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肠经腧穴对兔肠道蠕动的影响
2019-07-08朱依玲张蒙昕董新张颖金清郭利伟
张 英,朱依玲,张蒙昕,董新,张颖,金清,郭利伟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
针刺疗法作为一种易于实施, 安全而无副反应的物理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辉煌珍品之一,它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医治疾病上都具有及其突出的特点[1]。针灸治疗动物疾病起源古老,在现代社会,兽医外科临床实践中针灸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兽医针灸是利用各种针,或使用艾灸,熨烫和烙印,以适当刺激身体表面或特定的某些部位,以疏通经络,引导气血,解毒和驱邪以达到医治的目的,主要用于治疗动物肢体疾病、腰椎病、眼病、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等[2-3]。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案例在历史上有很多记录,临床上通过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医治胃肠疾病具备双重功效,当胃肠功能处于兴奋状态时,针刺穴位可以起抑制作用;而当胃肠功能低下时,针刺穴位又发挥兴奋作用[4]。
穴位是针灸医治的最小单位,是针灸医治的根底。目前针灸疗法以组穴的方式呈现[5]。只有穴位结合的协同作用能提高临床疗效,无效或减弱的拮抗作用不仅会影响临床疗效,而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6]。交感神经刺激可抑制胃肠动力,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增强胃肠动力[7]。当针刺穴位时,胃肠道交感神经被激活,抑制胃肠运动,四肢穴位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刺激胃肠运动[8-9]。然而,在国内和国外的动物胃肠道疾病治疗中很少有关于中医针灸的报道[10]。本试验拟从针刺不同穴位及同一穴位留针时间不同两方面,对兔肠道蠕动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小动物肠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BL-420V 生物实验同步演示系统, 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170240;恒温水浴锅,西安安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的新西兰白兔,购自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试验前禁食12 h。
7%水合氯醛、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手术刀、眼科剪、眼科镊)、玻璃分针、解剖盘、滴管、纱布、粗棉线、棉花、1ml 和2.5ml 注射器各一个,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动物生理实验室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乐氏溶液的配制
NaCl 9 g、KCl 0.42 g、CaCl2 0.24 g、NaHCO3 0.1-0.3 g,葡萄糖1.0-2.5g,将上述各种成分分别溶解后,再逐一混合,CaCl2 或NaHCO3 最后加入混合, 最后再加蒸馏水至1000ml 即得。
1.2.2 试验动物分组及试验步骤
7%水合氯醛麻醉试验动物,打开腹腔,暴露肠道。用粗棉线将肠道固定在设备上; 电脑登录BL-420V 生物实验同步演示系统,先截取针刺之前的肠道蠕动曲线,即为空白对照, 再截取针刺后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曲线,即为试验组。
针刺目标穴位,依次选穴曲池、前三里、合谷、百会、命门。具体的针刺定位及针刺手法见图1、图2 和表1。①分别针刺上述穴位,每个穴位各留针5min、10min、15min、20min,观察曲线变化;②观察同一穴位不同留针时间和不同穴位同一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情况;③每次等上一次的变化平缓后再针刺下一个穴位;④在此期间,要不断滴加乐氏溶液,保持肠道活性;⑤为了不影响活性,尽量不用金属器械去碰触肠道。
图1 为兔的体表穴位, 其中与本试验有关的穴位为28- 前三里、32- 合谷。图2 为兔的骨骼及穴位,其中与本试验有关的穴位为13- 命门、15- 百会、27- 曲池、28- 前三里。
图1 兔的体表穴位[2]
图2 兔的骨骼及穴位[2]
表1 相关穴位定位及针刺手法
1.2.3 数据分析
针刺前与针刺后同一穴位不同留针时间和不同穴位同一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数据结果采用spss19.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 三组数据经过统计后用 “均值标准差”来表示,组别之间采用t 检验的方式来说明其差异是否显著,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同一穴位不同留针时间的肠道蠕动情况
针刺合谷穴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结果见图3。由图3 可见,针刺合谷穴时,空白对照组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最大,针刺后留针时间5min、10min、15min、20min 时,肠道平滑肌压力都呈现下降趋势,且在留针20 min 时,肠道平滑肌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合谷穴后留针时间5min 时,肠道蠕动频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留针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图3 针刺合谷穴不同留针时间对肠道蠕动的影响
针刺曲池穴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结果见图4。由图4 可见,针刺曲池穴时,空白对照组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最大,针刺后留针时间5min 时,肠道平滑肌压力明显下降,显著低于留针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针刺曲池穴后留针时间5min 时,肠道蠕动频率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肠道蠕动频率 (P<0.05); 留针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图4 针刺曲池穴不同留针时间对肠道蠕动的影响
针刺前三里穴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结果见图5。由图5 可见,针刺前三里穴时,留针时间5min、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下降,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针刺前三里穴后留针时间5min 时,肠道蠕动频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留针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P<0.05);留针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明显增加,留针10min、15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图5 针刺前三里不同留针时间对肠道蠕动的影响
针刺百会穴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结果见图6。由图6可见,针刺百会穴时, 留针时间5min、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留针20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显著高于留针5min、10min、15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P<0.05)。针刺百会穴后肠道蠕动频率无明显规律性。
图6 针刺百会不同留针时间对肠道蠕动的影响
针刺命门穴不同留针时间时的肠道蠕动结果见图7。由图7可见,针刺命门穴时, 留针时间5min、10min、15min、20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明显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留针15min 时,肠道平滑肌压力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留针时间点(P<0.05)。针刺命门穴后留针时间5min、10min、15min 时,肠道蠕动频率明显增加,显著高于留针20min 时和对照组的肠道蠕动频率(P<0.05);留针15min 时的肠道蠕动频率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
图7 针刺命门不同留针时间对肠道蠕动的影响
2.2 不同穴位同一留针时间的肠道蠕动情况
将各穴位在不同留针时间的肠平滑肌压力进行比较,结果见图8。从图8 中可以看出,在针刺后留针时间5min 时, 百会穴和命门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曲池穴和前三里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 (P<0.05); 留针时间10min 和15min 时,百会穴和命门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合谷穴和前三里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留针时间20min 时,百会穴和命门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合谷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
图8 各穴位在不同留针时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的变化
将各穴位在不同留针时间的肠蠕动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见图9。从图9 中可以看出,在针刺后留针时间5min时, 仅曲池穴的肠道蠕动频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留针时间10min 时,前三里穴、百会穴和命门穴的肠道蠕动频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留针时间15min 时,前三里穴和命门穴的肠道蠕动频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百会穴和曲池穴的肠道蠕动频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留针时间20min 时,曲池穴的肠道蠕动频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图9 各穴位在不同留针时间的肠道蠕动频率的变化
3 分析与讨论
针灸治病必须结合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针灸的性能,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原则,配以循经远道取穴为辅穴,组成循经远道配穴的针灸治疗处方,或在病位近部选取本经,有关之经的背俞、募穴、八会穴等为主穴,配以循经远进取穴为辅穴,组成循经远近配穴的针灸治疗处方[11]。
研究表明,经络针灸法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使肠运动功能异常趋于正常化,一方面可以促进肠运动功能差的患者蠕动动力学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肠道运动功能的蠕动功率[12-13]。自古以来,针头停留时间被认为是预测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留针时间不合适,会导致医源性损伤[14]。同一经络上的两个不同穴位分别受到刺激,导致相似的中枢反应,但又不完全相同[15]。同时,留针时间不同也是影响针刺效果的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16]。因此,本试验从针刺不同穴位及同一穴位不同留针时间,观察其对兔肠道蠕动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针刺治疗肠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发现, 在针刺合谷穴时肠道平滑肌压力呈现下降趋势,而肠道蠕动频率呈上升趋势;针刺曲池穴和前三里穴时肠道平滑肌压力的趋势无显著变化,肠道蠕动频率先上升后下降;针刺百会穴时肠道平滑肌压力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肠道蠕动频率无明显规律性;针刺命门穴时肠道平滑肌压力和频率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说明百会穴和命门穴均能增强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强度,合谷穴能提高肠道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合谷穴能抑制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强度,曲池穴和前三里穴能降低肠道平滑肌的收缩频率。
不同穴位同一留针时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针刺后各留针时间点,百会穴和命门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明显增强,在留针时间10min、15min 和20min时曲池穴的肠道平滑肌压力增强; 合谷穴在留针时间10min、15min 和20min 时、 前三里穴在留针时间5min、10min 和15min 时的肠道平滑肌压力明显降低;肠道蠕动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针刺后各留针时间点,命门穴的肠道蠕动频率增强,合谷穴和前三里穴的肠道蠕动频率先增强后降低,曲池穴和百会穴的肠道蠕动频率则先降低后增强。说明留针时间较长时,百会穴、命门穴和曲池穴能够增强肠道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合谷穴和前三里穴则降低肠道运动的强度和频率。
本试验结果体现了前肢阳明经及其常用配穴对肠道运动功能确有特异性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当肠道蠕动处于兴奋状态下时,应选穴合谷、前三里为主穴,配合曲池共同针刺;而当肠道蠕动处于低迷状态下时,应选穴百会、命门为主穴,配合曲池共同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