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众媒介看国内街舞的发展与演变

2019-07-05刘文卓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9期

刘文卓

摘  要:继《中国有嘻哈》成为2017年度的现象级产品后,2018年两档街舞综艺节目《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也趁热推出。在这两档综艺节目中,街舞人和媒体制作人对于街舞种类的划分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舞种的划分依据了街舞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传统街舞(Old School)和都市街舞(Urban Dance)。本文从现阶段街舞正在发生的分化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街舞和都市街舞进行分析和比对,指出当下传统街舞的困局,并探究街舞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日后街舞的理论体系构建和本体研究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传统街舞  这就是街舞  都市街舞  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236-03

2018年,优酷和爱奇艺两大网络视频平台分别打造了独家的街舞综艺类节目《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两档街舞综艺节目的火爆播出,让街舞这个小众文化再次进入了大众视野。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内街舞运动的发展深受电视、新媒体等大众媒介的影响。无论是早期的电视街舞大赛还是近些年的街舞选秀类节目,每一次大众媒介与街舞的碰撞都是国内街舞发展史上研究的重要节点。本文主要以《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两档综艺节目中的街舞形态为例,研究国内街舞运动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未来街舞运动的发展趋势。

1  从综艺节目看当下街舞种类的划分与边界

在《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两档街舞综艺节目中,街舞人和媒体制作人对街舞种类的划分基本已经达成了共识。根据街舞的发展史,节目制作人从时间维度将街舞分为传统街舞(Old School)和都市街舞(Urban Dance)。传统街舞主要包括,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放克舞蹈(Funk Dance)——機械舞(Popping)、锁舞(Locking)、霹雳舞(Breaking)、甩手舞(Wacking)等,以及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的嘻哈舞(Hip-Hop)、浩室舞(House)。2015年我国官方也对现阶段的街舞种类进行了划分。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CHVC)编写了国内首套官方的街舞考级教材,主要分为Hip-Hop、Locking、House、Breaking、Jazz、Popping共6个主流舞种。那么这种分类方式是在传统街舞里进行了舞种的细分。

传统街舞于20世纪90年代末传入我国。起初传统街舞是以健身街舞的面貌与大家见面的,不过很快传统街舞就摘掉了健身的帽子回归到街舞的本体发展道路上,直至今天仍在不断的发展更新。其中传统街舞里的嘻哈舞在整个街舞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当传统嘻哈舞蹈风格(Old School Hip-Hop)向新嘻哈舞蹈风格(New Style)不断演化的过程中,都市街舞(Urban Dance)就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与此同时,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都市街舞有更强的包容性。在街舞体系内部,都市街舞几乎融合了传统街舞里所有的舞蹈类型;另外,都市街舞还吸收了街舞体系以外的舞蹈元素,比如将现代舞、芭蕾舞或者其他学院派舞蹈的某些元素纳入自己的舞蹈体系里,呈现出杂糅、拼贴等后现代主义特征。

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制作人通过采访、解说词和字幕的方式对传统街舞选手和都市街舞选手进行了身份的区分。相对于都市街舞,跳传统街舞的舞者更容易从周围获得身份的认同,而且这种认同通常是边界清晰的。比如,某个舞者最擅长跳的舞种是机械舞(Popping)的,那么大家会称呼他为机械舞者(Popper);而对跳都市街舞的舞者来说,不论更偏向于哪种风格,他们只会被笼统的称为跳编舞的,甚至还可能因为风格过于杂糅而不被认同。在《这!就是街舞》节目的海选和100进49的淘汰赛中,都市街舞选手刘也分别有两段表现。由于刘也是个较为全面的舞者,有过现代舞和都市街舞的训练经历,因此他在自己的街舞作品中掺杂了大量现代舞的动作。对此,国内知名传统街舞人杨文昊在接受节目采访时表示,刘也并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街舞选手。而对传统街舞和都市街舞均有钻研的舞者韩宇则显的宽容很多,他认为刘也的编舞作品超过了他的对手——霹雳舞者赵鹏程。显然这种认知上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都市街舞中复杂、多元的舞蹈语汇造成了街舞边界的模糊。

2  国内传统街舞的困境

2.1 传统街舞单一化发展进程

传统街舞主要是通过国内外专业的街舞赛事和一些商业、地下的街舞比赛逐步发展起来的。国内比较出名的街舞赛事有KOD(Keep on Dancing)、炸舞阵线、红牛街舞大赛等,这类街舞赛事主要面向传统街舞人,通常采取一对一或者二对二的战斗(Battle)规则,而且几乎不设齐舞环节。对抗和竞技是传统街舞比赛的内核。舞者通过展示更高一筹的舞蹈技艺去压倒对手,赢得比赛。一方面,这样比赛机制就造成了传统街舞人只涉猎某一个舞种,而对其他的舞种鲜有尝试。另一方面,比赛也会让传统街舞人过分专注某一方面的技能而忽视舞蹈所必需的基本素养,这种不平衡性会造成舞者自身能力上的缺陷,而舞者对这种缺陷通常是视而不见的。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霹雳舞者阿酸(艺名)因擅长高难度技巧而多次得到召集人的认可,但是在齐舞环节,他却因身体不够协调而无法完成一段简单嘻哈舞蹈(Hip Hop)。

另外,传统街舞的比赛更加强调的是选手的即兴舞蹈(Solo)能力。为了能够应对比赛中的随机音乐,舞者会投入大量训练形成某种程式化的动作,而且这些程式化的动作又是十分个人化的。这就导致了传统街舞人在面对新的舞蹈动作时,经常表现为记忆和接受困难。在《这!就是街舞》节目中,擅长机械舞(Popping)的林梦、杨文昊二人均欠缺都市街舞的训练经历,因此在排练期间二人便暴露出了遗忘舞蹈动作、学习能力弱等问题。实际上,都市街舞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编排性,显然对于仅仅精通个别舞种的舞者是个挑战,即便是那些已经很有声望的传统街舞人,在都市街舞面前也会显得那么笨拙。传统街舞人的舞蹈能力没能直接迁移过去,这是摆在传统街舞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2.2 传统街舞中编导的集体“缺席”

在传统街舞中,舞者扮演的是竞技者的角色,而非创作者的角色。因此传统街舞人几乎不会通过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去表达,这也造成了这个群体编导思维的缺失。在《这!就是街舞》第五期的24h编舞考核环节中,嘻哈舞者王子奇和爵士舞者孙维君二人发生了观点上的冲突。王子奇无法理解,孙维君作为编导在作品中寻找所谓的“故事线”,即追求街舞作品的戏剧化结构。显然对大多数传统街舞人而言,舞蹈作品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他们对待创作的理念就是把一些碎片化的舞蹈动作进行简单的堆积,至于舞蹈作品的造型、结构、叙事等其他形式要素就思考甚少了。实际上,舞蹈作品对于街舞的发展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传统街舞长期以来都处于作品的缺失状态,而这个现象并非是传统街舞在国内从发展初期至今一直存在的。

2.3 街舞发展早期电视荧幕上的街舞作品

回顾国内街舞发展的早期,曾有过地下街舞比赛和电视街舞大赛并行发展的阶段。在2003年以及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街舞在电视荧幕上留下了一些青涩的作品。由于电视媒介独有的美学特征,让原本还处于原生形态的街舞,直接走向了舞蹈表演形态。这也意味着街舞要以作品的方式进行呈现。在2004年“双星杯”全国电视街舞大赛中,编导兼演员的陈鸣涛演绎了自己的作品,音乐选取了当时的流行歌曲《江南》。在造型方面,编导突出了民族元素,利用演员的长发、胡须以及中国传统服饰、扇子,塑造出一位在江南烟雨中诗人的形象。舞蹈风格上注重街舞文化与民族元素相融合,以街舞独有的造型与动作去表现音乐的韵律,追求诗一般的中国舞蹈意境。

2008年以后,电视街舞大赛逐渐从荧幕上褪去,传统街舞离开了大众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国内街舞完成了与国际的接轨,让很多的舞者提高了技艺、释放了自我,接触到了纯正的街头文化。与此同时,传统街舞人完全抛弃了舞蹈作品的创作,集体编排舞蹈不再受到重视,个人的舞蹈能力被推崇到了极致。这一段时期的街舞发展,极少的留下舞蹈作品,全是碎片化的舞蹈语汇,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达。

3  大众媒介下街舞的发展趋势

3.1 都市街舞走向主流

街舞发展到2013年前后,一种新的舞蹈风格——都市街舞逐渐占据了流行街舞中的主流位置,这也意味着街舞再次回归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下的综艺节目,明星艺人的演唱会、MV里都大量充斥着都市街舞的风格。都市街舞一般根据特定的流行音乐,由舞者或者编导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形成相对完整舞蹈作品,因此都市街舞的作品通常具有结构严谨、内容充实、风格多样等特点。都市街舞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街舞使街舞发展长期处于舞蹈形态碎片化、片段化的局面。当今街舞的发展正在朝向“作品化”的方向前进。这使得一些传统嘻哈舞者开始盯准都市街舞,利用自身优势不断的转型,开始为电视节目或者艺人的单曲编排街舞,于是他们也就慢慢的淡出了传统的街舞赛事。而传统街舞则继续以地下或者商业街舞赛事的形式存在,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不过最后传统街舞和都市街舞两者都在《这!就是街舞》这档街舞综艺节目中相安無事。节目涵盖了个人展示(Solo)、齐舞展示(Team Show)和战斗(Battle)等一些系列环节,其中战斗(Battle)属于典型的传统街舞赛制,但是在舞者的选拔上召集人依然更倾向于擅长编舞的都市街舞选手。比如,易烊千玺在海选期间,几次面对众多待定选手时,再三犹豫后还是把入围名额给了擅长跳都市街舞的奶茶(商振博)。毕竟节目的主要内容需要大量的编舞作品的支撑。制作人在节目中穿插战斗(Battle)也只是为了营造选手之间的冲突,形成戏剧化的桥段来满足综艺节目讲故事的需要,而传统街舞的选手对节目的走向并不扮演实质性的角色。随着节目的进行,传统街舞不断的被弱化,即便一些传统街舞的选手倚仗着名望晋级甚至走到最后,但是他们传统街舞人的身份也在一次次编舞过程中得到了消解。

3.2 学院派舞者转向街舞运动

国内街舞发展的早期,接触街舞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校的舞蹈社团里,因此舞者以大学生和社会上的一些待业青年为主。这些人群经过不断的迭代,成为了现在国内街舞运动中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各大卫视的综艺节目里。不过,近年来一些学院派舞者也开始涉足街舞领域。民族舞专业出身朱迪参加了《这!就是街舞》的节目海选,此前他曾录制过《中国好舞蹈》的电视节目;在《热血街舞团》的节目中,现代舞者黄潇把大量现代舞地板动作编排到他的街舞作品中去。除了有舞蹈技术和身体素质上的优势,学院派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和舞蹈理论学习,无论是做演员还是做编导,都会让街舞沿着更加科学、系统的路线发展。随着社会对街舞认可度和注度不断提高,也让学院派舞者更愿意搭上街舞这个流行舞蹈的快车。

4  结语

原本很难有交集的传统街舞和都市街舞,在2018年火爆的街舞综艺节目中有了互动和交流。两大舞种的舞者在比赛中有了思想的碰撞和舞艺的切磋,综艺节目推动了街舞运动的发展。大众媒介促使街舞运动由原来碎片化状态逐渐走向了完整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街舞留下了更多的作品。从舞蹈的形式要素来看,国内街舞作品在舞蹈语言层面上的运用已经较为娴熟,但在内容表达以及塑造形象上还不够成熟,仅仅依靠现有街舞体系内生的理论很难适应未来中国街舞运动的发展。中国的街舞运动需要官方向更专业、更规范的方向引导。随着大众媒介对嘻哈流行文化的聚焦,街舞运动的不断走热,发展壮大的街舞市场正在召唤街舞学院派人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2] 黄河,吴玉华,肖随龙.中国街舞发展回眸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6(3):38-41.

[3] 黄璐,李世森.对街舞运动分类的归纳与探讨[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