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火炬手暖暖呵护情
2019-07-05夏冰许茹谢莎
夏冰 许茹 谢莎
长在红旗下,追梦红领巾
眼前这所学校地处皖北,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校名,校内矗立着一尊彭雪枫将军戎马英姿的汉白玉雕像,它便是全国百所历史名校之一——宿州市雪枫小学。
雪枫小学在红色基因的滋养和传承中,形成了深厚的革命传统教育底蕴,培养了一批批新时代好少年,更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少先队工作者,王兆元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王兆元,安徽省第五次少代会代表,宿州市总辅导员,宿州市雪枫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全国德育科研专家,他所领导的“雪枫小学少先队”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他究竟是怎样一位老师?我们迫不及待地想采访他。
“我是山村里的孩子,父母相继过世时,我只有六岁。”王兆元穿着简朴,略带乡音,与我们相对而坐,娓娓道来。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幼小的王兆元在组织和村民的照顾中渐渐长大。
“我由衷地感谢党,党不仅养育了我,还成全了我。”往事让王兆元热泪盈眶,“我从小就想当教师,把我感受到的党的温暖带给更多的孩子。19岁那年,我终于如愿以偿。”
从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无论是在偏远的山村小学或是市属小校,还是省级名校;无论是担任中队辅导员还是行政领导,王兆元都从事着少先队工作。38年来,他未曾离开少先队半步。
1988年,王兆元担任宿州市第一小学少先大队、总队辅导员。他将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活动建设相结合,开创了全校少先队工作的新局面。他帮助每个中队建立图书角,号召队员们分享图书,举行“有书大家读”活动,再以“我是小书虫”为主题,开展阅读心得交流与比赛等,最后以“晨诵午读”的形式将少先队活动与学科活动完美结合,使二者相得益彰。他还开展“踏青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少先队活动,增强了少先队员的归属感,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养,被社会广泛认可。他所带的大队被评为“安徽省雏鹰大队”,他所带的少先队总队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
2002年8月,王兆元调入宿州市雪枫小学担任领导。17年过去,如今的雪枫小学少先队组织以丰硕的成果走在全国学校少先队组织前列。王兆元引领构建的“雪枫”教育平台,成为全国知名的少先队教育品牌。他倡导班队民主化自治自管模式,规范学生放学队伍,以“班牌举起来,哨子吹起来,小手摆起来,小嘴唱起来,脚步踏起来”为特点的放学路队在全区推广后,广受好评。
“教育部之后下发文件,要求全国的小学放学实行路队制。不止这一项,我们学校的队员诵读经典、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活动,在全国都是开风气之先。”王兆元说着说着就笑了,笑容中颇有几分自豪。
“少先队工作是青春的事业,而我已不再年轻。这几年,我总想着要培养年轻辅导员,把星星火炬稳稳地传给下一棒。”2012年,王兆元被聘为宿州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在继续探索少先队工作经验的同时,他更加注重少先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走下講台,走近学生,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王兆元以身作则,在繁忙的工作中仍以关切的目光注视着每一位队员,成为年轻辅导员们工作的标杆。
在工作中,王兆元发现有位少先队员不合群,还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经过家访,他发现这位小队员的家长平时忙着做生意,对待子女的教育方式比较粗暴,打骂较多。
“少先队组织,不能让一个队员拉下。”王兆元一方面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教育观念,一方面带着小队员来到了校篮球队,对教练说:“我给你一名球员,他可是个好苗子。”他又弯腰叮嘱小队员:“你有一副好身板,一身的力气,咱们好好学打球。”
王兆元老师温和的话语、期待的目光,让小队员变了,他性格开朗了,对人有礼貌了。如今,这位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阳光少年,被选为少先队小队长。
在身体力行、为年轻辅导员做榜样的同时,作为一名德育老师,王兆元还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年轻辅导员的成长。多年来,他坚持“教科研合一”,申报并顺利结项了数个重大课题,如“校园文化德育深化研究与推广”、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和“十二五”中国伦理学会国家重点课题“小学生民主化班(队)管理模式的实验与推广”等。如今,王兆元正带领年轻辅导员们做“十三五”国家教育部课题“小学生核心文化素养的培育与研究”。在这些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一批年轻的辅导员切实提高了专业水平,成长为少先队工作的骨干。
38年,弹指一挥间。作为安徽省第五次少代会代表,王兆元盛赞当年的会议对全省少先队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我有理由相信,第六次少代会能让我省少先队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我是‘安徽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我们会上见!”
架起“彩虹桥”,温暖留守童年
鲜花的盛开,离不开雨露的精心浇灌;树苗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的温柔呵护;雏鹰的飞翔,离不开蓝天的无私守护……在安庆市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心里,中队辅导员龙鹏飞就是雨露、阳光、蓝天……他如一座沉默而坚韧的桥梁,伴着星星火炬的光辉,连接起少先队员们的梦想,引领他们做新时代的好队员。
1999年9月,龙鹏飞来到罗岭中心学校工作。这所学校建在大山之中,设备简陋,条件艰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员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忙于工作,和子女很少交流,大部分只在学生期中、期末考试后打电话,询问成绩。时间久了,子女就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根据我们长时间观察,这些少先队员的学习情况都不太乐观。”这一现象,让龙鹏飞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为了发挥少先队组织应有的作用,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2011年,在学校的支持下,龙鹏飞以网络为载体,以“班班通”电脑为交流终端,建立了“彩虹桥”网站。
为了全方位记录少先队员们的学习生活,龙鹏飞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教室:课上,他积极开展多种活动,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下每一名少先队员的成长瞬间;课下,他和少先队员们打成一片,随时拍摄每一名少先队员的开心一刻;晚上,他把收集的视频、图片、文字按“行为习惯”“实践能力”“爱好特长”“课业质量”等栏目分门别类,上传到“彩虹桥”网站,多维度地展现每一名少先队员的学习状况与在校日常。
通过“彩虹桥”网站,不止父母能看到子女校园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网友们也能通过网站给这些少先队员留言、点赞。这些留言和点赞又会在少先队活动课中,被龙鹏飞一一呈现给少先队员们,激励他们更积极、更阳光地面对人生。
一个温暖明亮的“世界”就这样被建立起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世界”愈加丰富多彩——从2016年至今,龙鹏飞和他的团队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探索在网络时代适合少先队员成长的新途径:通过录播、直播技术,他们在“彩虹桥”网站上开展“欢乐诵”“快乐英语角”等活動,吸引少先队员们主动阅读,主动表达,让少先队员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稳健。
如果说加强亲子交流,帮助少先队员们健康成长是龙鹏飞建立“彩虹桥”的初衷,那么,将少先队“活动育人”的理念融入少先队员们的学习生活中,则是他的另一个目标。
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龙鹏飞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他认为少先队活动课应该“儿童化”,只有“活”起来的活动课才能让少先队员们发自内心的喜欢:“我喜欢让少先队员们在‘玩中学习到知识。在教会他们计算后,我通过一种游戏软件,引导他们进行计算对抗赛,这个过程会产生很多积极影响。比如,一旦游戏中产生失败者,一些优秀的少先队员就会主动帮助他,这就将少先队员这一身份意识融入到了日常学习生活中。”
龙鹏飞知道,少先队工作是一项关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工程。他希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每一名少先队员都能拥有一颗自信坚韧的心。
“曾经有一名少先队员,因为脸上有胎记而性格孤僻,整天闷闷不乐。我和他交流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好。”再三考虑之后,龙鹏飞决定借助“同伴力量”帮助他。此后,只要开展少先队活动,龙鹏飞就会鼓励这名少先队员参与,其他少先队员也都对他的参与报以最热烈的欢迎。渐渐的,他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和善意,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终于打开了紧锁的心门。
“效果是惊人的。这名少先队员变得非常自信,连说话声都响亮起来。”龙鹏飞欣慰地说。2014年,龙鹏飞所带领的“彩虹中队”迅速成长为安庆市优秀少先队集体;2015年,他所带的班级里,一名优秀少先队员以留守儿童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优秀的经验值得推广。2017年,龙鹏飞根据前期工作经验,将实践和理论相整合,以“彩虹桥”项目培训的方式面向全区骨干教师和新入职教师开放,引领他们学技术、用技术——将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蓓蕾在他们的心底绽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少先队工作的道路上,龙鹏飞和他的团队始终带着昂扬的斗志,不断创新,努力探索,通过“彩虹桥”网站,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为他们撑起一片自由而美好的蓝天!
青春,从队旗下启航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我们站在安徽建筑大学宏伟的校门前时,春风正暖,阳光正好。牛仔装,运动鞋,一个长发女生抱着几本书笑盈盈地跑来了。
“我叫田雪滢,来自安徽宣城,目前就读于安徽建筑大学,担任班级团支书。”田雪滢对着话筒自我介绍,青春的脸庞上有着学生特有的认真。
2009年,12岁的田雪滢因品学兼优,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了安徽省第四次少代会。
“那时我还小,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会议,激动又紧张。会议期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参会的少先队员代表们真的很优秀。”
田雪滢细细地回忆说,小学生们在一起总喜欢比成绩,她一问才知道,很多少先队员代表不仅常考双百,还各个“身怀绝技”,古筝、二胡、舞蹈和书法等表演,让很多成人少代会代表都叫好。
“他们有理想,肯努力。同为少先队员代表,我被他们身上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
对于田雪滢来说,这种来自少先队组织的激励,是一种队员间的友爱,这种友爱一直持续到今天——田雪滢在少代会期间与一位来自黄山的少先队员代表一见如故。一直到现在,她们互相关心,互相勉励,互为诤友。她们共同面对中考,一起度过高考。进入大学后,两人又相约考研。
“我记得那时,她英语写作太差了,差到我都忍不住买资料寄给她。”说到自己的小伙伴,田雪滢忍不出笑着损了她两句。
对于田雪滢来说,这种来自少先队组织的激励,更是一种人生的引导,“它不仅一直引导我在学业上不断寻求进步,还引导我树立了正确的观念,一种对于社会和人类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随着我入团、入党,更加强烈。”
田雪滢的家乡地处皖南,山水秀丽,景色宜人。读大学后,她常在寒暑假期间游走于不同城市,总会不由自主地关注环境问题。
这个本科是应用化学专业,天天泡实验室,跟试管、烧瓶打交道的女生,心里有一片青山绿水,“习爷爷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希望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像我一样,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成长,希望我们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像我的家乡那样绿意盎然,希望我们的地球有更多的蓝色和绿色。”
这不仅仅是田雪滢美好的愿望,更被她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个夏季将要本科毕业的理科女生,跨专业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将在秋季用坚实的脚步走近她的理想。
“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安徽省少代会是一件光荣而又神圣的事,值得我用一生珍藏和回味。祝福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茁壮成长,祝愿省第六次少代会圆满成功。”
三次参会的“老”代表
池州市贵池区实验小学平天湖分校副校长许志中,是安徽省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少代会代表。在这所硬件设施一流、朗朗书声环绕的校园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曾经从事了12年少先队工作,至今仍十分关注少先队活动开展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5年获评)。
作为连续三次参加省少代会的“老”代表,许志中回忆起当年参加少代会的经历,仍然感到激动和自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开幕式现场,10名少先队员和省委领导一起在主席台前排就坐,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会议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精神。而且无论会上会下,来自全省各地的少先队工作者、少先队员代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气氛热烈而融洽。还有会议期间设置在少先队员代表住处的‘许愿墙,孩子们纷纷在上面写下心愿,写下祝福……满墙的文字与图画,就是满满的童心与梦想,打动了每一位参加会议的代表。”
说起当时的少先队员代表,虽然时隔十几年,许志中依然如数家珍。他们有的在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绽放光彩,有的在“红领巾手拉手”活动中表现优异,有的带着“红领巾小提案”激情发言,有的在长大后投身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工作再次参加少代会……星星火炬的闪亮光芒就是这样,在万千少年的前行道路中汇聚,又在鲜艳队旗的引领下传递、交接,迸发出新的光彩。
许志中是在任教15年之后担任大队辅导员的,但他几乎在工作伊始就参加了少先队的工作。担任辅导员之前,他勇担重任,把体现传统文化的少先队员腰鼓队发扬光大;担任辅导员之后,他一方面查阅资料,一方面勤于实践,将校少先队工作视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
2000年,以“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为契机和突破口,许志中将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立体化、全方位的少先队活动带给孩子们的,有磨难教育,有革命传统教育,有生态环保教育,有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他深深感受到不同的体验教育更能触及心灵,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许志中回忆说,在一次走进檀丙光烈士家乡棠溪镇的活动中,实验小学和当地学校的少先队员们共同祭奠英烈、敬献鲜花、追忆革命历程,又一起动手做饭、展示才艺。活动中,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各有所长,相互之间不仅增进了了解和友谊,更看到了对方的过人之处。而在最后的交流中,一名农村女孩讲述的求学经历,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特别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们。女孩说,她三年级时开始住校,每周三和周六都要独自一人沿着崎岖漫长的小路回家拿菜。夕阳西下,只有越来越亮的萤火虫跟她作伴。远远看到一个黑影,她就害怕得不敢动弹,直到那黑影喊出她的乳名,她才反应过来,那是爸爸……
“活动结束后,我们的少先队员写下的作文‘有血有肉。可见这样的活动,对孩子们的教育是非常深刻的。”说到动情处,温文尔雅的校长目光微闪。
采访中,许志中还谈到了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他在学习了讲话精神后收获很多,结合自己当辅导员的经验和学校少先队活动开展的状况,他认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一定不能停留在说教上,要在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少先队活动的开展。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省第六次少代会的召开是非常及时的,我非常期望少代会上有新的决议和规划产生。借此机会,我衷心地祝愿我们安徽省少先队工作蒸蒸日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许志中真诚的话语如同他胸前的红领巾一样,充满火红的希望。
百年名校里的少先队名师
穿过一条狭窄的巷子,再拐过几个弯,《少年博览》采访分队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阜阳市北城小学。在记者见过的城市小学里,北城小学大约是占地面积最小,但却是最古老的——它的前身是清道光年间的“聚星书院”和光绪年间的“阜阳县立高等小学堂”,而其历史还可追溯到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的“聚星学舍”。
“我们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此次的寻访对象,阜阳市北城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市少先队副总辅导员赵益群骄傲地向我们介绍。
赵益群“辅龄”20年,2009年作为阜阳市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参加了安徽省第四次少代会。至今,赵益群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共青团阜阳市委书记李云川亲自把代表们送到了火车站,临行前一再叮嘱,一定要把阜阳少先队工作中好的想法、建议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少先队工作者们交流、分享,同时也一定要把全省兄弟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经验和省第四次少代会的精神带回阜阳,更好地促进阜阳市少先队工作的开展。
“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少先队工作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最重要的就是要有3个‘心:爱心、恒心、耐心。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对待每一名少先队员,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少先队工作总是能做好的。”说到这里,赵益群开心地笑了,“我们学校的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就是我!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来跟我说一说,这是我感到最欣慰的地方。”
有一次,赵益群发现一个孩子坐在地上哭,仔细询问后,得知当天是孩子的生日,常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给他寄了一件新衣服,可衣服却被同学不小心弄破了。赵益群知道这个平常不太合群的孩子,她把他带到办公室,帮他缝了衣服,又送他到教室,跟同学们说明情况。在赵益群的引导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要和他做好朋友,有的说要给他唱生日歌,有的说要把本子送他……经过这件事,那个孩子感受到少先队集体的温暖,渐渐开朗起来,表现也越来越好。
一说起自己带的这些孩子们,赵益群不仅是一个老师,還像一个妈妈。她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而她自己也曾经在这样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北城小学其实是我的母校,在这里上学时,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特别感动的事。”赵益群回忆道,“那时,我的辅导员老师叫赵友峰,常穿着一件白衬衫。我们都很喜欢这位老师,觉得他就像爸爸一样。有一天,一名同学在操场上跌破了头,赵老师第一时间赶过去,抱起那名同学就往医院跑,流出来的血把老师的白衬衫都染红了。当时我就想,我长大了也想当一名像他那样的辅导员。”赵益群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么多年,她一直把当年那位老师爱生如子的情怀放在心里。
在赵益群的努力下,北城小学的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从周一到周五,每一名少先队员到校后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对着国旗宣誓,赵益群还特意编创了一套“队歌手势操”在少先队员中推广……正是在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和庄重的仪式中,少先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思想上的引领与身为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
赵益群深深感到,要想把少先队工作做好,仅仅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如今,身为阜阳市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的她,正全力利用工作室的平台,将自己多年的少先队工作经验与更多的年轻辅导员们分享、交流,争取把阜阳市少先队工作做到最好!
“安徽省第六次少代会即将召开,我校年轻的辅导员老师能够参加,我感到非常骄傲!我们将继续努力,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引导少先队员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访谈的最后,赵益群真诚地为省第六次少代会送上祝福。她充满笑意的眸子里,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少先队员们,正向阳而生,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