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2019-07-05雷宇强王群万雅心王小丽张育瑞
雷宇强 王群 万雅心 王小丽 张育瑞
【摘 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相当普遍,关联到财务会计运作的各个步骤。本文针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包括四个方面: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建议。其中本文将着重讨论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原则存在协调问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过度滥用、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需要加强三个方面分析。得出该原则的准确应用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论述;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标准逐渐国际化,由于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在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方面不一致,有必要通过正确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来稳定高效地发展市场经济。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
《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不仅仅以其法律形式作为根据。
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是“实质”,首先是经交易或交易处理过的内容,然后是信息;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是“形式”。这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不流于形式,要能够提供更加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及利益相关者。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的应用
会计确认的应用有会计主体的确认、收入的确认、负债要素的确认与资产要素的确认等
本文着重讨论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从法律形式上来看,融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没有转交给企业,企业未拥有所有权。但是租赁方要接受该资产带来的所有利益和费用,所以租赁方是真正所有人。因此,融资租赁资产应该计入到固定资产项目,同时还要进行责任明确,然后计提到固定资产。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计量的应用
会计要素在计量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现值等五个。我国只承认历史成本计量,可是历史成本法在运用时效果并不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资本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我国现阶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为公允价值法进行计量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真实情况。这种为了使会计信息更加精确而采用更合适的计量属性的走向,就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报告的应用
会计报表的基础是会计系统处理后的信息,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进行下一步转换,形成一组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特别是未到账的主要信息需要在最终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例如,当企业在期末收到银行对账单对帐时,发现以前的100万应收款已经入账,由于某种原因,企业到下一會计报告期才收到原始凭证,如果等到下一会计报告期才披露,本期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100万的银行存款与应收账款信息差异较大,所以期末应遵循该原则进行披露。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已被广泛运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是我们不容小觑的。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原则存在协调问题
在实际操作中,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会计人员会凭直观判断是某一原则的体现,但是这样操作使会计处理显得比较单一。例如,在处理资产减值时,有些人会认为这只是谨慎性的反映,但这是片面的。事实上,它是通过实质重于形式与谨慎性原则来完善历史成本原则,以体现资产的实际价值,回避金融风险。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过度滥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在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上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会过度滥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例如,某些企业利用这一原则对财务报表操纵,从而出现更多营业好,不供应的状况。同时有些企业将该原则为借口过分强调经济实质忽略法律形式。
(三)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需要加强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市场开始繁荣,企业的种类越来多,交易或事项不能一致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情况时有出现。那就对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会计人员的能力不够,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依赖于个人的判断,那么风险也会增加。所以为了顺应企业的发展会计人员的必须加强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
四、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建议
(一)实质重于原则与其他原则综合运用
会计原则有很多,就比如:客观性、及时性、重要性等起到基础作用的原则,还有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起到了确认和计量的作用,而重要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以上原则可以起到完善的效果。运用这些原则进行会计处理,逐个单一原则发挥作用是不可行的,就需要多个原则一起发挥作用。虽然相比较比其他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是在会计实务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效果,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经济的本质,就需要妥善协调每个原则的关系。
(二)重视会计人员对各项会计法规,制度的掌握
虽然经济的实质是会计业务的核算,起到引导作用,可是法律形式也是不得忽略的,尤其是由于法律形式的缺失导致没能体现出经济实质时,就应该以法律形式为主要根据,不可着重于经济实质。那么就要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人员对各项会计法规,制度的掌握。会计人员就应先了解准则与相关制度是否有规定,对于没有规定的就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判断的时候要以法律法规为标准对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
(三)专业知识的更新
作为会计人员就应时刻注意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更新主要靠自学和培训来实现。“自学”指的是靠自觉学习通过职称考试或者到学校去进修,同时应对相关刊物所发布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进行跟踪学习。“培训”指的是加入财政部门组织的针对会计人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但目前部分地方的教育活动流于形式,效果较差。这需要地方的部门认真教育监督,学员认真学习,才会使会计人员更有效果的学习到专业知识。
五、结论
综上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占重要地位,该原则的运用使会计工作能够更简易的操作,并且能给企业的决策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同时,在运用过程中会计人员要妥善处理与其他原则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滥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正确使用该原则使企业有更好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莉莉.浅谈我国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8(33):117-118.
[2]刘巧英.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8(06):230.
[3]郑云龙.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8(0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