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

2019-07-06宣建伟卢永吉任懋东张延军亢红歌段晓托陈荣昌代华平谢冰冰吴逢波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负担肺纤维化特发性

宣建伟 卢永吉 任懋东 张延军 范 峰 亢红歌 段晓托 陈荣昌 罗 群 韩 茜 代华平 谢冰冰 吴逢波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1]。由于国内尚无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且针对肺高分辨率CT(HRCT)无法明确诊断的疑似IPF 患者采取外科肺活检未被广泛接受,因此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IPF 的流行病学研究,仅有小范围的ILD 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LD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IPF 的发病率为0.7~63/10 万[3],其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仅3~5年[4]。吸烟和环境因素(金属粉尘暴露)是IPF 的危险因素,而我国作为一个吸烟大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病率可能会更高[2,5]。

尽管IPF 是一种罕见疾病,但其具有较重经济负担。国内郑小芬[6]对北京某医院2012—2015年的IPF患者经济负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IPF 的次均住院费用为14 882 元。美国一项利用2001—2008 的医疗保险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IPF 的直接经济负担为每人年30 330 美元(约204 782 元,以2017年平均汇率估算)[7]。

IPF 作为一种进展性、慢性致死性疾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经济负担。鉴于目前国内IPF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方面,与IPF 经济负担相关的研究仅局限于单家医院,无法代表我国整体水平,本研究就不同城市多家医院IPF 患者的卫生资源利用和直接医疗费用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填补国内IPF 经济负担研究的空白,并为医保报销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科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广州、北京、上海和成都的4 家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仁济医院(东院)、华西医院。收集数据包括目标患者2013—2017年的人口学信息、住院及门诊信息。

1.2 方法

1.2.1 研究人群 研究采用IPF 中文描述,以“特发性肺纤维化”或“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提取IPF 患者相关信息。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参考文献[8]及IPF 专家共识[8],并结合中国临床实际制定。目标患者纳入标准:1)2013—2017年,至少一次出院诊断中包括IPF 住院记录患者;2)重要信息无缺失。

1.2.2 数据收集内容 1)IPF 住院患者:人口学基本特征、入/出院诊断、入/出院日期、住院费用、用药情况、住院时间;2)IPF 门诊患者:费用、诊断、就诊日期;3)IPF 常见急性事件及合并症患者住院费用,其中急性呼吸系统事件包括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Ⅰ和Ⅱ型呼吸衰竭)[7];IPF 合并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胃食管反流、肺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9]。所有费用采用医疗保健类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调整至2017年。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中位数(Median)和四分位数间距(Inter Quartile Range,IQR),而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4 家医院共纳入386 例IPF 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5.3±1.5)岁,83.9%患者为男性,医保报销患者比例为59.6%。见表1。

表1 IPF 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 IPF 患者的卫生资源利用和直接医疗费用情况

共收集386 例IPF 患者的562 住院人次信息,其中77.2%(298/386)的患者仅有1 次IPF 相关的住院记录。研究期间人均住院次数为1.5 次,次均住院时间为10.4 d,患者中位住院费用为12 695 元。IPF患者的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约为39%,其次为检查费用占29%,位于第三位的为治疗费用和材料费,均占7%。见表2。仅成都和上海的两家医院提供了门诊数据,且上海医院仅提供了门诊药品费用及检查费用数据,门诊患者共计95 例。研究期间上海、成都的中位门诊次数分别为3.0 次及1.5 次;上海患者中位门诊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为385 元,成都患者中位门诊总费用为707 元。见表3。

表2 IPF 住院患者的卫生资源利用和直接医疗费用 情况(元)

表3 IPF 门诊患者的卫生资源利用和直接医疗费用情况

2.3 并发呼吸系统急性事件的IPF 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

IPF 并发呼吸系统急性事件(包含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的住院次数占总住院次数的比例分别为18.68%和18.33%,IPF 急性加重的比例为5.34%。IPF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最高,其次为IPF并发呼吸道感染和IPF 急性加重,均明显高于单纯IPF 患者住院费用。见表4。

2.4 IPF 其他合并症的直接医疗费用

IPF 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其他疾病,排名前3 位的合并症分别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动脉高压,费用最高的三种全并症分别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睡眠暂停和肺癌。IPF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均高于单纯IPF 患者。见表5。

2.5 IPF 患者药物使用情况

在IPF 治疗药物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是N-乙酰半胱氨酸(69.7%,269/386),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的使用患者比例仅占11.9%(46/386)。

表4 IPF 并发呼吸系统急性事件的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情况

表5 IPF 合并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是国内首个多中心的IPF 经济负担研究,结果显示,IPF 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高达19 645 元,高于国内郑小芬[6]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由于IPF 患者住院费用逐年上涨[10],而本研究的研究时间略晚于郑小芬的研究;也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所选择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该等级医院具有更完善、更昂贵的诊断设备以及治疗药品,导致费用高于已有研究。一旦IPF 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将进一步加重IPF患者经济负担,IPF 并发急性事件及合并症患者次均住院费用高于单纯IPF 患者次均费用,与国内北京某医院研究结果[6]及Cottin 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

IPF 急性加重指在无明确诱因时出现的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9]。有研究报道病情恶化需要住院的患者中55.2%是急性加重导致的,30%是由于感染导致的[11]。本研究结果表明IPF 急性加重中位住院费用高于单纯IPF 患者,因此减少IPF 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对于降低IPF 患者潜在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IPF 药物治疗中常用的N-乙酰半胱氨酸虽然可以改善患者咳痰症状,但是不能延缓IPF 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的下降,不能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IPF急性加重发生率和病死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多数患者还在使用传统的治疗药物,使用抗肺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的患者比例很少,仅占11.9%,IPF 患者急需有效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减少急性加重发作。另一国外临床研究证实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能够延缓IPF 患者FVC 下降[13],缓解疾病进程,降低急性加重风险。2011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拉丁美洲胸科协会联合颁布指南有条件推荐尼达尼布用于IPF 治疗[4],《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6)》亦推荐轻到中度肺功能障碍的IPF 患者应用尼达尼布治疗[9]。目前,该药已在国内批准上市,将为IPF 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满足IPF 患者的医疗需求。

另外,本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1)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源为非区域性数据库,如果IPF 患者研究期间在4 家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就诊,则无法收集其相关费用和医疗资源利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低估IPF 的经济负担。2)由于不同医院信息系统构架不同,门急诊系统和住院系统不能互通,导致部分医院门急诊费用无法收集,或无法收集到全部费用。3)由于IPF 急性加重的定义在2016年进行了更新[14]。新的定义可能会增大潜在的IPF 急性加重的人数。然而本研究所使用的是2013—2017年的电子医疗数据,因此鉴别出的IPF 急性加重患者人数可能会被低估,也可能使得IPF 及其急性加重的经济负担被低估。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治疗费用较高,且一旦合并其他疾病或发生急性加重事件将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我国急需有效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特发性肺纤维合并症或急性加重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经济负担肺纤维化特发性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科介入治疗与心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经济负担比较△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山东省2005-2013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
特发性腹痛一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切实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