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震惊世界的“中国深度”“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019-07-06于海燕

上海工运 2019年6期
关键词:潜水器蛟龙深海

◎于海燕

“蛟龙”号作为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所创造的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是骄人的“世界之最”。

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时期,作为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利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了从南海50米海试起步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跨越,“蛟龙”人以坚强的意志,不可思议地创造了难以逾越的世界纪录。

“蛟龙”号,是一个长8.2米、宽3.0米、高3.4米的“胖鲨鱼”型潜水器,它的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可达到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级。当前它实现的最大下潜深度是7062.68米,这意味着理论上其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

载人潜水器是一种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它能运载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种电子装置、机械设备潜入深海,还能快速、精确地到达各种深海复杂环境,进行高效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作业,这为人类实现开发深海、利用海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当今世界上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仅有五个,而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蛟龙”号的成功实属来之不易,从诞生到使用,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心血。正如时任“蛟龙”号项目负责人和海上试验现场总指挥的刘峰所言,“蛟龙”号先后攻克了生命支持系统、耐压密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声学通信系统、电池能源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关。

“我对死亡没有恐惧感,所以我当时能做到很坦然……如果真的是因为我们的研制,因为我们共同的成果,最后需要我们三个人付出沉在海底的代价,我觉得那就为这个事业牺牲。”“蛟龙”号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回忆自己在2009年“莫拉克”台风下进行第一次下潜的经历时这样说道。铿锵有力的话语,诠释了这个团队甘于奉献的精神。

“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在立项时已近古稀之年,但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受命。终于,他带着成功的喜悦,无不自豪地说,“蛟龙”号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海潜水器,拥有诸多中国特色。它配备有目前世界上同类潜水器中容量最大的银锌蓄电池,以及能够随时和母船上下联系并及时沟通话音、文字和图像等信息的高速水声通信设备;具有可以得到1米等深线的高精度海底地形地貌图的微地形地貌探测技术。此外,作为潜水器家族“三龙”之一,与无人无缆的“潜龙”号、无人有缆的“海龙”号不同,“蛟龙”号的最大优势在于定点悬停作业。它在外形设计上,通过与七个推力器的组合,和控制系统的匹配,使科学家能够做到对海底某个点进行“解剖麻雀”式的精细化研究。如此,“三龙”便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察。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以“中国深度”跻身世界前列,为全球深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是中国深渊科学之路上一座不可磨灭的里程碑。未来,中国“蛟龙”将继续在广阔海域纵横驰骋,探寻深海世界,以科技兴国,以科技强国。

猜你喜欢

潜水器蛟龙深海
蛟龙出海
海底蛟龙093A畅想
《无人潜水器检验指南》将于2019年7月1日生效
深海特“潜”队
蛟龙,蛟龙!勇者无敌
蛟龙出海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在武船开工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