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设计
2019-07-06马金金
马金金
(蚌埠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一新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大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构建终身学习基础,以及形成良好的学风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长期以来都是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课程教学没有实施成果导向,以及教学组织没有实践因材施教。
(1)教育理念没有体现“两个核心,两个突出”。没有完全做到以信息素养教育、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突出素质教育、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不分学科专业都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未来学科应用需求差异,导致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所学专业。
(2)教学组织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对中学信息技术内容开设情况缺乏了解,即使有所了解,由于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新生入校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也会很大,教师无法对教学内容的详讲、略讲、重点、难点做出取舍。因此,一般都是按照“零起点”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就导致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对教学内容兴趣不大。由于是刚刚进入大学校门,大学的学习方法和特点还没有掌握,通过大学第一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实施,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并相互影响,进而使良好学风的形成受到影响[1]。
(3)教学内容没有体现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理工类学生擅长逻辑思维,文科类学生擅长形象思维[2]。即使在同一大类学生中,差异也很大,如经济类学生数学基础略好,艺体类学生数学基础则较差。专业应用要求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能同质,要体现成果导向,能够服务于自身专业。
2 成果导向分类设计教学内容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的确定、达成方式以及达成度的评价[3]。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驱动,追求面向未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本能力在学生身上的产出。要求教师应该先明确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配合多元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完成自我实现的挑战,再将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4]。成果导向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专业学以致用为根本,以学生基础差异为条件,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前提,以学习成果为评价,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大类招生及学科专业应用需求分类设计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成果导向分类设计教学内容
基础模块是计算机基础应用通识内容,所有专业学生都应该较好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基础作必要的整合和取舍,以渗透思维方式,优化认知结构。如非理工类学生对进制、编码、原理等内容可以不作要求,注重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与维护。文史哲、艺体类学生重点强化文字处理、图表信息表达与分析、PPT技巧、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内容。理工类学生理性思维和工具思维能力较强,应加强计算与计算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经管理类学生重点加强Excel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能够对实际经济管理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训练模块作为成果产出的具体体现,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将知识点与学科专业结合融于综合案例中。随着各行各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新工科、新文科突出应用的背景下,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操作,要重点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向计算思维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进行拓展。
3 成果导向分类分层组织教学
分类分层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有效培养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重要途径[5]。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原则,以任务为主线,增强学生学习的目标性,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分类分层培养总体改革思路是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基础实行“横向分类,纵向分层”。
⑴分类设计教学目标
横向分类是“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6],根据学科专业大类特点和应用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分为理工类、文史哲类、经管类和艺体类等。不同学科类别学生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有差异,但同类学生应设定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实施统一的考核标准。基本操作使用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应用能力,根据理工类学生特点和专业需求,还应培养其研究创新能力,根据经管类学生特点和专业需求,还应培养其应用开发能力。不同学科类别教学目标和适用教学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学科类别教学目标和适用教学方式
基本操作使用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对计算机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学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自主地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完成与其相关的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技巧为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包括操作系统基本应用能力、选购配置计算机系统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文本图表处理表达能力、网上交流能力和简单数据处理能力等。
应用开发能力:注重计算思维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培养。利用相关专业软件作为工具,通过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获得运用工具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利用Excel进行专业相关的数据处理、财务管理类软件、ERP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和电子商务系统操作等。
研究创新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持续学习能力,逐步提升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能够根据专业特点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创新性地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包括:计算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基本内容及应用等。
⑵分层组织教学
纵向分层是指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计算机应用能力摸底测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A(免修免考)、B(免修不免考)、C三个等级。A等级学生是通过计算机基础能力测试,已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可免修免考,获得课程相应学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B等级学生是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但还没有达到横向分类教学目标要求,需要进一步进行相应知识的提高和拓展,可以申请免修但不免考,申请免修的学生需要在学业导师指导下,结合各类教学资源开展学习。C等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弱或“零基础”,按照横向分类教学目标组班进行教学。
在教学策略方面,教师应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学设计,实施因材施教,按照课程教学模块科学设计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着眼于计算机技术与各学科的交叉领域,设置综合训练项目,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主线[7]。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计算机思维能力。应有针对性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协同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合理使用慕课、翻转课堂和微课等先进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拓展个人发展的空间。
4 多元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机制
建立以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多元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标准,通过目标任务的挑战性与吸引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与专业结合的利用计算机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多元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标准设计如表3所示,在完成成果1的基础上,再满足成果2中的1项,方可获得该课程学分。
表3 多元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标准
成果1:按学校毕业设计(或论文)格式要求排版往届未排版的学生专业论文。长期以来,几乎所有毕业生毕业设计(或论文)格式不符合规定,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与专业知识无关的格式排版,甚至教师亲自处理。通过该成果,在提高学生的文字处理能力、图表信息表达能力,专业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将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实质性的专业内容的指导上,提高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质量。
成果2: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学校组织统一考核、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
通过多元梯次成果导向评价机制,突出与专业特点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鼓励学生参加课程相关的国家统考和竞赛活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 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是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方向[8]。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把教学内容驱动改为学习成果驱动,实施“学习成果-分类教学内容设计-分层组织教学-多元梯次评价标准”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的协同性,在大的专业背景下,任课教师与专业教师进行协同化教学设计,将相关性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进行拓展。为了达成成果预期,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基于学习成果,科学整合教学内容,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真正实现以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