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操短期集训管理绩效的思考
2019-07-05裴路雨
裴路雨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团体操开展过程中的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团体操短期集训受到训练对象、团体操编排、负荷安排、训练方法、场地、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和管理团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高校团体操短期集训的绩效,需要在“教、练、赛”过程中落实贯彻绩效管理的理念,构建符合高校团体操有效开展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校团体操 短期集训 管理绩效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a)-0048-02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综合性的集体表演项目。校园团体操是团体操的一种类型,是在校园里面开展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升艺体素养的体育项目,具有参与人数众多、表演观赏性佳、仪式感强等特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团体操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传统项目开展了近十年,工商管理系2007—2016年连续获得8年获得第一的优异成绩。笔者希望挖掘绩效背后的成功因素,以期为正在蓬勃发展的校园团体操短期集训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团体操开展过程中的管理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安徽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读秀等电子网站,以“团体操”“高校团体操”“短期集训”“管理绩效”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了解到团体操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团体操、短期集训以及管理绩效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为研究高校团体操短期集训的管理绩效提供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
借助提纲对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的团支部书记进行面对面访谈。工管系自2007—2016年连续8连冠,笔者针对这种优秀绩效,对短期集训的管理措施和效果进行询问。
1.2.3 实地调研法
笔者作为团体操短期集训的教练员参与到校园团体操的编排、教学和管理。收集整理短期集训过程中的影响绩效管理的信息资料,教学和比赛方面的问题等进行归纳。
2 校园团体操短期集训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管理绩效是管理有效性的综合结果,包含两方面:管理效率和管理系统。校园团体操短期集训具有时间短,参加人数众多的特点,包括了“教、练、赛”三大要素。
2.1 教学因素
2.1.1 教学内容
团体操是以操化动作为主的核心体育项目,操化动作针对性、优美性、合理性决定了表演的效果,符合裁判的评分标准,决定了它的表演绩效。(1)团体操编排内容的针对性。操化动作选择上需要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动作较为简单,满足学校对团体操活动安排的需要。(2)操化动作的优美性。团体操创编要有新意,展现大学生的青春活力。(3)编排动作的合理性。操化动作应该与选择的音乐高度符合,完美搭配,操化动作符合队形的变化跑动。
2.1.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团体操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大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较为丰富,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因此训练时期的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变化。在前期,采取直观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为主。在中期对学生进行动作的纠正,讲解队形的跑动路线,对人员的走位进行归置。后期以整体队形进行成套动作完成,注重效率,质量,强调表现力。
2.1.3 训练负荷
团体操短期集训的时间短、任务重,大学生的学业种类多,闲暇时间较少,所以需要协调好训练任务与学习任务,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负荷。
2.1.4 场地器材
团体操项目是在全校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场地器材有限,要合理分配场地器材,提高训练绩效。学校需要提前规划好室内场馆的训练时间安排和道具的储备。
2.2 练的因素
学生作为训练的主体,是整套表演比赛过程中的承担者和呈现者,是最终的受评价对象。学生应该明确训练目标,训练要求以及训练紀律。
2.3 比赛因素
团体操的训练结果需要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呈现,因此赛前教练员和学生共同制定完备的比赛方案。比赛方案包括参赛目标、服装、队形编排、突发情况等因素,明确比赛目标,通过预演发现问题,并做出解决方案。服装与音乐一致性,在队形编排上,进行创新,随时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
3 工商管理系在校园团体操短期绩效的管理优势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系连续8年获得了非常好的管理绩效,就是因为该院系在团体操的表演训练中,选择了专业的教练员,挑选出了合适的表演人员,构建了健全的管理体系。
(1)教练员能够根据该系学生性格的特点,在编排时能够选择较为时尚的元素,激发学生兴趣,并且根据学生的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负荷。
(2)在训练过程中,该系的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很高,课上与课下都努力练习,训练激情高,学习效率好。
(3)在赛前期多次进行预演,增加了学生对比赛场地的熟悉度,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4)工商管理系的领导对于该项活动的重视与支持,聘请了专业的教练,提供了最坚实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相关学分政策的支持,配合教练员工作的开展。
4 团体操高效管理模式的构建
笔者针对团体操的专项特点,在总结和研究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成功的实例基础上,构建团体操高效管理模式。
4.1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的管理方式,其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本,以结果为基础,使得组织与个人能够实现最佳绩效。在高校中举办团体操表演或是比赛,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团结竞争的意识,促进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灌输积极思想,让表演人员首先从内心确立目标,实行自我管理。其次,要明确目标任务,采用多种方法,提高目标任务完成的质量。
4.2 分级管理
高效的团体操管理案例表明,在前期准备工作时就做好合理的人员安排,会更加快速的达到期望的效果。
(1)学校方面,作为活动的发起人,应该提前做好该年的活动计划,通知各院系提前准备,同时选择优秀的教练员。
(2)在编排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创新,紧扣时代主题,学生特点,以及评委老师喜欢欣赏的风格进行创编。
(3)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手段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选出表演骨干人员,进行分组教学,这样有利于教练及时掌握队员状态,进行调整,提高训练效率。
(4)相关责任老师学生工作者应完善组织,这样可以增强团队的合作协助能力,从而在组织、训练,后勤保障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4.3 质量管理
在团体操的管理过程中,依靠目标管理与分层管理打下的坚实基础,在团体操表演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重视成套动作的完成程度,从进场到表演再到退场,这三个部分的质量问题都需要严格把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高校团体操在短期集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教、练、赛”三大核心要素的影响,为了提高管理绩效,需要構建高效的管理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 建议
在短期集训提高管理绩效需要做到:
(1)教练员前期准备工作做充分,注重创新,与时俱进,规划好训练的内容、方法,采用鼓励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作为训练的主体,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训练内容,保证比赛的顺利完成。
(3)在比赛前期,教练员需要组织学生进行预演,对场地进行熟悉,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学生遇到失误时应该采取的方法,临危不乱。
(4)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训练规范,注重纪律管理,奖罚分明,教练员、相关老师、学生工作者,明确职责,各司其位。
参考文献
[1] 黄宽柔,周建社.健美操团体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小合,张萌.管理学基础案例与实训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 杨云.浅谈高职院校运动会开幕式推行团体操表演的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6,6(8):54-55,57.
[4] 杨明,王承杰.改进编训方法提高团体操训练效率[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1):22-23.
[5] 黄宽柔.团体操高效训练模式的探索与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6):67-71.
[6] 高俊杰,薛原.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95,97.
[7] 史宏涛.高校团体操的创编与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