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2019-07-05张燕
张燕
【摘 要】21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高度融合及渗透,因此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新媒体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媒体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认识、生活习惯、学习品质、心理品格以及思维品质都有着复杂的影响,这对于着力于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特点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素质教育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理念和要求,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管理
一、引言
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促使了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媒体技术等相关技术的高度融合及渗透。在教育领域,新媒体中由于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而成为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思维提升和行为塑造等养成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有着一定的弊端,这就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创新教育工作路径,推进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更好地管理自我、服务自我。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心理分析
2.1新媒体概念
本文中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了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交互、及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1]。新媒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堡传播学院的卡洛琳教授认为的“旧媒体曾经一度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又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媒体,进而利用好新媒体。
2.2新环境下高职学生特点及问题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学生构成上看主要有三类:一是自主招生学生,职高、中职、技校等学生以单考单招的形式来到学校;二是高考失利未能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三是成人学历提升。由于自我认知上的不准确,高职学生在心理上差异明显,但从整体上讲,高职院校学生均具有自我管理意识较差,良好习惯和品格的养成教育意识不强等。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对学习的不感兴趣或不重视,学习能力偏低,缺乏刻苦精神;在社交方面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心和同情心;在社会层面表现出缺乏责任担当意识,不想付出,喜好不劳而获。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知识面迅速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样化,各类信息风暴也冲击着这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稳定的学生们。尤其对于缺乏自我管理的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的信息冲击使得他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和盲从等,这使得学生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学生工作者很难利用过去的经验开展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学习和了解新媒体,从而借助新媒体创新工作新路径,去满足学生工作日益变化的需求。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方法探索
3.1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内涵
说到养成教育,很多人认为这是属于中小学教育范畴的教育类型,更有甚者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少儿教育,究其原因是对养成教育的片面理解,认为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显性方面,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和创新能力等隐性方面的养成。
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2],相较于中小学的养成教育,高职学生的养成教育显然具有更为丰富的隐性教育内涵。
3.2高职学生养成教育问题
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多00后,这些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接触最为广泛和深入,受到新媒体的冲击也最为明显。总体上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高职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我,但存在文明修养程度偏低、纪律意识不强和文化基础偏低、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人生缺乏合理的规划,人生目标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到位等各类问题,需要学生工作者从高职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体验、意志控制和行为养成几个方面创新工作方法,推进高职学生养成教育。
3.3高职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探索
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自我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核心,大学是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受认知水平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社会观念和道德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去转换学生的认知。新时代学生工作者必须借助新媒体,从网络上获取大量丰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平台关注和了解社会动态和时事政策,充实理论内容,理智客观地发表政治观点等。另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堂,教育者可借助新媒体,减少机械枯燥的文字说明,增加生动的案例分析以增强教育内容的感染力,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认识,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养成教育,才能在自身的实践中去践行这种认知。
(2)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人是一个整体,教育亦是一个整体,教育的影响是一致的,是连续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这三大教育主体任何一方的影响都不可忽视,三者必须密切配合,实施全方位的整体育人,才能达到育人的良好效果。新媒体的盛行,推动了三大教育主体的融合和渗透。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应借助微信、APP等平台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共同营造教育环境,如新生报到时建立家长群或家长学校,及时反映學生在校情况,同时也积极联系家长反馈学生在家情况等,共同促成学生心理调适和习惯养成。
(3)转变教育观念,形成良好自我服务意识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扩宽了学生的认知广度,也拓展了教育阵地。学生受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只是广泛被动接触信息,难以深入地全面认识事物,因此学校学生处、就业服务中心、思政课堂以及心理咨询室应改变各自为政的教育观念,联合起来建立全面完善的学生辅导系统,组建学生咨询室和服务团队,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良好习惯,既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也发挥学生群体作用,从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借助新媒体在学校内部将学生干部团体也纳入到学生辅导系统中来,组建了学生会自我管理服务委员会(“自管会”)。自管会不同于传统上的学生会,在进行学生活动组织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自管会通过统调学生个体、班级群体及系部集体,促使各个环节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为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
四、结语
总而言之,科技的进步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养成不仅仅是开班会、考勤和查寝等方式。对学生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充分借助新媒体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一方面转变教育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科技条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
[2]杨滨,李振龙,许庆林等.高职学生养成教育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学报,2009(1):20-23
[3]马传兵,刘洛宁.国内外高职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述评及现实设想.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