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2019-07-05李金山陈宗琴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李金山 陈宗琴

【摘要】国内初中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要准备和补充。随着科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媒介和工具,信息技术进初中课堂,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动因

1.时代发展需要

现代是科技的时代、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开启,计算机信息知识和信息素养成为了全世界重视的话题,也是信息时代人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民综合素质提升的集中表现形式。初中生正处于价值取向逐步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因此提高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选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等,成为初中生具备基本信息素养的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行动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关键元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集中表达。

2.学生发展需要

对于信息化时代而言,信息素养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養,初中生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学生对信息的需要,以及具备检索、评价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是生活和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信息技术引入初中课堂教学,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所在,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的集中体现。教学设计行动的探究,可以构建学生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能力,使学生达到有效学习的彼岸。

二、信息技术教学方案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主题所在,牵引着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引作用。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选择是信息技术教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结合而产生出来的教学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整个教学活动都在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才能有效落实教育目的。

(1)教学目标总体框架

为了激起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如七年级《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从宏观角度上认识信息和信息社会;采取相宜的教学方过程与方法。由于这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节课,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教学素材引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学生对于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教学目标成功的关键;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树立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健康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取向: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很紧密,如何在信息技术社会化道路上规范人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使信息技术造福于人类,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重点。

(2)差别性教学目标

教师要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适合不同个体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好的教育,在符合自己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中前行。信息技术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需求。

(3)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目标

设计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目标,可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符合自然和科学规律,保证学习目标顺利完成。如初中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如果一味讲授和灌输理论知识,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因此,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理念,设计丰富生动、多元化、开放性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教学目标。

2.内容设计

(1)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科主题相互联系,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当中,作为引导性问题辅助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过程,丰富和完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基于学科主题的信息技术教学关注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融合,主张以学科主题贯穿于学习内容,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学的起点。计算机信息的发展与应用,其实是一部现代史,一部科技史,是人类科技的结晶和文明的体现,如果把计算机知识的起源、发展与应用和科技、历史以及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就会使教学内容的设计丰富多彩,焕发出不朽的生命力。

(2)内容的组织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完全是根据教科书上的知识来建立教学内容的,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被动的灌输下学习知识。因此,教学内容的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信息技术知识,这是学生走向创新意识发展道路的前提。如在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时,教师立足于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来设计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从不同领域、不同渠道、运用不同的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让学生在多种信息领域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3.活动设计

传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以传授教材内容为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学到的是大量孤立的、零碎的知识片段,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不会解决实际问题。但教学活动本身应该是一项动态性的交往活动,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构建,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在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沟通方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直接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为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设计有以下几点。

(1)多样化活动设计

多样化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如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通过慕课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情境教学、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来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过程。

(2)探究性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探究性和实践性强,因此活动设计要有探究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活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问题的出发点,采用探究学习方式,如《个性化桌面设置》这节课中,要教会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和资料背景设计桌面,学生在这个环节进行探究性学习,这个活动过程,可以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喜欢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3)合作性教学设计

活动设计的合作性,可以构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如在《网络“博客”》的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博客,并且相互关注博客,在交流、互动和学习中探讨问题,一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设计

传统的教学评价功利性很强,是一种直接指向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仅注重人才的选拔,忽略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行动因其多样化的形式,其评价应侧重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评价方式也应灵活多样。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充盈和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进一步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

现代教育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行动研究,是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丰富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探究形式,是教育改革的任务所在,是素质教育的起点。教师在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时,应该以学生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从而促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行动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美娜.教学设计[J].高等教学出版社,1994.

[2]庄秀丽.如何让教学主体资源网站走进课堂[J].信息技术教育,2015.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