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地方院校教学评价失范

2019-07-05余飞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失范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余飞

【摘 要】由于教学评价的复杂性、教师地位的变化以及学生评教的日益风靡,学生利己性评价失范、快乐学习理论误导、评价标准僵化、评价模式固定、对教师缺乏尊重等现象与盲目性、随意性、经验主义、科学水平低等问题凸显,使评教停留在“软评价”水平,评价结果缺乏效能。研究评教失范并改进学生评价的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学评价;学生评教;失范;舆论;教师地位

高校教学评价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学生评教失范、快乐学习理念误导、评价机制僵化和对教师缺乏尊重”等问题,导致评价失范——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给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带来困境与挑战。

一、学生评教失范

推广论认为,学生评教是承认教育市场化语境下学生和家长作为消费者权利的回归;荒唐论认为,学生由于年龄、认知与知识水平限制进行评教是荒唐行为;管理失职论认为,学生罢免教师是学校推脱责任与管理失职的结果;缓行论认为,学生罢免教师,可能挫伤教师积极性导致厌教,助长师生双方惰性。不可制度化认为学生评教有失公允,违背教育规律;由于金钱至上社会观念,教育“主权”移交给非教育者,学生“反客为主”永远不是教育的理念。

美国相关研究中学生评教无效或存在偏差的声音非常强烈,其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学生评教的异化是“教育产业化、教学市场化、知识商品化”语境的必然结果。我国地方院校学生评教的主观化、随意性、盲目性与利己性等非科学评价是导致评教失范的主要原因。如某教师制止学生上课聊天被评“上课缺乏互动”而无视其提问、讨论、个别指导等环节;某教师应学生作业错误离谱而评价其“上课完全没听”被歪曲为“打击学生”。学生基于自我利益最大化考虑会无视评教标准,将利益因素嵌入评价考量。师生被迫在分数上相互“取悦”,考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每句话都小心翼翼,搞“教学形式主义”、“糖衣炮弹狂轰乱炸”,失去的是教育的良知。

二、“快学学习”理念误导

陈宝生特别强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轻轻松松,玩玩游戏就能实现的。纵观我国从上至下都充斥着西方争议巨大的“快乐教育理念”谎言!一些学生评教关注学习过程是否“快乐”而无视学习收获。

快乐属于感官,属于本能,是原始快感而不是文明情绪,是生活情绪而不是教育情绪!以快乐为目的的教育永远不是教育,是教育产业客观需要重商者的谎言!从学习意义上说,学习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教育强调学生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实现欲,在意成功后的喜悦,而不是快乐的感官刺激。强化感官刺激下的快乐没有任何人类价值与教育意义!更不是教育的条件与本真!所以教育不能以是否“快乐”为评价标准。

三、教学评价标准僵化——教学计划必须与实际进度一致

教学计划既然是“计划”,就应允许“变化”。教师基于教学反思,教学计划与教案需要在日常教学不断完善。如调整教学进度,增加学科前沿知识,这本身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是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研究兴趣的有利条件,是教师专业化的体现。一些高校基于易于评价与管理考虑,存在“教学进度必须与计划一致”的僵化现象。

四、教学评价“模式固定”

“模式固定”现象比较普遍,不自觉地认为任何老师任何课程,都要求丰富的多媒体视听刺激;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求教师不能坐;要求教师语言美,形象美、音调美;要求教师教学内容来源丰富,教材、专著、论文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多种教学属性面面俱到,俨然是“教学杂技表演”。无论如何教学,总能挑出问题与不足。

五、对教师缺乏尊重——要求站着上课引发的思考

一些高校认为教师坐着上课不符合教学规范。好像只要坐着上课就是偷懒!人民网文章《老师凭什么就不能坐着上课?》指出:坐着上课是古人对老师的尊重。不准教师坐着上课违背现代教育师生平等原则。从礼仪上看,教师站着上課,学生也应站着听课;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师坐着上课更加从容不迫,睿思勃发。[5]从教师健康角度看,长时间站立易造成腰部和下肢静脉曲张,腰痛、神经痛。[5]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相对中小学更重,强度更大,加之科研任务繁重,每周教学集中两三天完成,笔者同事每周一有十一节,站着上课恐怕是军人也不能承受的强度。所以,站着上课是对教师人格不尊重与地位下降的体现,应根据教学需要自主选择。[5]

六、高校评教失范的思考

(一)学生评教前提缺失是高校评教失范的主要原因

教育家熊丙奇先生认为学生评教并没有提高教育质量,反而出现收买、糊弄学生的现象。一味用甜言蜜语、精神麻醉剂麻醉学生,这又何谈良心和师德?学生评教的基本前提是所有学生都认真对待学习,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这样的前提目前并不存在。学生评教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教学质量,对于混学评教给出的高分是低质量教学的体现。[6]

(二)社会舆论绑架是高校评教失范的社会原因

熊丙奇教授认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是舆论导致学校多余而没有水平的失当约谈。相对于教育部要求高校打造“金课”,淘汰“水课”,严格治理“混教”“混学”的要求,现实的意识取向与做法却是变相支持“混教”“混学”。高校重视教育质量就要力挺教师严格教学,不能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创造从严教学的办学环境。[6]这样的老师应该鼓励而不是约谈打击。

(三)教师地位的下降是高校评教失范的根本原因

学生评教导致的教学评价失范,实则为高校懒政所致。教师地位低下导致学校害怕引发安全事故与不良舆论,倒逼教师迎合学生需求,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选择性忽略。教师幸福感荣誉感又从何谈起,最终学生遭受损失,可谓是师生双输。

(四)高校评教的改进思考

2500年前孔子说过“教无定法”。教学因其自身的复杂性,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教学模式,任何模式都有其优势与缺陷。高校教学评价只有坚持“学生能力提高”正确导向、遵循科学性原则,剔除社会舆论影响,突出评价多样性、尊重教师的教学风格,避免僵化取向,向教育学评课“专家”说课,学生评教应具备评教素质与前提,正视陈宝生部长对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要求,才能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3):29-33.

[2]罗清旭.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高教,2001(01):24-26.

[3]朱华伟,李承先.交往视域下大学生评教失范行为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1):66-70.

[4]快乐教育是谎言

[EB/OL].(2011-06-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822b48430100sufw.html.

[5]老师凭什么就不能坐着上课?

[EB/OL].(2005-09-08) http://opinion1.people.com.cn/GB/1036/3679819.html

[6]熊丙奇.老师怒扔学生论文被“约谈”,让其他老师怎么想[EB/OL]. (2019-05-14)https://new.qq.com/omn/20190514/20190514A04UXF.html.

猜你喜欢

失范学生评教教学评价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