例。有一个停放n辆车的狭长通道,并有一个大门可供进出。在停车场内,汽车按到达的先后次序,由内向外依次排列。若车场停满n辆车,后来的在门道上停放,当有车开走,车场内该车辆后面的车先退出,然后再依次返回车场,便道上的车可以进入。让学生编程模拟上述管理过程。
2.2.3 课外实践案例
课外实践案例设计应该注重综合知识的运用。
数据结构课程中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了解之后,给出案例“教学计划的安排问题”,某大一学生有8门学位课的学习,如图1所示。
(1)可以得到一个有效拓扑序列为:
(2)解决方案提示:①在有向图中以“入度为零”作为“没有前驱”的量度;②算法中附设了“栈”,用于保存当前出现的入度为零的顶点;③“删除顶点及以它为尾的弧”的这类操作可用“弧头顶点的入度减1”的办法来替代。
(3)更进一步地思考问题。
①如何得到全部可能的拓扑序列?(研究有向图的邻接表)
②能否进行学期的安排?(查阅相关文献或书籍)
3 结语
案例导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引导讲解相结合,这不仅促动教师的专业研究,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而且有效地监测到学生的自学过程,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就好比实现了飞轮效应,为了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力,但一旦转动起来,后续只要施加很小的力,它就会飞速地转动。通过案例导学的教学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秀萍.案例导学教学模式在环境学课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11):54-57.
[2] 郭文东.案例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1):139-140.
[3] 段群,田俊华.案例教学法在《数据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2012(9):58.
[4] 张秀梅.《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3(10):47-49.
[5] 李晓鸿,骆嘉伟,季杰.“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研究型实践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21-126.
[6] 杨启帆,李浙宁,王聚丰,等.数学建模案例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0.
[7] 王晓明.基于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的数据结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2015(22):229-231.
[8] 陶影,张斌.数据结构实验教学应重视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2):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