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2019-07-05李丹

智富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伴奏效果

李丹

【摘 要】声乐演唱,以人声为基础,通过声带发声技巧配合口,鼻,舌以气息作为交互媒介的传统形式,其包含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以及相对新颖的原生态唱法。作为声乐演唱的附属,伴奏亦是多种多样。本文意在讨论和阐述钢琴伴奏这种伴奏方式在声乐演唱中对于各种唱法的不同意义,以及与此种唱法相结合所能预想的实际效果,从而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探究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意义。

【关键词】伴奏;唱法及意义;效果

美声,民族,通俗以及后来加入的原生态唱法,各自拥有不同的受众与听众交互感受。也就是说,接受相应声乐演唱的听众,所追求的听觉体验不仅相同,而作为被称为“西洋乐之王”的钢琴,由于华丽浑厚的声音以及在西洋乐演奏之中,少有的自带和弦且能独立完成复核形式演奏的能力,能够相对独立完成声乐演唱中的伴奏效果。本文意在探究钢琴伴奏,在各种唱法下所能带来的效果以及这种效果带来的听众交互感受及表现意义。

一、钢琴伴奏在美声唱法演唱中的效果与意义

美声唱法,作为均匀共鸣类的混合声区唱法,其与钢琴伴奏的混合和弦类型从本质上属于一种发音类别。所以,显而易见钢琴伴奏在美声唱法演唱中的效果是四种唱法之中最被大众接受的一种,其带来的效果受众也是最广,即使本身交互感受追求并不在美声唱法涉及之中的听众,在钢琴伴奏下的美声唱法演唱中也能得到相对完整的交互体验。因此,可以得到结论,钢琴伴奏在美声唱法中的体现效果极佳。

正因为这种“琴瑟和鸣”的和谐感,所以钢琴伴奏在美声唱法演唱中所体现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和谐”,钢线和弦与气息共鸣,浑厚和声与混音区人声,不同事物达成了相同相成,相辅相成,互利合作,互助互惠,互助互补,共同前行的关系,这就是其体现的意义同时也是这种形式听众的交互体验需求,可以说是需求与供给完全贴合的。

二、钢琴伴奏在民族唱法演唱中的效果与意义

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各地皆有不同,曲种唱法极度多样的唱法。称其为民族,自然不同民族皆有其独到之处,本质上有“水灵,山亢,平地延展”的地域性质特点。而钢琴伴奏,由于其音域的相对广阔,能够很好的完成对于各地民歌的伴奏。故而,钢琴伴奏在民族唱法的演唱中所体现的效果也各有不同,按着“水灵,山亢,平地延展”的地域特点,配合水系民歌能够达到空灵毓秀的效果,配合山系民歌可以体现高亢嘹亮的情绪而配合平原系民歌也能够有足够舒缓与悠长的韵味在里面,但是由于各地民歌有其本源的更加符合或者说更能够切合其民歌特点的伴奏乐器,所以,钢琴伴奏所体现出的效果虽然也很优秀但是在听众交互体验上其实总是与地方乐器差之毫厘。音乐体验,差之毫厘即谬以千里,故而其实际效果是不如地方乐器的,只能说泛用性较高罢了。

所以,从效果体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民族唱法演唱的听众受众来说,钢琴伴奏带有一定的“妥协性”即是相对不错的选择,但并不是“最优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钢琴伴奏的强“泛用性”在民族唱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其表现效果不如与民族唱法搭配的地方伴奏乐器,是一种可以广泛选择,但是并不能取得更好伴奏效果的“妥协性”选择。

三、钢琴伴奏在通俗唱法演唱中的效果与意义

通俗唱法,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使用假声的非共鸣形式的演唱方式。如果说,钢琴伴奏如同上文所述一样,属于“泛用度”很高的伴奏方式,那么通俗唱法可以理解为“泛用度”很高的声乐演唱方式。这与钢琴伴奏看起来非常的合适,所以,其实际体现效果也是很优秀的。但是,由于属于非共鸣类型的演唱方式,在没有外放扩音设备的情况下,通俗唱法的大部分演唱声音是很小的,而钢琴相对厚重与华丽的和弦音,可能导致伴奏喧宾夺主,给听众带来的交互体验也将下降,毕竟双声区演唱模式的通俗唱法,其中音区的真实人生在原音的作用下,很难压制住和弦音的钢琴。所以,可以得出简单的在外置扩音设备支持下,通俗唱法可以与钢琴伴奏达成与美声唱法类似的和谐,但是在没有外置扩音设备支持下,其效果会直线下降。

所以,从效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钢琴伴奏所带来的交互感官,不差,双“泛用性”的加持带来的是不错的交互体验,其本质是通俗唱法对于伴奏音乐的适应能力也非常强,所以不论钢琴,民乐,电子音甚至单纯打击乐,都能够适合并很好的完成通俗唱法的伴奏任务,钢琴伴奏其体现的意义,更多的在于,通俗唱法演唱的广泛性与高涵盖性。

四、钢琴伴奏在原生态唱法演唱中的效果与意义

2006年才出现的演唱方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可,作为几乎全音域利用原自然发音法(婴儿哭泣发音方式)的真音唱法形式,其与钢琴的伴奏的配合效果,在没有外置扩音设备的加持下只能用凄惨来形容,听众交互体验与实际艺术观感都不尽人意。而在有外置扩音设备的加持下,其表现效果也差强人意,简单来说,如果找出一种“不适合”鋼琴伴奏的声乐演唱形式,那么估计就是原生态唱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生态唱法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其理论构建并没有完善,所以,现在做出钢琴伴奏在原生态唱法演唱中体现意义的结论难免武断。那么就只能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即在目前已知条件内,钢琴伴奏对于原生态唱法声乐演唱来说是不合适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不同唱法中所能达到的效果与意义,从而可以得出结论,作为“泛用性”较高的西洋乐器,钢琴伴奏在多数声乐演唱中是积极的,和谐的存在,在声乐演唱的伴奏中,钢琴是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对象。

【参考文献】

[1]林裔斌.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协作配合探讨[J].黄河之声,2018(16):26+31.

[2]励君玉.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音响配合[J].黄河之声,2018(15):37.

[3]丁小凡.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价值研究[J].艺术研究,2018(02):180-181.

[4]方芳.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辩证关系分析[J].音乐生活,2018(05):79-80.

猜你喜欢

伴奏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论瓦格纳《魏森东克歌曲》的艺术价值
简论戏曲锣鼓经
作曲技术理论在民族乐器及钢琴伴奏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组合练习难度大,贴近实战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