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路径探析
2019-07-05恽桃
恽桃
【摘 要】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下,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抓手,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从而解答思想政治教学培养什么样学生的问题。本文基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新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特点,最后探索出在新形势下更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学校,地方以及社会对实施本课程提出相关措施及建议,从而解答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创新路径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核心素养由四部分构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众参与。在高中阶段,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必要性。一是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二是基于“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
(一)基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需要
课程的变革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的立德树人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的教育战略在宏观上进行顶层设计,为我国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导。为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将其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细化为各门课程的具体核心素养,并且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将学科的培养目标内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二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培养与世界接轨的人才。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源自教育。正因为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力量,所以更要发挥出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21世纪的中学生应具备哪些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这一问题。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带给中学思政课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使得世界变得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构建了一个创新开放的教育生态圈,任何人都不会垄断知识,专家,教师亦不会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室,它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这首先就做到了创新教学方式。让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学生通过线下自学获取知识,培养运用技术的科学思维素养,线下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第二,可以延伸教学内容。互联网中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处理信息高效且快速。拓展思政课教学领域会让传统教学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使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活”起来。教学内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延伸,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教学内容的拓展得以细化。
第三,对于思想政治课来说,互联网搭建起一座桥梁,师生之间双向平行,平等互动。老师和教材往往是知识权威,学生没有话语权。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并不是单纯地“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的角色由课堂的掌权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改变了以往思政课教师单向传授学生知识的模式。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极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施
(一)学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实施建议
首先學校实施思想政治教学应注重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与评价,要突出价值引导的重要意义,选择适合的学习路径。基于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学习的新特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明显增强,我们应该直面相互渗透的多元化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教学评价中有必要关注中学阶段成长的差异性,使其走向开放的学习路径,合理地面对不同的视角。只有让学生体验自我分析和认同过程,做出正确科学的价值选择与判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第二,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学应优化案例教学这一环节。以案例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必须注重同一模块的内容,并将不同的核心素养要素进行整合。同时,也要注重同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素,并将不同课程模块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能够有效支撑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方法的展现和使用,使之作为组织课程内容和遵循教学线索的必要环节。
(二)政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实施建议
政府需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加大课程实施培训指导。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依据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关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促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三是坚持科学论证。遵循教学规律和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紧扣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需要,培养每个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四是坚持继承发展。总结多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已有经验,继承发展课程改革的先进成果,同时在新一轮改革中发现并完善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做到真正的扬弃,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连续性。
(三)社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学实施建议
校外实践活动相比课堂为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拓展性的空间和更真实的案例,是实施发现式活动探究的社会大课堂。一般来说,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那么中学思政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一是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实践活动课程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学生再从经验中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和社会资源。社会实践活动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需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三是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基于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包括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能力。评价来源侧重于学生的自我记录,同时考虑同学、老师、亲人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参与的评价,使教师可以从多渠道获得评价信息。
【参考文献】
[1]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2]《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节选[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3-5.
[3]田建军.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以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16(03):19-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