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探微
2019-07-05向仲攀
向仲攀
【摘 要】近些年来,由于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批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在推进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就应该鼓励新时代的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首先就需要着重培养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本文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视角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价值意义、现状及培养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学生;创业意识
一、新时代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价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呼唤新使命,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创业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助燃器”,随着国家间的竞争日渐激烈,高职学生更是在新时代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新时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新环境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需要。
1、是新时代下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业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进而对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造就更大更全面的社会价值的过程,人在其中获得既得利益,社会经济从而得到有效实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社会需要创新,由创新带动创业,增加社会活力。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的新鲜血液,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就是尽可能发挥创业给社会带来的这种积极效用,促进社会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发展,而且会带动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是高职院校改革和继续发展的基础和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单纯地依靠劳动力进行经济产出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少,加之企业的改革使得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对于很多的高职学生面临着刚就业就失业的窘境。这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应该把握时代脉搏,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让高职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以创业缓解就业的压力。如此一来,高职院校的就业稳定性程度会更高,也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3、是新环境下学生素质提升的内在需要
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是学生进行创业的基础前提,是产生创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1]培育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新时代造就的新环境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到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企业改革,高等教育普遍化等),使得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是全方位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环境下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1、高职学生创业意识普遍不强
新时代的背景下,给了高职学生更多的选择,但现状是他们选择了安逸,不愿意去独立思考,更不要提创新提创业,缺乏对创业的主动参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普遍不强,事业心、责任心等也十分匮乏。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的重点还在关注就业而不是创业,大部分家庭也更希望孩子有一份更为安定保险稳定的體面工作不愿意孩子去承担风险去创业,高职大学生也更愿意去选择就业,从这三方面来看,新时代的高职学生的就业意识普遍不强。
2、高校培养创业意识的模式不多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开设了创新创业及创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从内容上看均是传授创业知识及技巧,并未从思想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或者说效果很不明显。即便注重了创业意识的培养,也仅仅是局限在理论教学,结果就是学生知道什么是创业、知道创业的作用,但为什么要创业、怎样通过创业实现自身价值还是很迷茫。也就是说,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创业意识培育模式,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成为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3、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创造程度不足
当下中国高校的教师一方面自身都面临着包括教学、科研、生活在内的各种压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动机和兴趣不大。[2]首先体现在创业教师队伍的构建中,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指导教师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高校内的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等,这类人群有着一定的创业理论素养和经验,但是缺乏创业经验,导致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相脱节,起不到实际的培养效果;第二是校外的创业家、创业指导专家等,这些人虽然有较为成功的创业经验,但是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加上其时间精力有限,不能长期地进行培训和创业经验分享,由师资队伍问题导致的创业意识培养条件不足,影响着创业意识的培养。其次,在创业氛围的酿造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创业认识不清,简单的认为创业就是教学生赚钱,教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不重视创业意识教育,即使当前的创新创业大赛也只是当成的完成任务,也就未给高职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条件,从而影响创业意识的培养。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路径
1、加大师资团队建设,打牢创业意识根基
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已然制约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在高职院校内建设一支理论和实践结合、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师资队伍已经成为了培养创业意识的重中之重。构建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更为专业的创业师资队伍就能有效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构建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对创业有实际效果的指导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激发创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创业团队建设,就是将创业教师融合起来,研究创业理论、交流创业培训经验,使得创业师资队伍更加专业,让学生看到学校对于创业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和提升。
2、分阶段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有效的模式
高职学生大一入学时,辅导员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结合时代特点,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即就业或创业。此时,就需要辅导员、创业指导教师尤为重视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并在后期给与相应的创业指导。
大二时,开展创业实训,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学习,按照真实的公司组织机构和商业运行流程模拟公司,采取“上班”、“上课”结合的实训方式,加深有创业意愿学生的认识;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入公司参观学习,邀请创业成功者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解疑,加大创新创业比赛的范围,提升创业大赛的影响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感受创业,积累创业的相关经验,激发创业情感,增强创业意识[3]。
面临毕业的大三学年,大学生已经对创业有了一定的认识,辅导员此时可以提供创业的经典案例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进行相应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养成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有效发挥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表现出创业愿望后,他们就会进行初步的创业计划制定,接下来就是需要加强社会、学校的人文关怀,为创业者提供足够的创业条件。
3、加强人文关怀,优化机构建设,营造创业环境
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实际来看就需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一方面,新时代的大学生要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公共性价值观的养成也能为创业者尤其是“初来乍到”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较为有利的创业环境。这是培育创业意识的前提基础。
在形势多变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求变,去将主观的创业意识转化为创业实践。对于社会和高职院校来讲要做的首先就是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意识培养氛围,即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环节,将创业指导等理論课程理论更真实地呈现出来,例如各高职院校利用校友资源、合作企业资源、兄弟院校等资源开展创业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使自身认识到自主创业是未来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使大学生尽快地融入创新创业的洪流中,更好、更快、更强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社会层面来讲,就要营造良好的创业意识培育环境,比如加强对高校的创业专项资金投入,完善新时代的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构建各大高校的交流沟通平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总之,创业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会越提越新,创业意识会被更加重视,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也将会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就业效果,提升就业质量。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高职大学生更要紧抓这种机遇,努力提升创业意识,将之化为实践,迎接崭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刘绪兰.宜昌市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经贸实践,2018(12).
[2]莫彦芝.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8(12).
[3]颜剑波,王晓飞.“互联网+”视域下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