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9-07-06祝希亚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祝希亚

【摘要】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的效果。方法:抽取87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依照护理方式的异同进行分组,参照组(n=42)患儿应用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n=45)患儿同时应用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探析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3 2,P=0.029 5),探析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较参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29 5,P=0.008 3),探析组患儿日睡眠时间较参照组患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20 5,P=0.037 1)。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010 8,P=0.036 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能够加快患儿体质量恢复速度,使其睡眠时间得到延长,同时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及成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发展性照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护理; 应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2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等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出现各类疾病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对其正常发育及生长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其生命安全系数,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育[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87例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排除遗传性疾病患儿、传染性疾病患儿、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儿[2]。依照护理方式的异同进行分组,参照组(n=42)中,女17例,男25例,胎龄30~38周,平均(34.2±1.3)周;探析组(n=45)中,女19例,男26例,胎龄30~38周,平均(34.4±1.5)周。两组患儿胎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应用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患儿同时应用发展性照顾,具体如下。

1.2.1 环境护理 调节暖箱温度为30 ℃,应用舒适柔软的纯棉制品包裹婴儿,包被折叠成鸟巢形状,为患儿提供一个温暖且柔软类似于母体的环境。定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患儿直肠温度保持为37 ℃、皮肤温度保持为36.5 ℃,依照患儿皮肤改变情况调节保温箱湿度,各项操作均应该保证无菌性。护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制造噪音,保持光线柔和,因早产儿深睡眠时间短,不能建立规律的作息,应在有监护仪保证的前提下,用包被遮盖暖箱;需要时开灯,防止强光直射患儿眼睛,同时尽量调低各种医疗设备声音[3]。早产儿不能主动地调节入耳音量,听力容易受损,因此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该动作轻柔,防止声音过大对患儿造成刺激。为患儿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音响要控制在0~40 dB。同时通过肢体及眼神等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能够使患儿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基本感官功能得到提升[4]。非哺乳目的给予适合婴儿的安抚奶嘴使其产生吸吮动作:(1)可加快早產儿吸吮反射的成熟,提高吸吮、吞咽功能的协调性;(2)促进早产儿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加快胃排空,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3)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4)减少早产儿胃食管反流,降低因梗阻窒息而引起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1.2.2 体位护理 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两种体位相互交换的形式进行体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消化道功能及肺部功能,可使患儿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抑制[5]。

1.2.3 抚触护理 护理人员应剪短指甲,自患儿前额、下颚、头胸部及腹部、上下肢、背部和臀部等顺序进行抚触护理,每日护理3次,每次抚触时间约为15 min。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可以让其睡水床,以减少呼吸暂停。抚触前和抚触中与婴儿轻声交谈。若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皮肤变红以及用力挣扎等不良反应,需要暂停护理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以便了解患儿哭闹等原因[6]。

1.2.4 医院感染防控 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15~30 min/次。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水,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未消毒。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7]。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 21.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探析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日睡眠时间较参照组患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d,(x±s)]

组别 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 日睡眠时间 住院时间

探析组(n=45) 14.35±1.57 20.12±1.38 32.76±1.24

参照组(n=42) 18.73±1.64 16.34±2.75 41.57±2.43

t值 8.823 2 7.920 5 24.829 5

P值 0.029 5 0.037 1 0.008 3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例(%)

组别 腹胀 呕吐 胃残留 合计

探析组(n=45) 1(2.22) 1(2.22) 2(4.44) 4(8.89)

参照组(n=42) 3(7.14) 3(7.14) 4(9.52) 10(23.81)

字2值 0.825 9 0.825 9 1.310 5 13.010 8

P值 0.062 3 0.062 3 0.072 3 0.036 5

3 讨论

早产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严重阻碍其身心健康正常发育,甚至会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8]。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够为早产儿提供各种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有助于展开各项抢救工作并促进其预后改善。除了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为其提供发展性照顾可加快其体质量恢复并促进其身心发育[9]。

作为新型护理理念,发展性照顾能够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提高其休息质量及身心舒适度,能够使环境等不良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刺激得到明显减轻。延长其睡眠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机体发育及生长[10]。医护人员在实施发展性照顾时,首先对患儿发育应急能力做全面评估,根据患儿自身机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时监测患儿体温变化情况,新生儿体质量较轻者体温偏低,放置于暖箱中,确保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与家属采取抢救措施。早产儿呼吸道需保持通畅,检查鼻内分泌物并及时清除防止窒息。护理人员指导母亲进行人工喂养,同时保持患儿清洁,对于无吮吸功能患儿,在前期可实行微量喂养,即采用胃管微量喂养,将奶液自然流入到胃部。播放音乐以及抚触护理能够对婴儿听觉和触觉功能产生刺激,可使其听觉和触觉敏感性得到提高[11]。抚触护理有助于患儿产生积极有效的生理效应,同时能够对迷走神经兴奋性的产生增强作用,有助于增加胰岛素、胃泌素等良性胃肠道激素释放量,从而可使其胃肠道蠕动以及食物吸收能力得到强化,可显著减少胆红素吸收量并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12]。除此之外,抚触护理还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情感及生理发育,能够使其机体免疫力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对患儿加强体位指导能够改善其消化功能及心肺功能,可明显提升其进食量,从而加快其生长速度,缩短其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

此次研究中,探析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日睡眠时间较参照组患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9%,参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能够加快患儿体质量恢复速度,使其睡眠时间得到延长,同时还能够使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加快其体质量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及成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景玲.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OL].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8):248,250.

[2]黄蓉.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6):323-324.

[3]宋蕾.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244-245.

[4]王丽娟.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OL].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8):41,43.

[5]金敬敬,沈丹华.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339.

[6]闻秀琴.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34,136.

[7]遆华.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5(7):220.

[8]李杨.发展性照顾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对早产儿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6,12(29):117.

[9]潘娇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13(35):120,136.

[10]蒋淑宏.对重症监护室中的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7(9):139-140.

[11]赵翠梅.發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9):1727-1728.

[12]覃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J].养生保健指南,2018,14(3):139.

早产儿由于胎龄不足,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等发育尚不完善,免疫力和抵抗力均较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出现各类疾病和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对其正常发育及生长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其生命安全系数,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育[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87例在笔者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排除遗传性疾病患儿、传染性疾病患儿、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患儿[2]。依照护理方式的异同进行分组,参照组(n=42)中,女17例,男25例,胎龄30~38周,平均(34.2±1.3)周;探析组(n=45)中,女19例,男26例,胎龄30~38周,平均(34.4±1.5)周。两组患儿胎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应用病情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患儿同时应用发展性照顾,具体如下。

1.2.1 环境护理 调节暖箱温度为30 ℃,应用舒适柔软的纯棉制品包裹婴儿,包被折叠成鸟巢形状,为患儿提供一个温暖且柔软类似于母体的环境。定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检测,确保患儿直肠温度保持为37 ℃、皮肤温度保持为36.5 ℃,依照患儿皮肤改变情况调节保温箱湿度,各项操作均应该保证无菌性。护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制造噪音,保持光线柔和,因早产儿深睡眠时间短,不能建立规律的作息,应在有监护仪保证的前提下,用包被遮盖暖箱;需要时开灯,防止强光直射患儿眼睛,同时尽量调低各种医疗设备声音[3]。早产儿不能主动地调节入耳音量,听力容易受损,因此要保持病室的安静更为重要,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该动作轻柔,防止声音过大对患儿造成刺激。为患儿播放节奏舒缓的轻音乐,音响要控制在0~40 dB。同时通过肢体及眼神等方式与患儿进行交流,能够使患儿触觉、听觉以及视觉等基本感官功能得到提升[4]。非哺乳目的給予适合婴儿的安抚奶嘴使其产生吸吮动作:(1)可加快早产儿吸吮反射的成熟,提高吸吮、吞咽功能的协调性;(2)促进早产儿血清胃泌素的分泌,加快胃排空,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3)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4)减少早产儿胃食管反流,降低因梗阻窒息而引起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1.2.2 体位护理 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两种体位相互交换的形式进行体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消化道功能及肺部功能,可使患儿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抑制[5]。

1.2.3 抚触护理 护理人员应剪短指甲,自患儿前额、下颚、头胸部及腹部、上下肢、背部和臀部等顺序进行抚触护理,每日护理3次,每次抚触时间约为15 min。孕周小于34周的早产儿可以让其睡水床,以减少呼吸暂停。抚触前和抚触中与婴儿轻声交谈。若护理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皮肤变红以及用力挣扎等不良反应,需要暂停护理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以便了解患儿哭闹等原因[6]。

1.2.4 医院感染防控 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15~30 min/次。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蓝光箱和暖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水,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未消毒。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7]。

1.3 观察指标

记录和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 21.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日睡眠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探析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日睡眠时间较参照组患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早产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出现各类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严重阻碍其身心健康正常发育,甚至会导致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8]。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能够为早产儿提供各种必要的生命支持设备,有助于展开各项抢救工作并促进其预后改善。除了需要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为其提供发展性照顾可加快其体质量恢复并促进其身心发育[9]。

作为新型护理理念,发展性照顾能够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提高其休息质量及身心舒适度,能够使环境等不良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和刺激得到明显减轻。延长其睡眠时间能够显著提升其机体免疫力,促进其机体发育及生长[10]。医护人员在实施发展性照顾时,首先对患儿发育应急能力做全面评估,根据患儿自身机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时监测患儿体温变化情况,新生儿体质量较轻者体温偏低,放置于暖箱中,确保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同时严密观察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与家属采取抢救措施。早产儿呼吸道需保持通畅,检查鼻内分泌物并及时清除防止窒息。护理人员指导母亲进行人工喂养,同时保持患儿清洁,对于无吮吸功能患儿,在前期可实行微量喂养,即采用胃管微量喂养,将奶液自然流入到胃部。播放音乐以及抚触护理能够对婴儿听觉和触觉功能产生刺激,可使其听觉和触觉敏感性得到提高[11]。抚触护理有助于患儿产生积极有效的生理效应,同时能够对迷走神经兴奋性的产生增强作用,有助于增加胰岛素、胃泌素等良性胃肠道激素释放量,从而可使其胃肠道蠕动以及食物吸收能力得到强化,可显著减少胆红素吸收量并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12]。除此之外,抚触护理还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情感及生理发育,能够使其机体免疫力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提高。对患儿加强体位指导能够改善其消化功能及心肺功能,可明显提升其进食量,从而加快其生长速度,缩短其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

此次研究中,探析组患儿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参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日睡眠时间较参照组患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9%,参照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8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发展性照顾能够加快患儿体质量恢复速度,使其睡眠时间得到延长,同时还能够使患儿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加快其体质量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及成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景玲.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8):248,250.

[2]黃蓉.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4(26):323-324.

[3]宋蕾.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8):244-245.

[4]王丽娟.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OL].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8):41,43.

[5]金敬敬,沈丹华.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339.

[6]闻秀琴.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34,136.

[7]遆华.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5(7):220.

[8]李杨.发展性照顾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对早产儿睡眠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6,12(29):117.

[9]潘娇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13(35):120,136.

[10]蒋淑宏.对重症监护室中的早产儿进行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7(9):139-140.

[11]赵翠梅.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9):1727-1728.

[12]覃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J].养生保健指南,2018,14(3):139.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