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中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
——以The Dairy-free Milk为例

2019-07-08叶丽莎

英语教师 2019年9期
关键词:脉络主题词说明文

叶丽莎

一、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语篇分析模式的研究背景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说明文阅读讲评课中,教师通常会先大致概括全文意思,然后针对学生做错的题解释题目和选项意思,最后指出答案在文中的对应位置。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能掌握部分细节题的做法,难以掌握推理题、主旨题等做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思维品质,显然不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育部 2018)。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在英语学习和实践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观察语言与文化现象,分析和比较其中的异同,归纳语言及语篇的特点,辨识语言表达的形式和语篇结构的功能,分析和评价语篇所承载的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断、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维方式(梅德明、王蔷 2018)。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篇分析法把握文章脉络,梳理段落间、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图式结构,使其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特别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都较高的说明文,从而提高其高阶思维。

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应从只抓取细节信息转向语篇分析,在教学中让学生关注语篇的题材、体裁、主旨、脉络、题眼、词句,及段落、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谢忠平 2017)。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综合理解和判断细节信息,推断指代关系,判断和推理具体信息,从而培养其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

二、在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中运用语篇分析模式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基本模式

表1

(一)整体把握文体特征和主旨大意

在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掌握文体、题材、关键词和主旨大意。这些信息可以在文章的首尾段、每段的段首或段尾找到。关键词又被称为主题词或线索词,通常会以同词复现或同义替换的形式出现在每段的段首、段尾处,这是说明文的特征。学生可在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下画线,抓住文章的主题词,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细致分析文本脉络和逻辑关系

说明文阅读理解的题目设置一般紧扣文章的脉络,通常在文章八大处:首段尾段、段首段尾、长句难句、文章举例处、文章引用处、因果关系处、转折对比处、特殊词汇处。命题通常为细节题、推断题、指代题、主旨题。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理顺文章脉络,理清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文以说明事物为主,往往有一条说清楚事物来龙去脉的主线贯穿全文。

1.段落之间

说明文的段落结构通常是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样)—Effect(影响)—Future(未来)。例如,在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地介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事物,在第二段说明这个事物产生的背景,在第三段说明这个事物的应用过程或介绍这个事物的操作方式,在第四段通常介绍这个事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好处或坏处),在最后一段通常会展望这个事物未来的发展。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如果能抓住这条主线,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句子之间

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相当重要(黄维强 2017)。说明文的句际逻辑关系有较常见的模式。例如,第一段描述事物是什么(What),通常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推进:Situation(旧产品的现状)—Reason(原因)—Shortcoming(缺点)—New product(新产品的诞生);或者介绍一种新的解决方案:Phenomenon(现象)—Reason(原因)—Bad effect(造成不良的后果)—Solution(新的解决方案的诞生)。第二段关于原因的描述通常是指产品发明者研发产品的个人原因或者个人对事物现状的看法,并大多是“总—分—分”的模式。第三段描述新产品的制作过程、使用说明或事情解决过程,通常以先后次序呈现,如Firstly—Secondly—Thirdly—Lastly,或者 At first—Then—Later—Lastly等。第四段介绍新产品的好处或者新的解决办法,通常以“总—分—分—分”的形式说明,有时会用比较和数据的方式突出好处。第五段关于新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或新方案的实施的介绍通常会从开始启用的时间、地点、预期效果三个方面作简单说明。

(三)深入分析衔接手段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是抽象、概括、简练、逻辑性强、句子间衔接紧密。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是两种常见的语篇衔接手段(黄国文 1988)。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人称指称、指示指称、比较指称)、替代、省略。词汇衔接包括重现(原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义祠)和同现(语义场同一话题场景词汇)。

例如: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英语高三“一测”的阅读理解D篇中有两道题考查语篇衔接手段,包括语法衔接中的指示指称和词汇衔接中的同义替换。

32.The underlined word“those”in Paragraph 1 refers to _____.

A.alternatives B.people

C.products D.reasons

答案:B

原文分析:These products are popular with consumers who cannot drink cows’milk for health reasons,as_ well as with those concerned about animal welfare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语法衔接中的指示指称,those指代consumers“顾客”,因此选 people.)

35.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Healthier Cheese.

B.New Milk Saves Planet.

C.Fresher Milk,Better Future.

D.Making Milk without Cows.

答案:D

原文分析:在文中各段的首、尾句多处出现了与主题相关的同义词:plant-based alternatives,the dairy-free options,animal-free milk,Cows’milk-free alternatives,dairy-free cream cheese,a more realistic alternative,the dairy-free milk,their creation,这些词都包含一个意思dairy-free product,由此可见,解答该题需要使用词汇衔接中的同义替换。

三、高中英语说明文阅读语篇分析模式的实践

教学内容: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英语高三“一测”阅读理解D篇The Dairy-free Milk(内容见附录)。

(一)教学内容分析

The Dairy-free Milk从非乳制品市场的现状、原因、缺点入手,介绍了新型非乳制品的生产动机、制作过程、优点和前景。文章主题明确、脉络清晰,用同义替换的方式反复再现主题词。命题点着眼于文章的长难句、转折处、数据比较处,包括指代题、细节题、推理题等。

(二)学情分析

文科重点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有一定的兴趣,但说明文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长难句仍是他们的弱项。本堂课使用完成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技巧,提升其思维品质。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思维品质,让学生学会以 what—why—how—effect—future为主线梳理文本内容,并通过分析语篇理解文本的文体、主题词、主旨大意、文章脉络、题眼/命题点。

(四)教学思路

首先,教师用盲人摸象的图片引入,提醒学生在阅读语篇时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发展,不能以偏概全。接着,提供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英语高三“一测”阅读理解D篇的全区、所在学校和所带班级的得分,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考点和自己的强、弱项有清晰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再次通读文章,找出各段描述同一个意思的词语,归纳文章的主题词。最后,让学生分析各个段落,找出主题句,理清段落间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期间,提醒学生通过提取句子主干来理解句子,并加强对题干和选项的辨析理解,同时强调做题要基于原文。

课后,布置2017年全国Ⅰ卷的阅读理解D篇《蒸馏器》作为巩固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提炼篇章整体脉络,建构图式,帮助学生宏观、高效、准确地对篇章进行解码,为学生提供构建某一体裁篇章的模板,从而使学生的读、写过程互促互动,形成读写能力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李福庆 2017)。

(五)教学重点

1.绘制思维导图,掌握重点词汇、主题句、文章脉络、篇章标记词和主要内容。

2.根据文章提示思考并解答逻辑推断题。

(六)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说明文的段落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成效—未来发展,what—why—how—effect—future)。

(七)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Leading-in)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盲人摸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发展。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盲人摸象的图片,思考自己在做说明文阅读理解题时的感受。

【设计说明】

用盲人摸象的图片引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懂得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否则会造成错误的理解。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做说明文阅读理解题时是否经常看到只语片言就匆忙选取答案,而忽略对全文的深度理解与分析。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做阅读理解题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发展,不能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Step 2:回顾阅读理解的得分率(Review the scoring rates)

【教师活动】

教师呈现阅读理解的得分率,并引导学生思考每道题的考点。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对比数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失分点,并明确阅读理解的考点。

【设计说明】

让学生了解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英语高三“一测”阅读理解D篇的全区、所在学校和所在班级的得分及其考点(主旨题、推理题、细节题、指代题)。第32题推断代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指代关系的正确率为82.5%,第33题细节信息综合理解和判断、第34题根据具体信息作出判断和推理,正确率分别为67.5%和64.5%,第35题理解文章主旨要义正确率为56.0%。由此可见,学生并未真正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没有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

Step 3:语篇分析(Analyze the expository text)

【教师活动】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语篇分析,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发展。

图1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词、主题句、文章脉络、篇章标记词和主要内容。

2.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明晰文章的段落结构。

【设计说明】

首先,教师让学生思考要深入理解说明文文本需要了解文体特征、主题词、主旨大意、文章脉络、题眼/命题点等信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进行说明文语篇分析的要点。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通读文章,找出各段描述同一个意思的词语,归纳文章的主题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个段落,找出主题句,理清段落间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品质。思维导图见图1:

Step 4:归纳总结(Summary)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主题词、主旨大意、文章脉络和题眼。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本篇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主题词、主要内容、段落结构和考点。

【设计说明】

学生在完成语篇分析后,再次思考读前提出的有关说明文语篇分析的问题,并明确本文文体是说明文,主题词是Dairy-free Product,主旨大意是introduce a new dairy-free product,文章脉络是Introduction(What)→Motivation(Why)→Process(How)→Advantage(Effect)→Future,题眼 /命题点是第32题,首段、长难句(考查指代),第33题,第2段、长难句(考查细节理解),第34题,第4段、长难句、数字处(考查推断能力),第35题,首段尾段、长难句、转折处(考查主旨归纳)。让学生再次认识到语篇分析和形成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并总结、归纳出what—why—how—effect—future是说明文的基本脉络,对之后的说明文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

Step 5:布置作业(Homework)

【教师活动】

教师布置2017年全国Ⅰ卷的阅读理解D篇《蒸馏器》作为巩固练习,并让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语篇分析模式完成。

【学生活动】

学生运用语篇分析模式完成作业,并绘制思维导图。

【设计说明】

本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学效果突出,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调研课优等课(等级A)。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完成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出说明文的主线是what—why—how—effect—future,并通过语篇分析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主题词、主旨大意、文章脉络、题眼/命题点,理清文脉,理解了段落关系和句子间的关系,提升了说明文语篇研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命题点所在的长难句,学生学会了通过提取句子主干来理解句子,并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的辨析理解。同时,学生明白做阅读理解题要基于原文,重视语篇的内在逻辑关系。

学生学会语篇分析模式后,能自信地阅读抽象性和概括性较强的文章,改掉了以往只做题不看上下文的坏习惯,形成了边阅读、边思考、边分析的良好习惯,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另外,学生还会在阅读时自觉地绘制思维导图,在原文中画线、标注重点和关键词,并乐于展示和分享。

猜你喜欢

脉络主题词说明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年第五卷英文主题词索引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