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机制
——以壮族武术为例

2019-07-06孙庆彬徐世军王晓晨

社会科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壮族武术民族

孙庆彬,徐世军,王晓晨,成 芳

(1.玉林师范学院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师范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3.广西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文化适应是指不同文化在持续不断接触与碰撞过程中,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类型所产生的自我调适与变化。本文选择地域影响力较大的4 个壮族武术项目——合寨壮拳、那湾壮拳、拉者壮拳、龙州壮拳(表1)进行实地调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路径与机制。壮族武术是流传于壮族聚居区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历史源头久远,近年来受现代文化的剧烈冲击而面临着文化适应的生存抉择,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早在战国早期至东汉时期,壮族武术形态就出现在位于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中(图1)。[1,2]之后,壮族武术流传千载,踯躅百代,衍生出众多套路,仅《广西通志·体育志》载入的壮族武术套路就达50 套[3]。然而斗转星移,时至今日壮族武术却遭遇严峻的生存困境,许多人视之如残渣,弃之如敝帚。以壮族武术为例,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具有研究标本意义。

表1 实地调查的4个壮族武术项目

图1 宁明县花山岩画中的壮族武术雏形

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与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赖以滋生的文化土壤和社会基础正发生嬗变,文化空间日渐狭小,传承压力愈来愈重。这种文化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现代文化(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冲击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系;工业化冲击民族传统体育的农耕根基。

在此严峻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问题引起学界广泛关注[4],提出了许多发展对策[5]:旅游化发展[6]、市场化发展[7]、竞技化发展[8]……上述对策各有侧重和针对性,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但笔者以为,真正能够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秘诀是“文化适应”。文献检索显示: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有关[3],与文化自觉有关[9],与文化自信有关[10],与文化自强有关[11],还与文化融合有关[12]。文化适应立足于文化主体的自主性,通过自我变通、自我调适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从而获取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体育学者白晋湘从理论层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问题进行思考,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密切关联[13]。上述研究为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路径提供重要依据。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路径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融合等有关联,故本文将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融合等作为“文化适应”路径探索的着力点(见图2)。

图2 文化适应路径研究的着力点

1.澄明基本价值,强化文化认同

澄明基本价值,是强化文化认同的重要路径。以百年前就已流入合寨村的壮拳为例,其武术价值链条已延伸至年青一代。许多年轻人接受老一辈习武者的价值熏陶,耳濡目染,从小就将壮拳的基本价值内化于心,为壮拳文化适应筑牢价值基础。若基本价值断裂,文化认同的根基就不牢固。壮族武术套路众多①仅《广西通志·体育志》(1989年)收录壮族武术套路就有50 套:“擒功大王拳、霸王锤、梅花桩拳、踢打四门、三桥手、三打罗汉拳、打虎拳、天字功、飞天字功、白鹤文之(壮语译音)、阴阳定妖、小太极、扦拳、小反步、跌马归栏、八仙过海、山林伏虎、拔解短、金刚扫地、龙腰虎背、猴子挂南山、大百步、板狗扛、捆桩、十八桩、擒桩、大连环、二步雕、双眼勾局、白鹤晒翅、凤凰抓地、乌鸦晒翅、水牛站堂、龙头凤尾拳、莲花拳、雪花盖顶(刀术)、八卦假棍、白鹤棍、铁线棍、九子连环棍、九下手(棍术)、三叉、春秋大刀、三指铁钯、鱼尾叉、标、长板护身凳、八卦榔棍对练、三叉钯头、棍对练等”。,然而近年来,其文化影响力逐渐衰退。究其原因,是市场大潮冲击下的壮族武术价值基础被毁坏。且看在桂南一带曾颇具名气的龙州壮拳,其价值基础已遭到冲击。传承人农式丰一生致力于龙州壮拳传承,所授弟子五千多人,然而其子孙“却几乎不知壮拳为何物……他希望曾孙女农慧玲练练壮拳,刚初中毕业的农慧玲却说:没有时间学,学了也不能当饭吃!”[14]

壮族武术至少具有两种价值取向:(1)军事格斗。壮族武术的短打、脚踢、肘击、膝击、肩挑、头撞、少跳跃、反关节拌扭等动作,强悍凶狠,契合军事需要。[15]2018年拳师刘志岩受邀到百色市田东县武警中队,讲解壮族武术的军事价值,传授壮族武术的套路。(2)文化记忆。壮族武术源头可上溯千年,它以动作作为文化符号,包含丰富的农耕文化信息,具有文化记忆功能。如拉者壮拳的器具——铜鼓,是壮族图腾物,鼓身、鼓面记录着壮族农耕、信仰等文化信息,具有文化记忆功能。上述两种文化价值,是壮族武术应对文化冲击的定海神针,应予澄明、廓清。

2.梳理历史源流,唤起文化自觉

唤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需要“明史”。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历史有“自知之明”才能内生出持久的文化自觉。本文所调查的壮族武术套路,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都有清晰的“根”——传承谱系。如龙州壮拳的传承谱系:第一代为杨师祖,第二代为李新发、梁耀光,第三代为农式丰,第四代为邓细阳。再如合寨壮拳,在清末从柳江县一带传入合寨村,现已经历四代传承人:第一代为覃文签、覃文娇,第二代为蒙国栋、蒙胜凤,第三代为蒙成顺、蒙国伦、蒙光新,第四代也已甄选出来。上述壮族武术传承者明白壮族武术的来历、形成过程和技艺特色,具有很强的“自知之明”,由此也滋生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唤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觉,需要“求真”。历史不真实,所谓的文化自觉便如无根之木,难以持久。笔者在调查时,耳闻诸多似是而非的观点,如“壮拳即泰拳”。对此,壮族拳师唐曲特别澄明:“壮拳不是泰拳,壮拳在风格上仍趋向南拳,这是历史的必然”。在当今互联网逐渐普及的情况下,不实观点流传快、负面影响大。特别是故意虚构历史,一旦被戳穿,对族群自尊伤害极大。笔者发现,《广西通志·体育志》中所列的“霸王锤”、“三桥手”等套路,已被一些壮族人质疑:“霸王锤,其实就是洪拳里的‘大洪捶’,除了一两个动作不同之外,其余的一模一样。”“山寨”文化,映衬文化自卑,损害文化认同,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

3.积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者面对文化冲突时所持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心境。面对文化冲突,如果一个民族缺少文化自信,就容易被强势文化同化,丧失文化主体性。如何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信呢?最基本、最可靠的路径是积聚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因为判断一个族群的文化自信程度,终究要看其文化底蕴是否厚重。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自信不过是痴人呓语。那么,如何积聚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呢?这就需要从器物、制度、行为、心态等四个文化层次入手积聚文化底蕴。例如,拉者壮拳就拥有四个层次的文化内容:器物文化——具有符号意义的铜鼓、牛角、壮刀等器具;制度文化——拉者壮拳的礼仪和规则;行为文化——反映壮族生产、生活、格斗的动作;心态文化——耕牛崇拜、崇勇尚武等民族心态。若要厚积壮拳的文化底蕴,就要从上述四个文化层次着力。南丹县文化馆非遗办的张宏程说:拉者村从器具、服饰、仪式、动作等方面强化了壮拳的文化内涵,今后将进一步挖掘当地兵马场遗址的历史文化,以积聚文化底蕴”。

4.聚焦文化创新,促进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是指自力图强,提升民族文化的实力。创新是文化自强的一条坚实路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要遵循村落生活逻辑。以壮族武术为例,现存的套路大都滋生于壮乡村落土壤,其动作是农耕背景下生产生活方式的投射,对其进行创新,就需要遵循生产生活逻辑。如龙州壮拳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创新过程:龙州壮拳的动作多源自农耕生产、民间信仰和休闲娱乐——“镰刀”出击动作源自弯腰割稻谷;‘挑禾叉’借助“叉”的特有结构卡住来袭兵器,阻隔杀伤;“顶膝”动作源自壮乡膝断甘蔗饮食习俗。[15]再如合寨壮拳动作——起步金鸡啼、水牛占水塘、鲤鱼跳河滩、飞鼠跳谷仓等,皆源自壮乡生产生活,具有浓郁的壮乡气息,体现着壮族的生活逻辑。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时,就需要理清动作与生活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这种逻辑,创新内容就难以获得“土著”的文化认同[16]。需要注意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既蕴藏历史逻辑,也折射现时思维;既纳含传统文化记忆,也反映当代文化变迁。在创新时,需要拿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恰当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5.涵化外来文化,推动文化融合

实现文化融合的路径之一是涵化(acculturation)①涵化,亦称文化摄入,是指因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互相接触而导致原有文化内容发生改变的过程。。在现代文化渗透背景下,涵化外来文化元素,融合外来文化营养,是提升文化先进性、满足族群需求的必然选择。相反,若采取文化“分离”的态度,拒斥文化“融合”,其最终结果便是自我孤立,陷入“边缘化”困境。民族传统体育能否主动涵化外来文化元素、融合外来文化养分,是其能否经受得住现代文化涤荡的关键。其实,民族传统体育的生长历史,就是一个涵化过程。以龙州壮拳为例,本身就是多种拳术糅合的产物。早在清末,拳师李新发就将壮拳与南少林洪家拳揉合。[15]本土体育文化与外来体育文化相互涵化,可丰富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技艺。

民族传统体育涵化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守护民族文化精髓。任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中凝结而成的,都有其精髓之处,值得汲取。但涵化的前提是守护自身文化精髓。文献显示,虽然龙州壮拳在明、清、民国等朝代都涵化外来武术文化元素,揉进北拳功架和南拳动作,却非常注重保护本土拳种的精髓——以灵敏活导,劲气声合一,进退以四门为路径,适合山区陡峭狭小的地势。[15]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机制

根据上述调查研究结果,不难发现: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融合等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密切关联,它们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过程中各有不同着力点——文化认同的着力点是“传承价值”,文化自觉的着力点是“梳理历史”,文化自信的着力点是“文化积聚”,文化自强的着力点是“文化创新”,文化融合的着力点是“文化涵化”(见图3)。

图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运行图

上面五个着力点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中的性质、功用各不相同:(1)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属于心理学范畴,它们是文化适应的心理基础。(2)文化自强的实质是文化实力的提升,它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内生动力。(3)文化融合的实质是对外来文化养分的汲取,它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提供外来助力。综上所述,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融合等相互关联,浑然一体,形成合力机制,共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以正向、良性的文化适应方式可持续发展(见图4)。

图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

当前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问题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将“传统”和“创新”对立,希冀以复古方式强化文化适应能力,拒斥文化创新;二是将“本土”与“外来”对立,固守“原生态”,拒斥文化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是活态的文化存在,与现实的生存环境息息关联,生活在当下的民族居民决不愿意刻板复制古人的体育方式,“复古”无现实可能。

在当前我国文化环境剧烈变迁条件下,应当以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心理构建为基础,聚焦文化创新,兼吸外来文化,构建既包含本民族“自性”,又体现多民族“共性”的新传统,以利于作为弱势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应对“文化冲突”挑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路径有:澄明基本价值,强化文化认同;梳理历史源流,唤起文化自觉;积聚文化底蕴,提升文化自信;聚焦文化创新,推动文化自强;涵化外来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的内在机制是: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文化适应的心理基础,文化自强为文化适应提供内生动力,文化融合为文化适应提供外来助力,上述诸要素形成合力效应,共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

当前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道路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一味强调“本土”,拒斥跨民族、跨地域的体育文化融合大势。二是一味追求“复古”,拒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演变潮流。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生活在当下的民族主体决不愿意去复制祖先的原始生活,民族传统体育“复古”无现实可能;而跨民族、跨地域的体育文化融合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演变的大势,固守“本土”、画地为牢亦不可行。在全球化浪潮涤荡下,僵化的“复古”与保守的“本土”,只会落得文化边缘化结局。

在当前社会剧烈变迁条件下,应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主动融合外来文化营养,构建既包含民族传统体育“自性”,又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新型体育文化形态。如此才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顺利走过文化适应艰难阶段,防止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被彻底边缘化。

猜你喜欢

壮族武术民族
我们的民族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