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复习
2019-07-08李林
李林
【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推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2)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来进行的。
(1)水循环
①概念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②环节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⑤意义
A.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B.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2)生物循环
①概念
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②环节
吸收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⑤意义
A.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B.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3)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概念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②环节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③物质循环简图
④能量交换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⑤意义
A.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
C.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
3.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1)生产功能
①概念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的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②性质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2)平衡功能
①概念
指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②性质
是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功能。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意义
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1)含义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環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
告诫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时要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指地球表层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自然带
1.自然带的形成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世界陆地自然带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带性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是热量(太阳辐射)。
②分布特征
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是水分。
②分布特征
在平行于海岸方向上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上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影响因素
水热条件的变化。
②分布特征
在大致沿等高线的方向上延伸、从山麓到山顶的方向上更替。
③典型分布地区
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地区。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含义
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使陆地自然带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或使陆地自然带地带性分布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
①地带性自然带缺失
A.举例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B.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②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A.举例
南北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B.影响因素
地形。
③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A.举例
荒漠中的绿洲。
B.影响因素
水分条件的改变。
④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A.举例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B.影响因素
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