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艾滋病效果观察及价值评价
2019-07-06胡云兴
胡云兴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艾滋病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次评价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替诺福韦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价值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CD4细胞值及血HIV病毒载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艾滋病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案。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替诺福韦; 依非韦伦; 艾滋病; 效果观察; 价值评价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2
艾滋病是临床常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功能进行性受损,其具有危害性大和传染性高等特征,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所以加强对艾滋病疾病的治疗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控制疾病发展及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2]。为此本次笔者所在医院对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艾滋病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对比评价,希望能为艾滋病疾病的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详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為两组。34例为观察组,另外3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8~58岁,平均(43.0±3.3)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7~58岁,平均(42.5±3.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进行治疗,拉米夫定片[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0.1 g/片]口服,0.1 g/次,1次/d;依非韦伦片(生产厂家: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464,600 mg/片)口服,60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了替诺福韦治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生产厂家:Aspen Port Elizabeth(Pty)Ltd.,国药准字:H20130589,300 mg/片]口服,30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细胞值及血HIV病毒载量进行监测对比;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肝功能异常及转移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检查患者血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检查患者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检查患者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均明显改善,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均较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3%、32.4%,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病,该病的危害性极大。艾滋病病毒可对人体免疫系统中CD4 T淋巴细胞造成严重损伤,大量的CD4 T淋巴细胞造成破坏后,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最终致使人体极易感染多种疾病,易造成恶性肿瘤发生,该病的治愈率极低,病死率较高,且病情变化快,因此给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5]。所以针对艾滋病患者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CD4细胞水平,最终才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艾滋病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CD4细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载量[6-7]。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可在细胞内磷酸化为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并以环腺苷磷酸形式中止病毒DNA链合成,并能够使患者的血药浓度始终保持较高的状态,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替诺福韦属于开环核苷膦化二酯结构类似物,通过与天然底物5-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与DNA整合后终止DNA链,最终达到抑制HIV-1反转录酶和HBV反转录酶的活性的作用[8-9],替诺福韦能够有效对抗多种病毒,常在临床中应用于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替诺福韦与食物同服时生物利用度能够大幅度提高,半衰期能够维持10 h左右,每天给药1次即可;依非韦伦为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选择性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艾滋病首选的一线抗HIV病毒药物,能够使患者的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并能够使患者免疫力得到相应增强,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10-12]。在本次观察结果中显示,与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依非韦伦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给予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血CD4细胞值及血HIV病毒载量均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均较少,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联合治疗艾滋病效果显著,其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CD4细胞值及血HIV病毒载量,且安全性较高,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向信春,丁芳,李佳豫.8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依非韦伦、拉米夫定和替诺福韦治疗的生化指标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2(8):68-69.
[2] Jiang W,Lu H,Hu Y,et al.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schiden,good interest and patients with homemade drug HTP,trapelidine and nevir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J].Fud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6,7(2):82-83.
[3]尹盛才.替諾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6):73-74.
[4]廖炯,骆安德,苏美如,等.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6,9(10):177-179.
[5] Deng X,Yang H,Pine O,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nofovir,lamivudine,and non weenten combined with HBV/HIV inf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16,5(4):74-75.
[6]王玉石.艾滋病患者应用依非韦伦抗病毒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分析[J/OL].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98-99.
[7]白一春,李骁,夏仁兴,等.司他夫定联合拉米夫定与奈韦拉平抗病毒方案治疗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1):63-67.
[8]何宗运.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OL].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2):256-258.
[9]李莉,马建新,陈军,等.拉米夫定联合替诺福韦治疗艾滋病合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15,27(3):191-194.
[10]陈仁芳,郑毓芳,徐淑凡,等.基于替诺福韦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2周的疗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3):153-156.
[11]尹盛才.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0):3045-3046.
[12]李春柱.替诺福韦联合拉米夫定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治疗中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