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凛冬至,这一杯互联网咖啡能热多久?

2019-07-07懂懂笔记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19年2期
关键词:瑞幸星巴克单车

懂懂笔记

惊人的增长与“烧钱”的速度

回顾瑞幸一年多的发展历程,成长速度确实惊人。从2017年10月,瑞幸第一家门店在银河SOHO开业开始,到2018年11月底,瑞幸官方数据显示已经在全国21大城市,开设了超过1 700家门店。这样疯狂增长的背后,各方看到的无外乎是国内咖啡饮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以及破坏式创新对原有市场带来的冲击。

所谓巨大潜力,无外乎来自于一些第三方数据,例如我国的年人均咖啡消费不足5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年人均消费为20杯。而北美以及欧洲国家的年人均咖啡消费大约是400杯,就连同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年人均咖啡消耗也分别达到了360杯和140杯。而对此的判断,就是从5杯到几百杯之间,必定会孕育巨大的商机。于是乎,我们曾经在共享单车和网约车市场看到的火热场景,再次出现。互联网咖啡品牌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少不了资本的助推以及疯狂地“烧钱”。

优惠和补贴似乎成了一众互联网咖啡身上比“口感”更重要的标签。连咖啡的分享好友免费喝、瑞幸的买二赠一、买五赠五,以及全国门店轻食一律5折,实际上都透出一个热词——补贴。

同行业竞争对手定价30元人民币左右一杯的拿铁,在互联网咖啡品牌的各种补贴后只需要十几元人民币甚至更低。这样的“大方举措”也让一众互联网咖啡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无数用户,开拓了大批门店。

除了补贴之外,跟其他互联网风口项目一样,大面积、重资金的广告轰炸也出现在互联网咖啡品牌身上。张震和汤唯等大牌明星代言,电梯间、公交站和社交网络等随处可见各种形式的广告,屡见不鲜。瑞幸创始人钱治亚此前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8年7月之前已投入约10亿元人民币做营销推广 。

“烧”出来的繁荣都势必要经历回归和重整

当然,互联网咖啡头部品牌不屑于同门相残,而是剑指传统的咖啡连锁品牌。因为新物种要“代替”老物种。

瑞幸一直“剑指”星巴克。从之前的各项声明到供应链“之争”,外界一度认为星巴克确实受到了互联网咖啡新势力的冲击。但冷静分析一下,星巴克和瑞幸、连咖啡等销售的本就不是一类“商品”。星巴克首先卖的是“第三方环境”,其次才是与之匹配的咖啡饮品。而互联网咖啡卖的主要是咖啡,至于环境就无法提及了。而卖产品,首先是咖啡的口感、味道能打动人心,并非补贴换来的一时兴起。当然,星巴克或许会受到冲击。根据星巴克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区同店销量下降了2%,要低于2017年同期的上涨7%。不过,在2018年的经济环境下,这2%的下滑与互联网咖啡的进击有多大关联,恐怕很难作出判断。

客观来看,瑞幸和连咖啡等品牌的兴起,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市场培育作用。但是送券、连杯或免费等补贴,以及铺天盖地的广告,在获得用户的同时也为其自身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烧钱”换来的规模和成长,可持续吗?对此,一位投资银行的分析人士表示:“今年(2018年)几乎所有投资人花钱都变得非常谨慎,互联网咖啡能够获得一系列重大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之前其他的(项目)都投完了,而那些相对成熟的项目想要继续跟进的成本太大。互联网咖啡是目前剩下的新项目中,数据表现相对不错的。”

冷静的媒体,开始关注互联网咖啡与共享出行以及共享单车市场的共性问题。很明显,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对比,在那些堆积成山的废弃共享单车面前,更多人产生的反应是警醒。

舆论对于“烧钱”换市场的模式一直心有余悸,但这种思维模式曾一度在共享出行和共享单车领域盛行,ofo背后的推动者,著名天使投资人朱啸虎的这句话听来值得玩味:“好的需求,完全是靠用户自发以及口碑产生出的病毒式传播。靠‘烧钱起来的基本都是伪需求。”

或许是处于成本的压力,一直疯狂“烧钱”的瑞幸在近日也放缓了狂奔的脚步。近日,瑞幸在外卖方面调整了运费规则。此前,用户单笔订单满35元人民币就能免除配送费。调整之后,用户需要单笔订单满55元人民币,才能享受免费配送服务。据悉,这项标准已在北京和上海的门店开始实施。

中国咖啡行业需要本土的优秀品牌,但太多例子也告诉市场,步子不要迈得太大……。对于如今疯狂奔跑的互联网咖啡品牌而言,高补贴以及大量门店扩张的重资产模式,意味着它们必须时刻保证资金链的稳定。重压之下,容易让初心跑偏。资本要的,原本就不是情怀,而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当初培育市场、赢得忠诚用户的目标,也往往会因为资本的助推跑偏。而目前的状态,是互联网咖啡品牌越扩张、越赔钱,必须要依靠海量用戶数据、市场数据去获得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加持,继续为自己“输血”。

写在最后

每一次融资到手,创业者都会说要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上,但我们看到的仍是大打促销牌,用钱买流量和拉新。如今,火爆的互联网咖啡能否通过“烧钱”获得用户的忠诚度,又能否用“烧钱”培育出一个有情怀、有底蕴和有生命力的咖啡消费市场?硅谷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有一句话很值得琢磨:“100个铁粉比10 000个觉得你还可以的用户要好很多。”

猜你喜欢

瑞幸星巴克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瑞幸咖啡提升品牌忠诚度的策略探析——以成都地区为例
飞吧,单车
瑞幸咖啡开始“转正”
农化电商可否复制瑞幸模式
作品五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
共享单车(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