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探究

2019-07-06孟祥君郅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氟桂利嗪尼莫地平持续时间

孟祥君 郅颖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神经血管性疾病, 其属于慢性病范畴之中。原发性头痛为主要类型之一, 诸多学者研究证实, 与男性相比, 女性发生该疾病的风险较高, 女性以及男性患病比例为3∶1。临床通常使用药物对患者开展治疗, 目的在于缓解头痛以及避免疾病复发。有文献[1, 2]证实, 对于偏头痛患者使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 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证实该理论的真实性, 本文选择2017 年5 月~ 2018 年5 月本院收治的50 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5 月~2018 年5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中制定的关于偏头痛的临床诊断标准, 且患者均经过CT 以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确诊。排除标准:急性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颈椎病引起的头痛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将患者依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女31 例, 男19 例;年龄33.15~64.25 岁, 平均年龄(38.52±8.58)岁;病程3.62~ 12.14 年, 平均病程(8.52±1.27)年。观察组患者女32 例, 男18 例;年龄32.47~66.35 岁, 平均年龄(39.65±8.94)岁;病程3.64~12.28 年, 平均病程(8.47±1.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尼莫地平(牡丹江灵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3022380)进行治疗, 口服, 20~ 40 mg/次, 3 次/d, 总剂量为60~120 mg/d, 连续治疗2 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氟桂利嗪(山东省平原制药厂, 国药准字H37021441)进行治疗, 首次剂量为15~30 mg/d, 临睡前服用, 连续使用1 个月后, 将剂量更改为5~10 mg/次, 连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卫健委(原卫生部)颁布关于偏头痛的治疗标准进行疗效判定[3]: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停药30 d 后病情未复发;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停药30 d 后病情发作持续时间减少50.00%;无效: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判定, 满分10 分, 分数越高, 疼痛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 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呕吐3 例, 恶心3 例, 面色潮红0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观察组患者发生面色潮红2 例, 恶心3 例, 呕吐0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 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疼痛评分(分) 持续时间(h) 发作次数(次/周)对照组 50 治疗前 7.63±1.22 6.74±1.55 1.43±0.38治疗后 4.32±0.33a 2.45±1.02a 1.15±0.06a观察组 50 治疗前 7.66±1.22 6.82±1.49 1.44±0.42治疗后 2.05±0.16ab 1.12±0.17ab 0.53±0.14ab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发作性疾病, 该疾病患者通常合并恶心、呕吐等, 其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如果情况严重, 还会引发四肢瘫痪, 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 WTO 组织已将偏头痛列为功能性致残疾病的范畴之中。从疾病发生机理分析, 主要因为患者颅内动脉收缩, 进而导致脑袋局部血流骤然减少, 引发颅内以及颅外脉动脉扩张, 进而引起头部疼痛现象。目前, 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尚存在争议。诸多学者认为:疾病的发生和精神、环境、内分泌失衡等诸多因素存在关联性。也有文献[4]表明偏头痛的出现和大脑内钙离子过量存在关系。

使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 能够减少该疾病患者头痛发作频次。当前对于该疾病, 临床通常使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组织药物、钙离子拮抗剂、抗癫痫、抗抑郁药等开展预防性治疗。尼莫地平以及氟桂利嗪均属于钙离子拮抗药物, 上述两种药品在治疗头痛方面机制存在差异, 氟桂利嗪不会对人体细胞中钙离子平衡造成影响。当处于缺水状态时, 其能够对钙离子加以阻止, 进而降低钙离子水平, 全面阻断平滑肌跨膜电位, 对血管平滑肌起到抑制收缩效用, 降低偏头痛发生率[5,6]。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药物, 其主要作用于脑血管之中, 能够对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加以抑制, 全面减少血管平滑肌收缩水平, 有效扩展脑血管, 积极医治颅内血管收缩。从上述两种药品作用机理量来看, 联合使用能够取得更为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 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患者, 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缩短持续时间, 减少发作次数, 且安全性高, 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持续时间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0例
尼莫地平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