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07-05吕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吕琳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翻转课堂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序发展,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为此,就翻转课堂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此让学生爱上习作,学会习作,习得好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年级习作 翻转课堂

科技的发展进步,不仅改变了人们娱乐方式与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在小学教学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与自由性。除此之外,为顺应时代发展与现代教育的需要,许多小学教师开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习作教学,不仅教学资源得到了丰富,而且学生学习时间也变得更为自由,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教学效果自然也是更上一层楼。

一、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1.贴近学生生活

生活是语文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生活进行学习,在进行学习学习的时候,其需要从生活中挖掘写作内容与素材,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与感悟。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古板老套,教师并不会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从而导致其在写作的时候容易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情况。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懂得利用翻转课堂中的视频资源来展现生活内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例如,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主题是“老师”,虽然学生们几乎每日都与不同的老师聊天沟通、学习知识,但其从未认真去观察过任何一位老师样子与特点,写作的时候也不知从何下手去写。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老师不顾身体劳累,耐心辅导学生、主动关心学生、熬夜批改作业……学生内心自然会涌起一股温情与感动,并联想到老师平时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与辅导,在此种情况下进行写作,学生自然会有话可写、有话想说,习作内容不仅丰富充实,而且饱含真情实感。

2.实行个性教学

翻转课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让其看到自己习作能力其实并不差。但在具体的习作教学中,每位学生的特点与缺陷却各不相同,例如有的学生作文内容丰富饱满,但言语过于啰嗦;有的学生作文则是结构完整,但细节描写过于粗糙……教师需要采取个性化教学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写作题目为“我身边的小能人”,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写过与人物相关的作文了,其懂得如何展开描写,但其对人物细节描写方面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打水漂的视频,再展示别人如何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对这段视频内容进行描写,文笔生动有趣。随后,教师可以再播放一段类型相同的视频供学生进行欣赏,并让其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展现视频内容。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人物细节描写也会更上一层楼。

二、翻转课堂,关注现实生活

1.引领与示范

生活是优美而具有诗意的,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生活的诗意,只是因为没有用心观察罢了。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其已经有过很多的生活阅历,例如参加过很多比赛、去过很多地方旅游,等等,但其之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没有深入去关注自身的生活经历罢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来播放一些视频资源,以加深学生对生活、对个人经历的认识。

仍然以上面提到的“身边的小能人”这个题目为例,许多学生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会将写作内容局限在口算、钢琴、舞蹈、英语等类似于特长的范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不同小能人的形象,例如常见的滑板高手、溜冰高手、悠悠球高手、叠纸鹤高手,等等,这些内容都充满生活氣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通过引领与示范,学生写作思路一下子拓宽了许多,写作水平自然也会有更大提高。

2.联系生活,再现生活经历

许多学生或教师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觉得生活是生活、想象是想象,两者之间的并不具有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并不是所谓的异想天开、痴人说梦,而是包含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渴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现实生活经历为基础展开联想与想象,从而使课堂学习由关注现实生活转向关注梦想世界的翻转。

例如,教师所布置的作文题目为“藏在教材中的故事”,学生虽然已经大致学习或阅读过教材课文,对文中的故事与内容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了解具体的细节。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相关的素材与资料,以生活经历为基础就教材提到的相关细节进行更为深入的联想与想象,想象内容最好是自己曾经有过的一些经历。通过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想象力与认知力必然会有相应的提高,从而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翻转课堂,写作点拨

1.认清翻转方向

许多学生在开始写作之前就阅读过大量的文章,包括课内的、课外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需要认清翻转的方向、了解学生内在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到相应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需强化内容进行结合,以充分凸显翻转课堂的价值。

例如,教师所布置的习作任务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生可能已经阅读过大量的书籍,但应该从何处入手写感想与看法是大多数学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如果找不到准确的切入点,则写出来的读后感不仅内容混乱,而且感受缺乏深刻性。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源进行课堂翻转,让学生懂得从何处入手来切书本核心,其可以根据一个故事、一个场景甚至是一句话来展开描写,以小见大、深化认识。通过此种方式进行课堂翻转,学生的认知空缺得到了补充,对写作方向也有了正确的认识,习作教学翻转便能轻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2.理清翻转重点

无论任何课程的老师在教学之前都必须要理清教学的重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唯有如此,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写作主题都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亦可以从本单元课文出发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探寻写作与课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得翻转教学更具有方向与重点。

例如,有一期的写作主题为“师恩难忘”,而且在这个单元中也有一篇《师恩难忘》的课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写作主题与本单元课文联系起来,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详细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与描写、如何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与难忘之情。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到营养之后,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一些较为典型、难忘的事例展开写作,并通过质朴、平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感情。我们会发现,理清翻转重点之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实现从阅读中来、到写作中去,从而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与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与教育背景下,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将翻转课堂运用于高年级习作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与欲望,提高其习作主观能动性,并让其逐渐懂得从生活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出发来丰富写作内容,使得文章的结构更为完整、情感更为真实,从根本上提高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葛艳.翻转课堂,让习作教学迈上新台阶[J].江西教育,2018,(2).

[2]许燕霞.翻转课堂下作文微课设计“三要”[J].小学教学参考,2016,(1).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