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9-07-05曹静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曹静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给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渗透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浅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实施策略

国学经典是我国精神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给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渗透经典诵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语文教学来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经典诵读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措施,激发学生对经典读诵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与阅读经典文化和书籍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浅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在小学语文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学生高尚品质的养成

无数事例证明,凡是取得成功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情商比较高的人,这些情商高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品德高尚的人。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让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培养他们优良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经典诵读,传统的优良品德,如仁爱、诚信、守诺、孝悌等,都成为了学生恪守的道德准则,有助于他们良好文明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他们的道德情操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他们的气质面貌,变得昂扬向上,朝气蓬勃。此外,这还有利于激发他们对伟大国家的自豪之情,并生发出对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民族自信。这些都有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

2.有助于学生大幅度提高识字量

经典诵读不但有益于学生情商的提高,道德水平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迅速提高识字量。众所周知,《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都是古代儿童学习汉字的启蒙,让学生朗诵这些经典作品,可以显著地提高他们的识字量。识字量的提高,也为学生海量阅读,扫除文字障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识字量增加了,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读的典籍多了,学生的语感也形成了。

3.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显著提高

令中外教育家感兴趣的一个教育现象是,人在小学阶段背诵的诗词、美文等,往往终身难忘,受益一生。经过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记忆力开发的黄金时期。学生记忆潜力惊人,如果他们的潜力得不到及时的挖掘,那么能力的形成就会滞后,影响他们学习能力的形成。诵读国学经典,可以显著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而且为他们一生的成长打下文化的印迹。即便他们暂时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并形成见识,影响他们人生观、格局观、世界观的形成。

4.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当今时代,社会节奏发展飞快,各种快餐式文化也日愈流行,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心浮气躁,这种时代症也在学生身上流露。而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以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提高,而且有助于他们心性的沉淀。

二、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开展中的现状

国学经典虽然在近年掀起了学习与诵读的高潮,但是,在现实推广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小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明显不高;二是国学经典读物较为晦涩难懂;三是当前的考试内容对国学经典涉及的不多,甚至是几乎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推广国学经典的口号喊的响,实际实施起来并不理想。

三、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创建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了保障经典诵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学校可以为学生组织相关活动,如朗读比赛,作文竞赛等,为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提供激情的助燃。其次,加强对经典诵读的宣传。在学校走廊、板报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经典诵读的含义。最后,教师引导。在课余时间,学校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古诗、名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如课前让学生阅读《静夜思》《枫桥夜泊》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感性的基础上,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学感悟能力。

2.整合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很多历史文化。由于小学生学习能力与教材有限,无法将经典文学全部收录在教材中。基于此,教师可以延伸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首先,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经典诵读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实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为了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经典诵读兴趣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当学生对经典诵读产生兴趣之后,就会产生持久而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当学生最初接触经典内容时,由于其基础较差,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抵触心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情景教学等,为学生學习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教学活动开展。基于此,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经典学习的乐趣,进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学习《七步诗》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组,以小组的组织形式围绕某个点开展教学。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在多媒体中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料,使学生了解《七步诗》发生的过程,以此强化学生对背景文化的认识。然后教师对小组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将诗人写这首古诗的情感讨论出来。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引导学生做好诵读积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经典诵读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语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经典语句摘抄下来,以此强化学生对经典语句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摘抄经典语句,对其未来写作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此方法,可以积累大量的优质的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教师作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同时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并促进与刺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通过创建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整合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经典诵读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做好诵读积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学生身心发展奠定长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渭茹.探讨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8,(31) :54.

[2]师小娥.农村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19) :91.

[3]刘天翔.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 :254.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