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企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对策研究

2019-07-05贾丽君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区分干事执纪

贾丽君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7-02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解除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负担和后顾之忧,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标准和新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央纪委《关于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指导意见》的解读,结合本企业实际,提出国企纪检工作贯彻落实此项任务的对策。

关键词 “三个区分开来” 监督执纪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思想,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三个区分开来”,坚持问题导向,既是干部队伍建设管理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为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遵循。贯彻、实践好“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真正消除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能、不敢、不想”的问题,释放出干部队伍勇于干事担当的激情活力,营造积极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是各级党组织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重要实践课题。

一、深刻把握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与监督执纪的关系

(一)“三个区分开来”是对真正敢担当有作为干部的保护

“三个区分开来”是干部管理工作内涵的延展,重在保护、激励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净化政治生态。贯彻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把握好精神实质,防止走偏和变形。要通过构建完善、有效运行容错免责机制,通过党委、纪检监察等部门扎实有效、有信服力的工作,为真正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的过失行为提供客观评判,真正为改革担当者解除思想负担,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才能充分调动国企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带动员工干事创业,促进国有企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完成党交给国企的中心工作。在纪检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国企发展保驾护航,是国企纪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三个区分开来”不是对纪律的松懈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并不代表反腐力度减弱,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不变、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态度不变、坚决正风反腐的力度不变。纪检监察人员在执纪审查过程中,要做到问题见底,案件审理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免责,同時也要认真严肃查处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有规不依、明知故犯、贪污腐败的行为,不放过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注重对不作为的惩治

“三个区分开来”的实质是要促进干部担当尽责,在监督执纪问责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不作为的现象进行惩治。对于不思进取当庸官、推诿扯皮当躲官、作风漂浮当看官、办事拖沓当懒官、装聋作哑当木官等为官不为的问题,要坚决反对和查处,要积极推动建立完善不作为的考评、惩治相关规定、细化落实措施。把坚决纠正从严治党导致为官不为、强力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错误论调作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治理为官不为是一个系统工程 ,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要建立健全与党委工作部门、职能管理部门、巡视巡察机构等的线索移交、督查联动、问责沟通、成果共享等机制,形成整治为官不为和激励担当作为的工作合力,坚决查处各类失职失责问题。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和细化相关制度,明确监督执纪标准

(一)中央纪委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指导意见解析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推动中央企业纪检工作树立正确执纪导向、实现精准执纪,中央纪委于2016年11月制定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纪检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六部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意义、工作原则、适用情形,工作程序、健全相关制度和抓好组织实施等。《指导意见》,明确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四个原则:即支持实干、鼓励创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守底线、精准量纪四个原则。确定了“四看”标准,即看公心/私利、无心/有心、履行程序/破坏规则、遵纪守法/违法乱纪。明确了5大类,11种适用情形,这11种情形既和地方的政策有相通的内容,也有适用于国企业务特点的情形。

(二)结合企业实际,细化落实《指导意见》

2017年,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结合企业特点,结合企业干部队伍的客观实际,制定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纪检工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实施办法实施办法》,为今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充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思想,提供了制定依据。

《办法》首先明确了“三个区分开来”是遵守法律法规前提下、没有个人主观意愿,才可以适用区分开来。三个区分开来的定义,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的,正面说的是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可以容忍;反面说的是明知故犯、有禁不止、谋取私利等违纪违法行为不能容忍。目的:是为了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明确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四个原则:一是支持实干、激励创新。二是把握政策、区分对待。三是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四是严守底线、精准量纪。明确了5大类,11种适用情形,与国资委指导意见完全一致。

三、在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中,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

(一)在执纪审查和案件审理中应前置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中的程序,是在申请人提出书面申请后,由纪检机关进行核实程序。实际上,在这之前,在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中,纪检监察机关也应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执纪审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问题见底,事实清楚,一方面要坚持“四看”标准,对于出于公心、是对未有明确规定的积极探索造成的无心知失,履行了正确程序,没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工作失误,要勇于提出免责建议。在案件审理时,对执纪审查阶段提出的相关容错意见,要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勇于做出判断。只有这样,才能让担当作为的干部真正放心,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真正能够干事担当,体现纪检工作的保驾护航作用。对于可容错行为的认定,纪检监察机关可在规定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协调适当扩大评判主体,把组织人事部门、职能管理部门、甚至舆论监督部门及部分当事群众纳入进来,尽量做到公平共正,增强公信力。

(二)对符合免责条件的应进行澄清和组织保护

对于认真审理认定应容错免责的单位或个人,纪检机关应及时做出处理决定,对申请者进行反馈。同时,应在一定范围内对容错免责的决定进行公示,并对受影响的干部进行澄清,消除负面影响,真正起到对干部的保护作用。同时,纪检机关还应当将结论向组织人事部门,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馈,确保应免责的干部在考核评价和提拔任用方面不受影响。

(三)纪检机关应加强对不作为现象的惩治问责

作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一体两面,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要对符合条件的干事担当的干部容错免责,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不担当不作为干部的惩治问责力度。对查处的为官不为的现象,要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要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查处的“为官不为”典型案例,将及时通报曝光,切实发挥警示震慑作用。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以严格的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促进干部干事担当,摒除不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

四、配合党委做好思想引领,创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软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归根结底是在理想信念上出了问题。要解决为官不为的问题,离不开理想信念教育。纪检机关要配合党委,对党员领导干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三个区分开来的宣传、学习和深入领会,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干部担当有为的意识和信念,树立一心为公,担当履职的意识。国企领导干部更要解放思想,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勇于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创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纪检监察机关还应做好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教育,让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知规守纪,尽量避免出現错误。

作为纪检监察部门还应做好信息公开和正面的宣传引导,引导群众参与和接受群众监督,对于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出现的无心差错争取获得群众谅解,提升容错纠错的公信力,在企业内创造容错纠错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各级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

五、结语

贯彻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有利于干部放下包袱,解放思想,以更积极的心态,投身到改革创新的各项工作中,这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应着眼于国家振兴和改革发展的大局,立足于干部干事创业企业氛围的营造,认真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吃透精神实质,积极实践、探索、思考,发挥出纪检监察在调查评判、保护爱护、惩戒警示、体系完善、实践积累中的有力作用,推进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工作不断向深入发展,用扎实的实践推动“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新成效,为国企的健康持续发展助力和保驾护航。

★课题名称:国企纪检工作贯彻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荣梅.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机制研究部[J].政治·行政,2017(2).

[2] 祝福恩.践行“三个区分开来”有效调动干部积极性[J].黑龙江日报,2016-9-20.

[3] 马明雪.试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机制[J].政工论坛,2016.

猜你喜欢

区分干事执纪
区分“旁”“榜”“傍”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执纪不因事小而“散光”——不“大小统管”的执纪,就是对企图违纪者的纵容
执纪监督蒲城破解熟人圈
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
干事创业要“五劲”共使
万荣县:“三措并举”强化执纪效果
“想事谋事干事”的老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